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英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在我国先后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后,我国开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体操有着运动之父的美誉,是运动项目的基础。与体操不同的是,快乐体操是音乐、舞蹈、形体训练、体能锻炼等多种的结合体,是集娱乐性趣味性安全性科学性于一身的新型项目[2]。通过跳、投、跑、爬、翻滚等多种训练方式,让孩子在娱乐中锻炼身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塑造形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孩子的智力。
1.缺乏师资力量
体操需要独特的保护与帮助的手法,对体育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但幼儿园很多教师对快乐体操都是一知半解的,她们不是专业出身,甚至从未接触过快乐体操,所以在学生上课时无法帮助教练员分担上课时学生的压力,课堂上学生较多,上课时间有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短时间高效率的学习。可见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和上课质量。
2.缺乏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是影响快乐体操进校园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体操总局将快乐体操训练的标准共分为十个等级,训练项目包括蹦床、平衡木、单杠、双杠、跳跃、等。但快乐体操最大的特点就是既要安全又要趣味,因此对器材要求非常严格,价格也很昂贵。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配备专业的器材。学校要想开展快乐体操,只能由家长出钱,然后统一就近去快乐体操俱乐部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不方便还大大降低了孩子们的参与率。
3.参与群体有限
在我国快乐体操的开展主要针的年龄阶段是3-12岁的孩子,并且快乐体操的开展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在一些贫困落后乡镇没有开展。这些地方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体操,更别说会喜欢上。快乐体操是面向全国提出的新概念,但实际的开展是受益群体有限,学校普及不够,相关部门不够重视,是制约快乐体操发展的另一大因素。
1.参与年龄受到限制
《全国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中的动作选取与编排只是针对3到12岁的孩子,主要是以娱乐性、层次性、趣味性为编排原则,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增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心身发展,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俱乐部没有考虑到其他年龄阶段的体操爱好者,造成了体操会员较少的局面。
2.宣传方式单一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大对数的俱乐部都是采用会员制的方式留住消费者,通过在小区,学校附近发宣传单,打出赠送免费试听课的方式自己发掘,在消费者这块没有固定的来源,宣传方式单一,很难吸引打动消费者。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中小学中开展更多的快乐体操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学校安置快乐体操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方便的练习快乐体操。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快乐体操有更深刻的了解。
2.提高师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强弱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于快乐体操的理论技能等掌握程度不够[3]。要加强体操教师再在进修,在学习,更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3.完善场地器材
快乐体操的器材昂贵,很多学校在器材上有一定的不足,场地器材是课程能否正常开展的关键,学校可以申请政府,社会与家长们的支持,政府出面与快乐体操器材的厂家进行沟通洽谈,现在是快乐体操的发展阶段,在资金上是十分困难的,要结合多方力量,一起加油共同支持快乐体操。
1.扩大目标消费人群
现在我国体操俱乐部面对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儿童。在此方面,我们可以扩大目标消费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动作编排,也可以开设亲子课程,这样可以带动父母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父母亲身感受快乐体操的乐趣,这样胜过千倍的宣传,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2.一专一能
很多俱乐部的教练都是身兼数职,这样既做不好本职工作,也做不好别的工作。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练员就专心致志的教授孩子运动技能知识,而宣传就要聘请一些专业的销售人员。
在快乐体操开展几年后,已有初步的成效,当时不是很理想,在贫困落后地方还没有开展,受众人群也太狭窄,器材过于昂贵等问题都是制约快乐体操发展的重中之重。
1.国家政府加大对快乐体操的投资力度,相关部门与快乐体操器材的供应商进行洽谈,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俱乐部在购买器材时都应给予一定的便利。
2.相关部门要借助互联网的以及大众媒体的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
3.多举行一些赛事,让孩子们多多展示自己,享受自己的表演,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也让家长们及时看到孩子们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