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伟春
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润物无声的教育,更需要良好的学校管理。学校把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最终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是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般注解。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校方制定明确的教学管理规划,更重要的是需要一批优质的教师将这些管理规划都逐一落实下去。
一线管理者在学校教育的整个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相对末端的位置,并不是说一线管理者在学校整个教育事业管理过程中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而是指其存在和工作的职责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细致划分。宛如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最终保证了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所以,一线管理教师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要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坚持日常工作的开展与学校总体管理概念和纲领相结合。只有始终坚持并明确这一点,管理措施的推行和实际发挥才会更有成效。一线管理者是否拥有良好的大局观,主要是通过对工作职责的认识是否到位看出。管理者工作的开展有别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任课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只要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实际教学状况做出规划。由于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一般都是以学期为单位,教师在调整中有很大的空间。但一线的管理者则不同,他们面临的都是上一级的学校管理层针对学校日常事务管理所提出的具体理念和指导方针,而这些理念和方针则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本质性特征。例如,在每年新生开学时,学校都要针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提出一种管理型方针,而一线的管理者就要负责将这项任务落实下去。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留给一线管理者的时间就非常有限。所以,一线管理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大局观,正确认识学校落实下来的管理任务的紧迫性和实质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顺利完成目标[1]。
卓越的协调能力是一线管理者具备的另一个重要的素养。对管理一词的概念进行解读,可以认识到被管理者往往是多数而不是少数,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体。而且一个有机的整体又需要多个个体组成,要想实现良好的整体发展状况,就必须灵活处置整体内部诸多个体之间的关系,达到相对均衡。所以,这种客观实际就对管理者的协调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有良好协调能力的一线管理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协调整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矛盾,通过自身的能力使这些矛盾相互转化,最终服务于整体,达到最终的管理效果。可以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论述:在一所高校的经济学院中有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前者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而后者是学院新开设的专业,招收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在大一学年,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学院微观经济学的讲师只有两名且教学经验存在差距。因此,在哪位教师执教和专业的问题上便出现了值得商榷的地方。作为一线的管理者,既要顺利完成上级管理部门安排教师和对应执教专业的任务,又要处理好这些实际问题,因此,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假设学校一线管理者协调能力出色,此时便可以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新专业,以促进新专业的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而王牌专业的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也相对出色。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优质性可以弥补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的问题,这种课程安排方式就体现了一线管理者出色的协调能力。这里所列举的也只是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片段,而高校的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都很庞大,一线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形式的问题和错综复杂的情况。而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可以让许多问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提高学校的日常工作效率和整体的运行速度[2]。
高校拥有的学生和教师数量都非常多,对一个庞大的群体实施管理,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出色的应变能力便是其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学校人数众多,各种突发性事件出现的概率也随之上升。而当这些突发性事件出现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并平息其造成的相关影响就是一线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同样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论述:例如,学校某栋学生宿舍楼内由于线路老化出现了短路问题,并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突发事件。此时,一线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利用管理权,尽快地处理问题,排除安全隐患而不是搁置问题,把问题逐层反映到学校。管理者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一问题解决并消除其不利影响,安抚学生的情绪就是检验其应变能力的重要途径[3]。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为此,各高校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人才技术能力,不断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必然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法,更深层、更广泛、更快捷地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与之相适应,才能有序、高效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实施与目标达成。为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加强信息素养意识,明确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和方法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在人才培养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更科学、高效地为培养工作服务[4]。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渗透与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被重视,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发展信息,从而适当应用在教育工作当中。此外,现在社会办公的自动化也要求一线管理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一线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就是必须具有信息意识,从而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与使用发挥主动性,具体包含信息意识、能力与道德三个方面。第一,一线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落后观念,摒弃“领导助手”这一被动的工作意识,而应从学校发展出发,积极主动地培养敏锐的信息嗅觉,分析不断变化的信息对工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筛选各种信息,过滤掉糟粕,挖掘重点信息资源,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贴吧等信息媒介,了解民生民意,积累信息储备。第二,培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其一是信息收集能力,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收集大的环境变化以及学校重点工作方面的信息资料,统筹学校发展大局;其二是信息判断能力,收集到的信息范围较大、内容繁杂,一线管理者要将这些原始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整理分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三是信息加工能力,在处理后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以便满足不同工作的需求。第三,一线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一线管理者承担着向其他部门人员传递信息与指令的责任,关系着学校决策的正确与否,影响深远。因此,在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时,必须以正确的信息道德观为前提,对信息资源要严格把关,判断信息资源的真实与否,做到对每一种信息资源的传播心中有谱,实现高效的信息资源共享[5]。
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一线管理者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学校管理意志行为的践行者,对提高校方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但衡量一名一线管理者是否能胜任该工作,同样也要从大局观念、协调能力、应变意识和从业道德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也是学校塑造优质管理执行队伍、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