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大多数人意识中,小学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但事实上小学音乐课是大多数学生接触音乐的第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节奏训练必不可少,因为节奏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音乐,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和艺术气息。接来下笔者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提出三条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仍处于求知欲强、玩心重的阶段,所以晦涩难懂的乐理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特别是教材中有许多小学生闻所未闻的专业用语。因此通过一定量的节奏训练来开启专业的、系统的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游戏来增强节奏训练。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玩、好动这一特点,并且在课前对教材内容充分的了解;以教材为根本并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将课堂游戏融入课堂教学、融入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高效的学习音乐知识,把握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强大魅力。另外,所谓的游戏并不是学生日常接触的那类游戏,音乐中针对节奏训练而设计的游戏与生活中的游戏有所不同,它是培养学生们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工具。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广为流传的奥尔夫教学法。接下来笔者重点讲解这一节奏训练方法,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教师将班内的同学分成数个小组,多数以四人为一组,然后教师在课堂播放一些音频、视频或者教师自己产生一些节奏,让学生跟着教师或多媒体所指示的节奏进行拍手、跺脚或者轻敲桌子等。除了跟着节奏走,感受音调律动外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模仿一些事物的声音,例如火车头“呜呜呜……”的声音或者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还有马儿走路“哒哒哒……”的声音等。通过声带模拟的小游戏让学生对节奏训练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进行专业系统的音乐教学。
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那么乐器就是演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大部分的节奏都是由乐器产生的。虽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器材大都不完备,但是音乐教师依然可以展示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三角铁、手风琴、沙锤、小鼓、八音琴、单响筒和多响筒等。以上这些乐器大部分小学都会配有,而且这些乐器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在课堂上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使用这些音乐器材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同时还能够训练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另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邀请学生动手操作这些音乐器材,例如,让他们敲击三角铁,摇一摇沙锤或者敲打小鼓等,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并激发自己对音乐的兴趣。而且,在小学音乐教材的要求中,也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向学生们介绍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一些打击乐器:三角铁、小鼓之类的。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携带一些音乐器材到班内进行展示,笔者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课本中的《小螺号》为例,相关的教学目标是学唱《小螺号》这首儿歌,所以音乐教师在结束课程以后可以开展短暂的三角铁教学,根据《小螺号》的大体节奏敲击三角铁,让学生们对三角铁的声音及《小螺号》的节奏有更清晰的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音乐,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类似人用声音、肢体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活动,音乐也是一种不同于说话、动作的艺术表达方式。因为音乐是有节奏的,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语言中存在的节奏感来增强学生们对节奏的认识和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拟声词和句子来配合不同的手势或者脚部动作,像是根据某首歌曲的节奏击掌、跺脚或者轻敲桌子等,将歌曲的节奏和学生的动作结合在一起;上述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节奏的理解,使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行之有效。
例如,笔者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音乐教师完成《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教学目标后可以根据本首歌的节奏开展一系列的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先在班级内展示一边唱歌一边根据节奏击打三角铁,随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第一遍模仿训练的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但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信心,让学生多加训练。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积极借助多种媒介进行节奏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对于求知欲强且好动的小学生而言,音乐课是他们一个学习新知识、放松身心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的好时机。笔者认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高效地开展节奏训练。并让学生在一定量的节奏训练中渐渐感受音乐的奇妙之处、使音乐课堂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