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溪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255000)
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包括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和重要载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人格品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宿舍是大学校园里不容忽视的育人阵地。整齐、干净、文明、和谐的宿舍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构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集体协作精神、建立良好校风学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生在宿舍这个特定的地点,宿舍成员在彼此的相处过程中以及外围环境的影响下,展示出来的行为和意识特征,是宿舍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由宿舍成员在活动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念、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组成。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引下,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磨合逐渐形成的一种宿舍氛围[2]。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3]。一是有助于价值观念的形成。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阶段逐步形成并确定,并且大学生彼此年纪相仿,兴趣相投,很容易形成圈子并相互影响。宿舍里没有家长和老师的说教,而优秀宿舍文化氛围的熏陶则能在此时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二是有助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超过47.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为10-15 小时,宿舍是大部分学生起居、休息、自习、娱乐和社交的场所[4]。优秀的宿舍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能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建立。三是有助于集体意识的树立。宿舍成员一般都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优秀的宿舍文化氛围能够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学会为他人着想,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宿舍生活和谐,人际关系友善。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意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宿舍环境设施的投入,宿舍人数一般控制在6 人以内,室内设有独立卫生间、空调、无线网络等,楼层设有制水机、洗衣机、公共洗漱间等配套设施。这些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宿舍环境,同时也使学生待在宿舍的时间变得更长。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在宿舍楼里预留出单独学习、运动、活动的空间,公共区域的照明度和清洁度不够,缺少文化海报的张贴和人性化的设备摆放,忽略了宿舍软文化的重要性。文明用语有助于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有内涵的舍标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人性化制度有利于学生自律习惯的养成;有条理的设施摆放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这些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层面起到积极作用[5]。宿舍不仅仅是生活、休息、交流的场所,更是思想引领、灵魂升华的育人阵地。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更能够让学生收获心理层面的快乐,也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当前,多数高校仍然是重管理轻服务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导致宿舍文化较为落后,与当代大学生的认识格格不入,甚至出现大量同质化的问题。其次,由于宿舍涉及学生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因此宿舍管理往往是多部门的综合性管理,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学生宿舍。但因为涉及的学生事情过多、过于琐碎,很多学校在权责分工方面没有具体的界定或者难以界定,从而造成无人抓管的现象,最终导致管理职能的弱化和混乱。再次,部分宿舍管理员缺乏专业的宿舍管理知识,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不够了解,很难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未能充分发挥出教育引导作用。
很多高校缺乏依托宿舍来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集体活动,宿舍纯粹是学生休息娱乐的场所,学生感受不到宿舍文化的存在和影响。没有浓厚宿舍文化氛围“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丰富宿舍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得宿舍这个“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变成空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容易造成不良风气乘虚而入的现象,例如学生晚上过度熬夜、沉迷游戏,失去学习目标等。尤其是在大学宿舍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力快速、持久且广泛,一旦形成不良风气,整个宿舍甚至整个班级都会出现问题。而宿舍文化活动则使教育看似无形,实则无处不在,在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宿舍的硬件布置、生活环境、活动空间等,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突出宿舍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一方面,为学生在宿舍开展活动、方便生活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设备支持,如在宿舍楼内设置读书自习室、党团活动室、运动娱乐室等,在适当位置提供吹风机、微波炉、挂烫机、打印机等,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科文化融入宿舍环境,例如在宿舍楼门口设置电视屏幕,循环播放时政要闻、教育政策、健康知识和重要通知等,在宿舍适当位置悬挂历史伟人、思想大家、学科专家、优秀校友等杰出人物的名言警句、研究成果、前沿领域等。将精神文化融入物质文化,又让物质文化体现精神文化,两者共同营造宿舍环境。
宿舍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创新升级宿舍文化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吸引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宿舍文化管理服务组织,以服务带动管理和教育。合理配置宿舍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涵盖学生、学工、教师、物业和后勤等部门,负责处理学生反馈的宿舍问题。在宿舍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增强学生的话语权,倾听学生的切身需求,从宿舍的实际出发,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宿舍制度既可以对学生产生约束作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宿舍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宿管委、学生会、楼长、层长的作用,构建深层次、宽领域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确保宿舍的优良文化得到制度保障和管理监督。
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宿舍精神文化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依托宿舍开展各类系列活动,推进特色宿舍品牌文化,将校园文化、安全法纪、心理健康、班团建设、就业创业、社会热点、价值追求等活动延伸进宿舍。举办宿舍文化节、宿舍文化联谊、优秀宿舍创先评优、舍徽舍标大赛、宿舍文化作品展览等,在活动中建设文化,在成果中展示文化,在生活中感受文化,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生是宿舍的主人,也是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宿舍文化活动中才能达到育人效果,这就要求宿舍文化活动要抓住当下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大学生喜欢和热爱的宿舍文化品牌活动,进而营造浓厚的宿舍文化氛围,同时优秀的宿舍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品牌活动的继承和发扬。
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是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宿舍正常运行的稳定基石,一般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组成。学校要邀请专家入校举办讲座,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育人能力、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学院学生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召开宿舍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优化宿舍管理队伍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将宿舍育人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职责,保障队伍的基本权益,促进队伍的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关心同学、服务同学、带头参加各类活动,帮助问题学生和问题宿舍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打造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深,把宿舍育人效果做强。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在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其育人属性,高校要加大重视和投入的力度,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构建文化育人阵地,积极转变宿舍管理理念,以服务带动管理和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宿舍的主人,强化宿舍品牌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组建培养高质量宿舍育人队伍,师生共同努力把宿舍建设成为安全舒适、环境怡人、学习氛围浓厚的育人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