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在“航空医学”教学中的探索

2021-11-22 23:50:39刘亚飞王树斌徐文强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抗疫航空防疫

刘亚飞 王树斌 徐文强

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新冠肺炎疫情在传播速度、规模等方面均已超过人类经历过的任何一次传染性疾病爆发危机,其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航空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合格的航空人才,成为航空类院校的重要议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要全面推进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1],因此要充分发挥好“航空医学”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培养的飞行学员的质量。

“航空医学”包括航空生理学、心理学和航空急救3个方面的内容[2]。在“航空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员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并融入当下的抗疫、防疫形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情境作为课程思政元素,在后疫情时代的教学中进行实践。

1 将防疫、抗疫事件融入“航空医学”课程思政的思路

1.1 深入挖掘防疫、抗疫中的先进事迹

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3]。在防疫、抗疫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他们的防疫抗疫故事是最鲜活的课程思政素材。尤其要注意搜集和整理与航空相关的防疫、抗疫故事。只有广泛收集民航相关的防疫、抗疫先进人物事迹,才能使课程思政在课堂上落到实处,不会使其落入到“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同时,要深入挖掘防疫、抗疫故事背后先进代表的家国情怀,使其形象更饱满。

1.2 梳理“航空医学”教学内容,筛选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航空医学”对飞行学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应对航空环境导致的医学问题、预防慢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维护空勤人员群体身体健康,以及乘务员协助机上医生乘客和家属处理空中旅客医学急症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梳理学科知识,发现其中航空心理学问题、预防传染性疾病、空中紧急医学事件等方面与防疫、抗疫联系比较紧密。尤其是空中紧急事件中的机上检疫传染病疫情的内容,为当下防疫、抗疫提供了应急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3 整理防疫、抗疫事件、与“航空医学”建立联系

通过整理防疫、抗疫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使防疫、抗疫内容与“航空医学”课程内容实现有机结合,使其在课程中出现时不会显得突兀、生硬,在有助于课程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深入剖析课程内涵与课程程思政元素的联系,并通过特定的媒体表现出来,建立“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实现“航空医学”知识点与防疫、抗疫思政资源的自然过渡。如在进行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促进讲授时,可以结合心理医生在抗疫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使学员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在学习体检合格证、航空运输卫生要求时,可结合防疫政策的不断出台,使法治理念根植于学员心中等。

1.4 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并积极根据反馈修改课堂设计

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疫情中涌现的课程思政案例引入到知识点的讲解中来。同时不断收集飞行学员对课堂形式以及内容的意见与建议,判断课堂实施的效果。通过飞行学员对课堂授课的内容以及形式的反馈,及时修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测试修改后的效果,将其中效果良好的课堂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2 结合行业特点对“航空医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

2.1 以疫情期间各航空单位运送医疗团队来讲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疫情期间,武汉天河机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航空单位在疫情爆发背景下,冒着极大的风险,往返于全国各地和疫区之间,体现了民航人对人民绝对的忠诚,对民航事业的绝对忠诚。

2.2 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民航业的复工复产来讲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

在解除离开武汉、湖北的通道管制控制措施之后,武汉天河机场恢复了国内载客运行的航班。对进入航站楼的旅客实行多次测温;对航站楼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防疫消杀,对重点部位每天至少2次消杀[4]。防控工作更加一丝不苟、工作中更加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以职业的精神和专业的精神,做到追求完美,防止疫情通过航空渠道扩散。

2.3 以发现旅客中的确诊者的快速反应来讲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如何科学防疫、抗疫就成为了广泛研究的课题。国务院客户端、“掌上高铁”App、微信、支付宝等应用程序,利用大数据来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行程实时查询,在春节后复工返程高峰时,这些应用程序的存在可帮助旅客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加强疫情防范。

在防疫、抗疫的过程中,民航人有大局意识,共度时艰。在这一过程中,民航从业者形成了全国抗疫“一盘棋”的全局意识。在切断人员的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及疑似病毒携带者控制、溯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航空活动来讲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

为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要求,2021年1月,执飞石家庄机场的所有航空公司均取消了客货航班。石家庄机场第一时间切换到应急运输保障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及时排查与出现疫情的地区相关的人员及其家属,以降低病毒爆发的风险。

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民航从业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工作之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守住了为祖国民航事业做贡献的初心。

3 “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3.1 在“航空医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思政目标

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活动有诊断、激励、调节、教学等作用。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到“航空医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之中,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激励飞行学员航空报国的志向。如在开始和结束“航空医学”课程时,教师都会提出这一问题:如果在你担任机长的航空器上发现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你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教师要收集学员作答情况,并比较、分析两次答案,判断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情况。

3.2 采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对“航空医学”课程参与感

疫情期间,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航空医学”课程利用网络平台,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课程,展开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飞行学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共同学习。但是,开展线上教学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学生的自律性对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5],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以调整课堂设计等。为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感,可利用弹幕、讨论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检查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的思想转变。

3.3 因课制宜,做好课堂小结

在课程实施之前,准备课堂知识与思政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课堂知识之中;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员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内容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员;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积极进行总结、反思课堂授课中出现的“闪光点”以及问题,以期在后期的课堂教学中扬长补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改革效果

4.1 飞行学员对“航空医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以案例的形式,将防疫、抗疫先进人物事迹融合到“航空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的真实性、鲜活性和即时性更能吸引飞行学员的注意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触动会更大。因此在融入了大量的“新冠肺炎疫情”案例之后,飞行学员的课堂表现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氛围更活跃。

4.2 飞行学员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人物及其事迹的讲解,激发了飞行学员对于“抗疫榜样”的崇敬之情。利用榜样的力量推动飞行学员对防疫、抗疫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为祖国防疫、抗疫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通过对古今中外防疫、抗疫取得成果的案例植入,提升飞行学员的自豪感,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使飞行学员的家国情怀更加根深蒂固。

4.3 飞行学员的“航空医学”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加入大量关于防疫、抗疫的案例,提高了飞行学员对“航空医学”的学习兴趣,而这也直接体现在了学员的“航空医学”成绩之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飞行学员的“航空医学”学习成绩与之前的学员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

5 结 语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好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辩证关系。推进“航空医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替代思政理论课的育人作用。与思政理论课显性的思想教育模式相比较,“航空医学”的课程思政要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对飞行学员进行思想引导,在保障飞行学员身体达到行业标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与心理的达标。

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人物、事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时也要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如应该对学校航空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并进行相应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设计,这样做可以更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共鸣,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抗疫航空防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 13:05:53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 19:22:16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8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6
防疫、复工当“三员”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0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