□ 李晓明
秦腔《包公赔情》中本文作者饰演的包公
戏曲舞台上“生、旦、净、末、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行当”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限制演员的发挥,而使每个角色创造艺术形象,有了便利的条件。传统戏曲中的“黑头”,俗称花脸,任何时代花脸都最缺。戏谚云:“千旦百生,一净难求”,意为旦角上千,生角成百,唯独花脸是“一净难求”。难求的原因自然是条件上的难度。花脸演员首先得有一条雄厚高宽的好嗓子,其次需要一副魁梧健壮的身架。秦腔花脸表演艺术是戏曲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范围广阔,艺术形式成熟,承载着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秦腔花脸是秦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表演艺术是秦腔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秦腔花脸表演的艺术内容、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使人们更加了解秦腔花脸表演艺术。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各种表现手段能够综合发挥其作用,它的表演形式不同于其他剧种偏重于生旦两角,而是利用生旦净丑并列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能够发挥各个行当的创造力,能够大大提高各个行当的表演技巧。花脸行当一般是用来刻画绿林好汉、帝王将相、人民心中的英雄、山神鬼怪或者有着传奇色彩的男性人物。因此花脸的表演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夸张,张扬的表演却不失人物思想感情的本色,美不胜收。下面我们对秦腔花脸表演艺术进行简要介绍。
秦腔总体上可以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并按照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划分。秦腔最早以旦角为主,陕西秦腔演员主要是旦角。到了清代以后秦腔主要以须生、青衣、花脸为主,而且丑角的戏份也明显增多。这一时期生旦净丑名家辈出,比如刘立杰、陈雨农、李云亭等,他们代表这一时期须生和旦角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秦腔各个行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各自的剧目中,比如花脸戏《九江口》、丑角戏《张松献图》、正旦戏《五典坡》以及须生戏《金沙滩》等,在各自的表演中均体现出了秦腔的特点。实际上小生在秦腔中的分量也比较重,比如《周仁回府》《苏秦激友》等,这些剧目均在秦腔中各有所长,促进了秦腔艺术的发展。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其主要扮演品质、性格或者是相貌上有特别之处的男性人物,同时根据人物性格的不同特点划分出很多分支,比如大花脸、二花脸以及摔打花脸等。其中大花脸又被称为“大面”,一般都是扮演地位高、权威重的人物,着重唱功。比如李可易在戏曲中扮演的大花脸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嗓音坚实有力,表演气势雄伟,是扮演大花脸的不二人选,如包公、徐彦召等;二花脸又被称为“架子花脸”,主要扮演性格爽朗的人物,重念白、做功等,如张飞,焦赞等;摔打花脸一般扮演动作多、毛手毛脚的人物,如廖寅、魏延等。在花脸的表演中不管是哪种人物角色的扮演者,均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为表演任务。
秦腔《九江口》中本文作者饰演的张定边
秦腔花脸的表演要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表现人物思想、刻画人物性格以及表达人物情感,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秦腔花脸的表演要素。唱腔、念白、身段、把子、跟头,都是必须掌握的表演要素。
秦腔花脸的表演原则主要是将故事虚拟化、程式化以及写意化等,这些原则均符合戏曲表演艺术原则,但是这一点与写实化的西方话剧艺术原则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说秦腔花脸表演艺术的主要内容具有民族戏剧的审美特征。花脸一定要追求美的表演,把最美的心理用形体用表情完整地表现在舞台上。
秦腔花脸表演艺术的形式与其内容相辅相成,内容决定形式,是表演形式的依托和保障,形式又能反作用于内容。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概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果说内容是秦腔花脸的隐形工程,那么形式就是其显形工程。秦腔花脸的表演艺术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戏曲演员表演的主要形式是“四功五法”,即是四种表演功夫和五种技术方法的总称。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只有充分遵循“四功五法”,才能发挥戏曲歌舞的艺术功能。四功:“唱做念打”,也就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表演手段;五法:“手眼身法步”,是戏曲演员的五种技术方法。“四功五法”的表现形式是秦腔花脸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个演员都必须熟练掌握。
程式动作是秦腔花脸演员表演重要形式之一,它主要是指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某种动作加以美化,经过舞台实践逐渐将其形成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性表演动作。比如“趟马”“起霸”等都是程式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将这些程式化动作充分表现出来,以便增加表演的感染力。
