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然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湖北分所
我国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我国的企业建设与运行中,有必要加强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财务内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起着有益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财务内控评价的合理运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经济体系的建设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企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推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建设,企业需要强化综合实力,增添发展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中,面临外部和内部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财务管理综合成效的提高,立足于创新意识,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更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贡献企业的力量。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内容,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未来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金流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为企业的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可以说现金流的转换过程就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企业的最初资本是通过筹集资金而来的,通过资本运用和资本转换,企业将非现金资产收集起来,充分的利用非现金资产,构建起多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获得收入,收入的最终形式也就是收回的资金,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和实际运营情况,在企业的体内体外现金流转换的过程中全面地反映出来。企业若是发生了失控或异常的资金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出现长期现金流负值的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包括投资、决策等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若是处理不当,甚至可以引起企业破产、资金链断裂等问题[1]。
针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财务管理思维尚未转变,仍旧处于落后的状态,受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限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仅限于财务领域,由财务部门负责,担负着主要的财务管理职责,着重点放在了财务管理工作中。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影响,这体现了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全程,包括资产、收入、负债、利润等多项内容。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企业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思维亟待转变。应与时俱进,实现由点及面、做好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企业内部执行财务工作的行为准则是依据财务制度内容展开的,但是企业的财务制度尚未建立完善,通常是由国家或地方按照某一时期的实际情况对财政制度内容进行制定,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形势之下,我国会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依据进行适时的修改,以达到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的目的。部分企业在自身的企业财务制度制定方面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内容以及其中提出的要求,更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财务制度的现有内容,导致国家规定的最新要求被忽视,企业的财务制度难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细则展开实际工作,集团化企业中缺少子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通常通过公告的形式明确相关制度内容,子企业在上下级企业间层级差异权利不对等形势下,作为独立法人,没有按照上级企业制度内化成本企业制度,制度缺失,在执行过程中难度加大[2]。
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普遍问题,这是因为财务制度的审批流程繁多复杂、决策周期较长,面临着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过长的决策周期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企业由于受到经营压力的影响,对于财务制度中的审批流程提出的明确要求,形成了忽视,通过越级签批,导致财务制度难以落实到实际,企业的领导通过特批权限超越制度,例如个人因公报销制度在财务制度中作为常见的一种,其中对于各层级人员选择的交通工具种类进行了限制,包括座位、舱位升级等内容,但是常常会见到一些特殊字眼,包括“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特批除外”,这样的情况导致财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根本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效率不足,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屡禁不绝,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中业务部门是创造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重要部门,重经营、轻管理观念使得企业忽视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过度重视经营收益,难以落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措施,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3]。
企业应在财务内控评价方面提高运用的有效性,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率得到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树立明确认识,将原有的管理思维突破,开展和落实财务内控评价工作的各项细则。由领导管理层发挥引导作用,重视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企业管理手段和经营发展目标的相融合,通过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实现管理和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应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以与时俱进为原则、不再将财务管理工作局限在财务领域内,而是由财务部门向着全企业覆盖的方向转变。打破传统的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陈旧模式,建立起全企业负责的新模式,由企业领导管理层大力支持财务内控评价工作,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使命,推动财务内控评价工作更好地开展。由全员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财务内控评价的高效运用,从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运行各个环节中的重点内容,在财务内控评价的实施下,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关键部门,应当肩负起职能使命,在财务部门的协助中,构建起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业财融合的方式,提升企业财务内控评价效率。明确部门责任和评价对象,细化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将具体的评价对象划分出来,包括企业的财务制度、其他部门制度中与财务方面有关联的规定内容、各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等,使财务内控评价工作更规范、更合理[4]。
开展财务内控评价时,内审人员应在各部门中确定基础测试人员,由基础测试人员梳理财务制度,结合对梳理结果的分析展开流程性的测试,对已经执行的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内审人员在选择基础测试人时,一般选择在实际执行业务过程中的流程管理人员,该人员会结合日常工作中具体内容,包括需要建立的项目清单台账等,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掌握,使测试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以报销审核人员为例,对于报销审核人员的报销项目台账,将流程性的测试落实到报销业务的开展中。
梳理财务制度,可保证财务内控评价依据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梳理财务制度时应由基础测试以及内审人员共同完成,对财务制度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审批流程是否合理等。双方可以对各自梳理的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例如根据对比结果以及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内审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测试人员在制度理解方面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评价,若是发现了偏差问题,双方应加强讨论与沟通,及时找出存在理解偏差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评价标准统一。
在样本标准样本量的设定中,可采取抽查的方式,由内审人员执行样本的选取工作,对评价测试样本标准进行设定时,设定合理的下限金额,完成金额的相关测试,在测试样本范围内,将超出下限的项目纳入其中,使内审人员能够运用职业判断,将异常项目、重要项目追加纳入样本库中,对比本年度或上年度该类项目总金额,样本库的总金额应不低于一定的比例。测试一般控制事项时,内审人员可以通过职业判断、随机抽样等组合方式对测试样本进行最终的确定,设定样本量时结合控制执行频率进行最终的确定。
内审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的财务内控评价情况汇总分析,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探讨和协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在可行性测试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内审部门应与执行部门加强沟通和探讨,保证最终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加强对制度执行准确性的关注,当发现制度缺陷时,重新修订制度,保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形成报告,推动整改进程。通过上报管理层,落实整改和指导,实现财务内控评价的有效价值,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5]。
综上所述,企业要加强对财务内控评价的有效运用,从转变管理思维着手,创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将各个部门的协同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实现全员参与。内审部门需要在企业的发展决策中与各部门之间增加交流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案并将整改方案落实到实际的财务内控工作环节中,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企业牢牢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实现长足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