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园
(郑州财经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郑州 450044)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要求,在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同时,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五育平台”[1]。文章以郑州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以职业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赛促创,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浪潮,能够开发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塑造学生对互联网电子商务创业的信心,注重实践,引导学生进入创新领域。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如下文所述。
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教学与实际应用中,而职业技能竞赛正好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既拓宽其视野,又增强其创新意识。通过技能竞赛加强对精英学生的培养,以点带面,以带动效应促进大学生整体技能提高,提升学生的竞赛意识,搭建专业素质培养平台,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时代性,通过参与竞赛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以赛带学,以赛带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电子商务学院学生创业既有专业的优势,又有优良的传统和诸多成功的范例。因此,发挥专业特色与优势,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电商学院破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结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航空港建设、河南自贸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及行业的发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本项目拟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构建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以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竞赛的良性互动。学生参与竞赛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客观需要,从竞赛准备到参赛实战的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对自己现有专业知识进行研究,经过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最终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轻松应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就业冲击,而且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2]。
从竞赛的选题、筹备到初赛,再到复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准备,着重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仅限于课本,然而竞赛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材上的知识并不能解决竞赛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参赛团队均有1~2 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扮演抛砖引玉的角色,不能代替学生完成。竞赛中的选题、方案、调研、数据分析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如何利用所获得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都需要参赛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些都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竞赛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考核,也能增强学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竞赛中,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想真正赛出水平、赛出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顽强精神。在竞赛中,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经过一番历练后,大学生也就具备了创业的意志。用竞赛这样的形式来激励参赛者勇往直前,踏实地完成知识的积累、沉淀、升华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同时,竞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创”环境下,要采取更加灵活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兼顾学生就业需要和长远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学校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职业竞赛、职业发展3 方面来探索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是为了个体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也是以引导个体制定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首先在课程上要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突出专业特色,深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的改革,确保培养出来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大一新生入校组织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让学生根据比赛结合自身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能力特长,帮助其进行职业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加大实践操作的比例,根据课程需要设置模块,分模块开展教学和实践环节。可以尝试改革作业或者考试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扩大受众面。大二、大三阶段组织培养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学生,组成社团,由专业教师负责培训和指导,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结合电子商务学院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融合,结合当下互联网浪潮,以“双十一”为契机,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指导学生项目入驻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结束后,由专业教师继续指导学生将参赛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中。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教师帮助其入驻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和培育。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力补充。新商科的专业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基于此,在“双循环”背景下,加强竞赛和创业的融合是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要促进赛创融合,把成果转化为效益。第一,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建立学生社团,加强社团建设,强调社团是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先后成立沙盘技能竞赛协会、市场营销协会等一大批学生社团。第二,采取“教师指导、社团组织”的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在各大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第三,教师指导中,将竞赛内容纳入课程教学点,如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相关课程专门开设沙盘实训课,从工业、商业、营销三大模块为学生构建竞赛理论体系。
4.2.1 打造导师团队,服务人才培养
导师团队建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要精心筛选一批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专业技术扎实、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较强的教师作为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需求为导向,熟悉创新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适时融入创新和创业元素,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咨询服务,以及科技支持、问题辅导、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协助,帮助创新创业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5]。
4.2.2 搭建校外平台,适应市场发展
创新创业人才的应用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不能脱离市场需求,应结合专业特色,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多层面、深层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教学过程与职场工作过程对接[6]。校企共同制定学生从学习到实习的衔接方案和运行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学院、校企合作产业园、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等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让全体学生运营企业真实平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电子商务学院始终以激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为宗旨,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竞赛为依托,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