花脸表演超具夸张感染力的当属面部的表演。大家都知道花脸演员要把五颜六色的油彩和粉彩通过油或水、甘油调和,运用书法、绘画的技巧,用毛笔在脸上勾描出一幅幅炫酷的脸谱。脸谱可以给观众较强的视觉刺激。台上一亮相“善恶、忠奸、丑美”一目了然。戏曲的原生态剧傩戏其脸谱就是戴“假脸子”——一种最具特色的表情,如同寺庙里的泥人一样。京剧脸谱是直接勾描在脸上的,因此花脸演员要让脸谱的布局和本身脸型、脸部肌肉结合好,这样在表演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是带着“面具”,换句话说,脸谱给人是什么感觉,欲表达一种什么感官刺激,那么花脸演员就要通过肌肉和脸部的表演,带动脸上的线条,巧妙地五官布局,适当地五官移位传达给观众。如《包公赔情》中包拯表情是一种“应大义灭亲而无法面对嫂嫂的无奈和悲伤”;而《铡美案》中包拯的表情则是“大义凛然、刚正不阿”。所以,运用肌肉和五官布局的移位来展现人物表情,情感,是花脸演员面部表演的原则。
秦腔《龙凤呈祥》中本文作者饰演的张飞
秦腔《芦花荡》本文作者饰演的张飞
秦腔《铡美案》本文作者饰演的包公
秦腔《艳阳楼》本文作者饰演的高登
舞台美术的主要作用是对演员塑造形象起烘托作用,增加演员的梦幻感和艺术性,以便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舞台感觉和视觉冲击,提高演员的表现力,增加艺术感染力。比如服装在秦腔花脸表演艺术中一般被称为是演员的“第二皮肤”,而道具被称为是戏曲的“第三只手”;化妆的主要作用是美化演员。布景和灯光以及音响等与演员的表演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戏曲的艺术感染力,使整个表演充满艺术气息。演员自身的表演与舞台的外部助推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推动了秦腔花脸戏曲艺术的发展。
秦腔花脸以其声腔厚重宏亮,铿锵有力、先声夺人的特点,刻画出诸如包公、张飞、张定边等栩栩如生的充满阳刚之美的人物形象。就声腔特色而言,花脸行当的演唱最能体现秦腔慷慨激昂的特点,现代舞台上曾涌现出田德年、张健民、周辅国等优秀的花脸演员,他们在吐字、行腔、用声上都非常考究,演唱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了很多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段,为后来的许多花脸演员所模仿并发扬光大。“千生万旦,一净难见。”这是几辈秦腔艺术家和秦腔爱好者对秦腔花脸行当的总结。无论专家同行或还是秦腔爱好者,只要提起秦腔花脸行当,都对张健民的念白、田德年的唱腔赞叹不已。遗憾的是他们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超人的声腔艺术都未能理论化,发扬光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秦腔花脸的声腔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音沙哑、字混音浊、粗糙刺耳。发声方法不够科学,音质又不可取。但目前有些演员仍然延续着秦腔花脸声腔中错误的发声方法。这是因为传统唱法中不科学的发声方法已在演员和观众中都形成了习惯。认为秦腔花脸的扮相“意味着粗犷”,声音也应该嘶嘶裂裂,与众不同,再加上强烈的“吼”声,这样花脸的“形”与“声”就统一了。然而这种声音只有靠强行挤压喉咙才能憋出来,演员从心理上就把声音的位置放在喉咙,卡着唱戏,发声位置错了。比如《斩单童》里“呼喊一声绑帐外”一段,本来节奏就快,演员再采用这种错误的发声方法,观众就只能听见音而听不清字,从而影响了演出效果。
卡住喉咙以后,咽喉腔的腔体缩小,发声管也就窄小了,由舌根引起的连锁反应产生下压力,发声管就缩短了,卡和压的作用就造成了一个狭窄的咽咙腔,在演出时又用强大的气浪冲击,迫使声带边沿碰击和摩擦,发出的声音破裂嘶哑,音色充满了杂质。这就是传统演唱中不科学的发声导致的音色、音质不圆润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就是秦腔的花脸行当通常都在强调“喘”音,这是一大弊端。喘乃哮喘也,它是声音发出的“底音”气息进入喉室后由于“卡喉”引起肌肉的抖动而发出的肌肉挤压的声音。我们可以想象一只有裂纹的哨子再套上一根漏气的管子吹起来发出来的声音,能悦耳吗?
“卡喉”的演唱方法不但会出现不纯的音色,而且会出现更多的杂音。这样既渲染和扩大了杂音量,又会使演唱者的外形出现仰头、伸脖、推下巴等不正确的姿势,直接影响到演员表演的发挥。由于“卡喉”的唱法声音是强行挤出来的,字音就交代不清。咬字死、吐字快、出声猛、音在口腔中过度短促,沙哑的声音淹没了一切,也就谈不上语意的交代和声音的塑造了。只有一个劲、一种味、一种音色,这种枯燥、单调的声音无法体现出以语言美为标志的戏曲的声腔美。我们时常会看到某位演员的台架走形、唱腔是“音包字”,就与此有关。“卡喉”的唱法不光导致演员发声器官的错误运动,呼吸方法也是错误的,这些都是秦腔花脸的弊端所在。也导致不少观众把秦腔花脸的唱法戏称为挣破撒,花脸不如生、旦演唱得那样好听,究其原因,是演唱者没有结合个人实际,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为秦腔花脸就是吼,就是声大,不要字,不要情,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西安三意社的花脸演员杨鸿升先生和一些票友们,通过各自亲身体验,认为秦腔花脸的吼着唱应改为巧着唱,哑嗓要改为润嗓。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戏曲名家马健翎先生也曾告诫秦腔花脸演员要向京剧、晋剧的花脸学习,以其宽厚纯净取代秦腔花脸的枯燥单调之声,以此体现秦腔花脸字正腔圆、音色纯正的声腔特点。如今已是网络时代,多种视听艺术的传播,迫使秦腔花脸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时代发展和观众欣赏的需要,倘若固步自封老腔数百年一成不变,秦腔花脸唱腔势将被时代所淘汰。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花脸是秦腔的主要组成部分,表演是其核心内容,与中国的其他戏曲剧种一样,秦腔要与时俱进,继承——发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