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华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 广东 东莞 523290)
教师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之前,需要对以往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再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融入一些生动性的例子和内容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在脑海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虽然在以往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也会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来讲解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教师并没有加强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特点、本质性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比较多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因此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模式时,需要对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序实施。
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一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教师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有的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机械和被动的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影响,这样一来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对学生开展深入性的启发教育[1]。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还需要多方面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和自主性的研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实际上,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性的交流,也很少通过课堂交流内容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也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甚至使一部分学生对初中化学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抵触心理,导致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无法变得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实施中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因此,教师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遵循现代化教育的特征以及要求,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多方面的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1 设置互动性的问题。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设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作为主要的基础,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班级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教材中的重点进行深入性的罗列以及研究,从而为后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2]。比如,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分子”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为了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和互动局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生活化场景和现象,巧妙地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探究性问题,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放学回到家经过面包店的时候,虽然距离是比较远的,但是仍然能够闻到一股浓厚的香味,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在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解能力进行思考,然后回答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进行太多的干预,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意见以及想法。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继续向学生提问:“香味是可以运动的,那么同学们觉得这个香味是什么样的物质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融入,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入手来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探究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在为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要顺势的融入有关分子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加深对分子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教师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时,需要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中更加透彻地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3]。比如,分子、原子的概念很抽象,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画出不同物质的微观模拟图:氧气、氢气、氮气、臭氧;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四氧化三铁;碳、铁、红磷、汞,让学生对照微观图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写着写着,他们对分子、原子的感觉就出来了,然后再按照流程讲解分子原子的概念,这样把抽象内容直观化,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互动热烈,学生也学得轻松。又比如,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多步反应的装置图,为加强理解和应用,在讲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前,可以先把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放出,让学生回顾分析其中的每步反应,然后结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对原有装置图进行改装,得出用一氧化碳还原装置图后再对每步反应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再按流程讲解实验过程、现象和注意事项,这样调整,教学流程过渡自然,学生更易掌握知识和能力,且课堂气氛活跃。又比如,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学生解题思路总是不清晰,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把稀释前和稀释后的溶液状态画出,并分别标注好浓度,再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和解题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3 改进、补充课堂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课堂实验的环节建立学生的核心思维,且任何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都是应该本着为学生营造轻松、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前提[4],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向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兴趣不足、知识体系理解困难的内容可以适当改进或补充实验,吸引学生,丰富课堂,增强师生互动,帮助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比如碱与非金属反应,特别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这一知识点,可能因为反应现象不明显,教材没有安排实验,只是顺着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去推导。这个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学生很难掌握,而且它在初中化学中地位很重,为加强理解应用,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补充如下实验:
把二氧化碳与分别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学生印象深刻,师生互动好,教学效果明显。又比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时,关于氯化银和硫酸钡这两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学生感性认知不强,教师可以结合碳酸钙、氢氧化铜一起,补充四个分别加入稀盐酸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对比,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4 及时进行课后互动。除了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还包括批改作业和试卷。批改作业是教师的日常,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更不能看都不看就发下去评讲,否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里反感,甚至打消做作业和学习的积极性。各个学校基本都会用练习册来作为学生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可以减轻教师出题的负担。但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眼花缭乱,教师应认真、仔细对比,精心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练习册。而且布置的作业也要高效、有针对性,那就需要教师提前做,熟悉题型。批改时,若时间不允许全批全改,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题型。总之,及时、有效地布置、批改作业和试卷,也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教学重点为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地位,由以往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者,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互动教学中更加积极地讨论一些问题,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