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中心小学 湖北 宜昌 443408)
在小学阶段里,学生刚开始接触到数学的学习,学生是否能打好数学学习基础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課堂互动环节是尤为重要的。他们年纪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良好的课堂互动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培养出一定的自信。此外,通过良好的课堂中的互动气氛,还能促进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1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被冠以"威严、严厉"的标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和价值观都没有定性,思维发展也没有形成,因此在小学生的世界里,教师往往都是被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一切都是对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更多的是敬畏,遇到问题也不敢说,甚至不愿意说。
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师生有效互动课程最基本的条件之一。首先,教师要放低姿态,以朋友的方式和学生相处,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的课堂互动是:"有没有?""有!""对不对?""对!"类似这样的互动方式,看似学生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实则好多学生往往不懂教师在讲什么,只因大家都说,就跟着一起脱口而出了。课堂这样的互动并不少见,学生们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根本不用动脑思考,如此缺乏深度的互动,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影响教学效果。
2.3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性格、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往往忽略这一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师互动频繁的大都是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令教师想当然地以为学生都能掌握,就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在此,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好多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问题越积越多,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不利于教学的发展。
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再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进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练习题中"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5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鉴于这道习题有多种解题思路,教师可以邀请同学们自行思考解答。教师可以请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讲解习题的第一种做法,加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的那一部分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尝试寻找第三种解题方法,鼓励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并进行知识的拓展练习。教师按照学生能力不同,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既能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又能尊重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共同提高。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小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