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诊断价值研究

2021-11-22 04:06韦利娥刘永保廖云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定性胃肠道肿块

韦利娥,刘永保,万 运,廖云霞

(信宜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信宜 525300)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间充质肿瘤,可分布于胃肠道管壁的任何部分,在胃中占据绝大部分[1]。胃肠道间质瘤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同时不存在绝对良性表现,其表现以胃肠道出血、溃疡穿孔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为主,随着病情发展造成腹腔种植风险,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威胁[2]。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有了明显进步,因此尽早准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3]。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生物学行为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危险度分级,但由于生物学行为相对复杂,还需要辅以影像学检查手段[4]。MR、CT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块情况,掌握是否转移等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5]。本文将对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使用CT和MR的价值进行分析,具体见下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共45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医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其中25例为男性,20例女性;年龄范围最小38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5.45 ± 9.47)岁;患病时长1至6年,平均患病时长(3.48 ± 1.05)年;危险度分级:8例为极低风险,10例为低度危险,12例为中度危险,15例为高度危险。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CT和MR检查。CT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Brilliance 16排螺旋CT,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185 mA,层厚设置为6 mm,螺距设置为1.5 mm。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8 h,首先进行CT平扫,扫描中上腹部前饮用800 mL温开水,扫描下腹部和盆腔前提前两小时饮用500 mL的2 %泛影葡胺,扫描时再饮用500 mL温开水。随后进行CT增强扫描,在扫描前高压注射350 mg/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总量控制不超过1.5 mL / kg,流速控制在每秒3 mL。注射后35秒开始进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后70秒进行静脉期扫描。

MR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 1.5 T GE磁共振成像系统,层厚设置为8 mm,层差距设置为2 mm。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8 h,首先实施MR平扫,冠状位时采取T2W1快速成像序列扫描,横断位时采取T1W1+FS扰相GRE序列和T2W1+FS单次激发FSE序列扫描。随后实施MR增强扫描,进行扫描前高压注射Gd - DTPA,将总量控制在0.1 mmol/kg以下,流速控制在每秒2 mL。注射后35秒开始进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后70秒进行静脉期扫描。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T和MR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性。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病理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到证实,其中28例肿瘤位于胃部、10例位于空肠、4例位于食管、3例位于食管,21例为外生型、10例为内生型、14例为内外生长型,7例定性为良性肿瘤、10例定性为潜在恶性肿瘤、28例定性为恶性肿瘤,肿瘤直径2.0至23.7 cm之间。

2.2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及MR检查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全部45例患者接受CT检查,其中24例发现坏死、囊变,3例发现出血,3例发现点状钙化。7例患者软组织密度均匀,38例患者软组织密度不均匀。进一步CT增强扫描后,14例患者病灶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31例患者病灶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2)MR检查。全部45例患者接受MR检查,平扫发现9例均匀信号,其中5例T1W1等低信号,4例T2W1稍高信号。9例肿瘤出血,其中5例T1W1、T2W1高信号,4例T1W1FS高信号、T2W1低信号。9例可见片状肿瘤,呈T1W1、T2W1低信号。5例呈现肿瘤包膜,5例呈现出肿块与消化道管壁相连。32例病灶具有坏死区,呈T1W1低信号、T2W1混杂高信号,其中18例坏死区直径小于5 cm,14例坏死区直径在5 cm以上。进一步MR增强扫描后,发现18例病灶实质部分均匀强化,27例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3)典型CT及MR影像学特征(女性患者,74岁,食管下段、贲门、胃体肿物)。CT平扫示腔内型软组织肿块,密度欠均(图1);CT增强扫描示肿物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扭曲肿瘤血管影及低密度坏死灶(图2)。MR增强提示食管下段、贲门、胃体腔内肿物,明显强化,可见坏死高信号,肿物表面见溃疡形态,DWI呈高信号(图3、4),同时显示左膈脚、右心膈角、胃体小弯侧淋巴结增大(图5),提示间质瘤(恶性)并转移;病理及免疫组化:符合(食管、胃)间质瘤(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2.3CT和MR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性分析 CT检出5例良性肿瘤,5例潜在恶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定性准确率为62.22 %(28 / 45)。MR检出6例良性肿瘤,6例潜在恶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定性准确率为71.11 %(32 / 45)。CT和MR在诊断准确率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CT和MR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性分析[n( %)]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胃肠道间质瘤属于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生活质量下降[6]。目前靶向药物在肠道间质瘤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较好,与传统药物相比,靶向药物能够和谐分解间质瘤细胞,在消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附近正常细胞[7]。所以有必要尽早准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继而改善生活质量[8]。

CT和MR均是现阶段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常用影像学手段,本次研究主要对比了两种检查方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效果。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准确率为62.22 %,MR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准确率为71.11 %,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使用CT和MR检查均具有良好的价值,准确性较高。CT和MR检查方法均能够对肿块生长方式有着清晰的呈现[9],并且CT和MR能够直观显示出胃肠道间质瘤肿块体积、形态和边缘轮廓等情况[10]。同时CT和MR均可以呈现肿块内部是否具有坏死、出血以及囊变等情况[11]。此外,CT和MR有利于帮助医生明确肿块是否对附近组织形成压迫、侵犯和转移[12]。所以CT和MR相较于其他检查手段,能够为医生提供胃肠道间质瘤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和相邻组织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3]。而CT和MR之间比较,CT检查能够对肿块钙化呈现更清晰,且成像速度快,检查时不容易收到胃肠道蠕动干扰[14]。MRI检查对肿块坏死、囊变、出血、附近组织侵犯情况呈现更为清晰,且对肿瘤细胞转移检查更有优势,并且能够全方位成像,所以对肿块全貌的显示优于CT[15]。

本次研究显示,CT和MR平扫均可显示出病灶部位存在坏死、出血、囊变以及点状钙化特征,进一步增强后可见良性肿瘤均匀强化,恶性肿瘤未均匀强化,肿瘤向附近组织侵犯。可见胃肠道间质瘤通过CT和MR检查均存在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胃肠道间质瘤良性患者CT检查密度和MR信号普遍为均匀,CT检查时有发现微小点状钙化,肿块直径通常低于5 cm,肿块和附近组织分界明显,较少侵犯附近组织。而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患者通常不均匀,且肿块直径超过5 cm,肿块和附近组织分界模糊,和附近组织出现粘连。进一步增强扫描后肿块附近实质部分存在中等或者明显强化,恶性肿瘤者可见肿瘤侵犯附近组织及转移病灶。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和MR均存在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定性胃肠道肿块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