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提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2021-11-22 12:46张赛梅
读与写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同学

张赛梅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中学 福建 福安 355000)

提问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强调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营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提问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以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为指引,探索并运用各种创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提问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增加问题趣味性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升学率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数学老师常常以自我为主导,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应试知识,忽略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问的问题需要具有趣味性,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自主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利用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师:“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学生马上就回答:“汽车的车轮”,还有的说是“皮球”,也有人说是“盘子”再有的回答说是“太阳”,课堂的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发挥,这样的提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展开想象力,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2.提高问题之间的连贯性

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设计与整理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每一个问题的质量与内容,还要考虑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连贯性和关联性,注意对知识点的穿插与衔接,从而保障课堂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和相似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事先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将两个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整理,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问题设计,从而进行宏观把控。此外,教师还要注重问题难度的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由简及难的过程中逐步适应课堂节奏,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首先提问两个全等/相似三角形之间有哪些共同点?三角形的角和线段对于全等和相似有什么影响?等到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公式定理的正式讲解,让学生详细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比如如何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经过层层递进,学生可以对这一内容和知识点实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并在练习题或者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3.设计建设性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知识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去进行更加合理且更具建设性的问题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并且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去提供机会,促使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在思考与回答这些开放性问题时,正是其独到见解表达和思维发散的良好契机,更能带动活跃且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讲解“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手上没有圆规,只有一支笔和一条绳子,能不能画出一个圆呢?”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通过组内讨论以及动手实践去给出答案。教师可邀请能够画出圆的学生上黑板演示,只需要将绳子看作线段,线段一端不动而另一端绕一圈,得到的图形便是圆。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圆形成的过程,从而更能理解圆的运动定义。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维发散、实践操作的过程,通过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为活跃,所有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时,在不同学生的思维碰撞之下,让学生认识到看待问题要基于不同角度去审视,进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对其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带来启发。

4.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提问

数学是一种应用类学科,也就是说数学本就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因此结合实际生活不仅能够帮老师更好地提出问题,也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那么怎么结合实际呢,比如在讲“三角形的性质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点时可以给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起重机、钢架桥以及著名的金字塔都是以三角形为主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坚固、耐压的特点。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在课堂上营造相关的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初中数学教学《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数学家的著名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并在操作之前给予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模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地解答了问题,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使整个课堂一直围绕课程中心去教学,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进程,以便教学顺利进行和完成。

5.抓住提问时机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只有抓住了恰当的时机才能够真正展现、发挥出其作用,切实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过去那种随意进行提问的态度和方式,抓住并掌握提问的时机。具体来说,教师需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考虑到教学进程以及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发生障碍或者偏差、学生产生倦怠心理等恰当时机进行提问,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让学生可以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活数学思维,在连贯思维的引导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有理数的乘除法》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而对于乘除法的运算,学生们脑海中大致有了一定的认知。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一方面是巩固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另一方面是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随后,笔者从有理数的加减法开始转向乘除法,使学生们的思维也开始发生转变,这时,笔者提出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样,笔者通过抓住提问实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6.采用适度原则

在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同学们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牢固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老师问题的设计应该适度。一方面保证问题的有效性,避免打击同学们的自信心,提出的问题可以适当的结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方便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更好掌握,同时有利于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可以广泛联系生活中的各种随机事件来进行提问式教学,所谓随机性事件,就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但是发生的概率有一定的规则。生活中的随机事件是很多的,老师在提问过程中,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从而提高所提问题的难度,随着同学们对抽象的问题难于理解,从而降低问题解决的信心,打击同学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最常见的随机事件就是同学们经常玩的硬币投掷游戏,硬币有正反面,而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这个就是最简单的接近同学们生活实际的随机事件。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不仅突出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深入研究,创新合适的教学策略,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提问有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