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融入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11-22 04:27:13戴多四川民族学院
灌篮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中华中华民族

戴多 四川民族学院

近年来我国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重视提上了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同国务委员会一同针对这一问题建设出了相关的政策,为我国的中华传统体育融入到校园当中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中华有助传统体育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在相关文件中表明,体育文化作为民族的发展长河当中不可磨灭的精神具有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特性,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因为经济的建设发展从而忽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需要不断提升建设力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与校园的充分融合。

一、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与校园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密切关注着国家教育环境的变化,为新时代当中传统文化与新发展的碰撞融合建立了相关的政治保障,从国家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的长远角度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这一文件的颁布意味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当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文件当中提到了关于体育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这一文件对于校园的体育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改善作用,对于教育环境的发展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背景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了全新的精神文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浩瀚磅礴的世界文化当中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累积经验成果,在这样长久的心路历程当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精神所在,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信仰所在,在新时期促进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当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为当代中国在世界上树立稳固的文化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不仅仅蕴含着文学、教育、艺术等内容,更存在着多种的形式,包括医学、体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与继承,必须在现阶段中集中管理发展思维,而建设这一任务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政府,发挥政府的指导职能,在面对着西方的社会文化向中国不断涌入的思潮当中,必须建立起传统文化的稳固地位。在国家的教育环境急需改革的背景之下明确当前教育环境中缺失的问题,由于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校园当中的体育教育缺失造成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建设出根本的解决办法,出台的相关文件能够切实规范校园当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并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体育精神文化能够深入贯彻落实到校园当中,从而为校园的教育转型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意义

在政府出台的《意见》文件当中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与气韵,能够切实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一文件的问世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有助于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中华民族积累几千年的文化,是新中国成长发展以来的坚定信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始终贯彻在教育环境当中,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进程当中,存在着教育偏差的问题,文化教育在整体当中的占比过大而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建设,就会造成学生的综合能力缺乏,在结束校园生活步入到社会之后不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家不断深化改革教育环境的目的就在于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在新时代当中切实践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贯彻融合到校园的体育教育当中能够有效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形成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富有健康色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在校园当中大放异彩。

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在校园当中的融合发展与传承

(一)促进体育精髓“攻守”兼得

中华民族的体育项目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根据我国阶段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项目高达600多种,种种项目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受洗礼交流融合后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百花园当中的重要部分。中华体育文化传承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在其中能够体现出民族的发展特色、生活习惯、人际性格等,是承载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同样也是新时期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强大助力。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中以传统武术为例,武术不仅是现代化的经济项目,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同时在武术精神当中还传承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具有相当浓厚的中华特色,武术默守着修身养性的态度,在实际应用当中通常践行着“习武先习德”的准则,秉持着艰苦卓绝的意志培养,切实遵守了中华传统体育当中的思想理念,促进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以及人文精神等优良品质的发展,实现“攻守兼备”,抓住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秉持本心的同时实现体育核心价值观与新时期校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应对阶段内的改革发展需要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重要论述,对于校园教育的第一要务需要建立在学生良好的健康体质上,立足于体育教育,为学生构建出充分的体育运动时间,从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当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促进综合发展,学校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切实践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在校园当中的融合实践促进教育价值的升华[2]。

(二)理性融合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

校园教育始终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环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在校园体育当中总结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精髓所在,切实融入到日常的校园生活或是体育课程当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承。在面对着教育环境的多样化,将中华优秀系统体育融入到校园当中任重道远,不仅仅是针对素质教育,还需要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融合发展,中华体育教育是学校的体育教育的有效助力之一,其涉及的因素广泛,资源众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扎根在中国辽阔的土地当中,与西方引进的体育项目相辅相成,为校园当中的体育运动构建出了丰富的内容。义务教育的体育健康课程中指出了各个地区的校园当中构建体育课程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特色增加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武术、踢毽子、抖空竹等具有民族性的活动,从而丰富体育教学。我国政府下发的文件当中指出,在校园当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弘扬体育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因地制宜开展各色体育教育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与校园的融合不仅是针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将体育精神融汇在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的细节当中逐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奋发图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借助书籍等载体,在教学当中切实弘扬体育精神,将体育运动项目编纂到教材当中,为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创造理论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教材的编写上可以邀请体育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民族学的专家和非遗继承人等进行联合编写,在体育教材的编纂上尽可能选择同时具有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容,能够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性以及趣味性,满足当下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国际化

在《意见》中提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切实意见,该意见表明需要有效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创新交流方式,强化交流内容,进一步提升文化交流水准,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3]。现阶段在国际上被充分认可的中华文化非孔子学院莫属,利用孔子学院的创新渠道在国际上构建出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与国际充分接轨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项目能够通过国门走向国际。不仅是在国内的校园当中与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国际上也要建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发扬光大,利用海外同胞传递出中国形象,让全世界都能够认识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中的体育精神。中华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向外扩散,数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的海外移民将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得以传播弘扬,在近代历史当中,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所举办的项目,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进行接轨,西方的体育运动大有取代中国本土的体育项目之势,这样的影响与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世界上的影响相比较,中华民族所取得的成效甚微,无法在世界范围形成良好的民族自信,就会导致在国内的教育环境当中难以充分融合建设。因此就需要切实加强中华传统体育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上的运动活动当中派遣中国的队伍参与竞赛,同时也要自主承办国际赛事,强化体育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收获成就,树立较强的民族自信心,从而能够促进中华传统体育在各方面的融合发展。

(四)发挥政府职能,立足国民教育

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政府下达的教育改革指标,发挥政府的积极职能,立足于实际的教育内容,从重点培养学术建设到综合素质发展,政府需要积极调节学校的教育重点,切实践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强化法律法规的建设,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与校园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指导,联合当地政府建设法治下的教育环境,促进学校能够按照教育部的文件以及政府的政策严格的执行教育计划,促进教学理念全方位发展[4]。

三、结束语

文化的传承是在数千年来深刻融入在中华人民的骨血当中的,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延续成就了现代的中华传统文明,而在这样的沉淀积累当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作为能够映射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载体,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育当中与其充分融合,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出综合的人才实现阶段教育改革当中的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体育运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