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剑
(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300)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制造业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加强制造业的改革便极具现实意义,其中数字化的转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数据的收集分析提供保障支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信息精准有效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显然是不够乐观的。在数据质量方面,当前管理会计应用的成本差异分析、本量利分析等技术方法涉及的数学模型过于简单,依赖的假设条件也缺乏更科学的范围,对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有效反映。除此之外,现阶段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仅仅是围绕财务或者库房等表面环节,对生产制造环节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化覆盖。数据的录入方式较为落后,很多环节还是依赖手工输入,导致企业各业务口的数据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收集。
传统制造业往往对经营活动中可直接量化、能直接创造效益的环节过于重视,如生产、销售等,而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建设关注度不够。时至今日,大多数制造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流程,财务信息的传递不仅低效,而且错误率高,真实的企业经营数据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收集分析,制约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执行。
企业要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资金支持都需要大量投入,但是一些企业出于其内部运营成本节约考虑,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并不能直接创造效益,通常不会加以重视。
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上,一些制造企业购入了具备基础财务功能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软件,但对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还仅停留在事后的层面上,不能满足对各口径数据信息全过程监控及处理的需求,无法系统地为经营管理层提供深层数据支持,严重制约了企业未来发展,迫切需要制造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财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当前财管人才的从业数量庞大,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高端财会人才缺口大,引入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较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管理会计的高效发展。在会计教育领域,国内一些高校设置的会计专业都会涉及管理会计课程,但是课程内容落后,没有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或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开展教学,造成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快速适应工作要求。
企业的管理层面会出现人员会计思想意识不强的现象。一些企业未能够组建专门的机构来服务于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够满足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目的是打破企业各业务口之间的数据孤岛,最终实现制造业设计、供应链、财务的数据分层共享,促使核算标准化、分析模块化,用准确的信息流转支持企业各项决策。
财务数据的质量与及时性会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提升,因此制造企业要想提高现有管理会计数据的精准度,使财务工作能够为制造企业经营发展提供稳健保障力,就要从当前数据精准度和实效性做出分析,并将其作为当前管理者和财会人员基本工作的考核标准。企业应对财务流程做好优化完善,提升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采集效率和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财务数据共享、传递提供信息化支持,提高财务数据传输效率。这对当前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意义非凡,促使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得以贯彻落实[1]。
长期以来,国内制造业大多以低成本战略进行行业竞争,大量价格低却无核心技术优势的产品充斥着市场,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制造企业以片面控制成本作为企业经营中心,很容易造成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下滑,逐步被市场淘汰。当前形势下,受制于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企业的低成本经营策略将会逐步退出市场,从而向高效率、创新型、数字化的模式转变,以此获得新时期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执行将数字化、创新型作为企业经营的重心[2]。长久以来,低成本是我国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低成本战略将不再适合企业未来经营发展需要。制造企业应顺应国内国际管理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经营决策,加大技术创新、数字化建设等新兴发展模式的投入力度,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将管理会计的职能真正发挥出来。
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会成为企业前进发展的关键。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来提升企业内部数据计算水平。未来,制造企业管理会计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赋能与企业经营工作的融合,加大企业经营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控制力度,以便能高效挖掘现有运营信息数据以及数据背后潜在价值,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科学可行的决策支持和预测[3]。
培养各业务口信息化关键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是此项工作的根本。在员工招聘时,要注重招聘对口专业人才,适当倾斜对专业人才的薪酬福利政策。结合制造企业发展需要,提高财会人才招聘门槛,在保证招聘人员具备相应财会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求招聘人员具备一定信息化实施、数据分析的能力。此外,为了能够保证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业务经营、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融合,企业要对管理会计人才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拨付必要的资金,制订培训方案,聘请外部的专家来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在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方面,高层领导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4]。
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系统,其关键就是要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两点:①实施者及相关配合者思维转变,不可固守老办法、老想法;②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利用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企业还要关注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信息化系统涉及的硬件设备的引入、信息处理软件的购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企业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梳理现有财务核算分析流程,对影响数据质量及效率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设计信息化实施方案。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调研,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和支持力度,深刻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符合长远经济效益。制造企业要结合实际经营规模和对数据处理的需求,引入适合的管理会计软件,如使用ERP软件。ERP可辅助企业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各级运营人员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决策支撑,从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5]。
未来,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企业创造必要的环境,重视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充足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要重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效融合,除了要保障企业员工拥有一个安全适宜的工作环境,还要关注外部营商政策和法律环境,了解外部政策、市场的变化,以此才能为企业创建适宜的信息化发展环境[6]。
财务共享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而产生。在一些大型企业内下设众多分子公司,每个分子公司都会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造成企业管理费用上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通过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内部整合、共享资源、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简化企业的财务组织、精简财务人员、制定标准化的财务核算分析流程。这种模式会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财务处理的时效性及准确性,因此企业要逐步推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重组职能架构。
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其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企业应加快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搭建平台。信息化时代,管理会计对更有针对性的软件系统和专业人才需求更加明显。对广大从业者来讲,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当前与未来的作用;其次,还要坚持不断创新学习,结合信息化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财务转型,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