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于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2021-11-22 21:16夏晶晶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教学资源意识

文/夏晶晶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实现学科与思想政治有机衔接,可以为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供动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渗透延安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课程思政教育意义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清晰的问题,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够获取一个高薪的岗位。但是,由于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不符合企业或就业单位的要求而无法实现。过高的职业期望,会使学生在就业中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1]。将延安精神渗透到学生思想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可以消除学生的不良思想问题,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就业创业发展目标是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就业中;第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情况与社会就业情况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不足,制定发展策略,优化自身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动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又能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学习观念和思想观念,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二、延安精神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作用

(一)构建教育平台,提升教育效果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渗透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平台,学校可以为该校教育工作创建教学平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平台创建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建理论教育平台。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挖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理论知识学习平台,辅助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与发展观[3]。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职业道德、个人理想、法律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运用,将其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媒介,与学生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让学生对自身的职能责任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职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通过理论平台的建立,能够优化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第二,建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理论实践的机会。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理论知识实践和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延安精神引领下,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将其作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条途径,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2020年12月8日,由辽阳市教育局主办、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承办的辽阳市首届高职和中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在创新创业学院举行。大赛以“职教育工匠,双创筑梦想”为主题,设置中职和高职两条赛道,分为创新与创业2个组别,共有69个项目参加决赛。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动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就业,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职业发展意识。

(二)多元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在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为了提高教育工作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良好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首先,利用自主学习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并在探索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该方法的运用,既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促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开展案例教学法。在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实时热点,设计教学活动,将创新创业内容与市场发展充分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意识到专业知识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和发展意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提供动力[4]。

例如,在全省电大系统“农村带头人项目”学生创新创业评选中,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南江县工作站学生丁小慧,原是南江县元潭镇的一名青年农民,2019年就读于南江电大行政管理(村镇方向)专业。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民,她在农村产业发展实践中探索出“土地托管共生模式”,并依托这一理念,将产业做到了极致。2015年开始,丁小慧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知识和送花经验,在家乡元潭镇楠木村试种玫瑰花。经过两年的磨砺,积累了宝贵的致富经验。2017年11月,在元潭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四川省花能解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南江县玖零后绽放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丁小慧带动元潭镇2188户8807人建起6000亩玫瑰、芍药共生产业园,实现了“种植、观光、旅游、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让老百姓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295人按期脱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这一案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就业,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为了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对自身未来就业情况产生更加正确的认识,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实施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根据课本知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在不同教学资源的学习下了解到自身职业发展的趋势,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自我发展产生正确的认识,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和发展观念。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5]。因此,在课堂活动中,要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利用这一点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课本知识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以通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自己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如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主动分析职业道德对自身就业与创业的影响,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提高课本知识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通过延安精神的渗透,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创建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空间。创新教学方法,活跃学习氛围,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指导教育,使学生在延安精神指引下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思维。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教学资源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