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琳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福建福州 350000)
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目标指向直接体现了编者的观念和意图。教育部专家“解码”新语文教材时曾说道:“读写目标可检测,课后练习题为考点。”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课标要求、遵循学生年龄特点、选文特质精心编制的,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训练语文要素着眼,以习题、任务等形式得以体现,全面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在众多的研究视角中,解读课后习题的指向性是一种指向靶心的研究。
目前,关于课后习题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板块:一是关于课后习题指向教学的研究;二是关于课后习题作用辨析的研究;三是关于课后习题现状使用的研究;四是关于课后习题如何拓展的研究。课后习题呈现出三大窘境:一是将课后习题的作用夸大化、理想化,却没有真正融入实际教学中;二是从课后习题仅仅立足“教学”展开阐述,忽略“教材”的特点及作用;三是对课后习题比较盲从,拓展意识不足,收效甚微[1]。
如何编写适合本班级的练习题,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语文课后习题按照类别来分析,大体分为积累类型、品读类型、运用类型、拓展类型。那么,怎样“解码”课后习题密钥,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词语积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词语积累就无法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自读、齐读、同桌读,强调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最后抄写背诵。这种方式机械、单调,淡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例如,一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读记三组词语:高山、果园、田野;碧绿、金黄、火红;清凉、香甜、温暖。笔者首先考虑要在运用中巩固词语,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借助一些图片,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来形容,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比如,“照样子,写一写”。
(清澈)的河水 蓝蓝的(天空)
( )的高山 ( )的田野
碧绿的( ) 火红的( )
这样,教师把语文教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发散性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积累变得日渐丰厚。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设计,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把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学生自身知识能力联系起来。教师可针对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直接从课文中找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以读书为主。
例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的课后习题:朗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此时,朗读现状则是学生对文本感悟的外在表现。单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地位及作用,已经在复合型的任务表述中被准确地定位了,符合学生品文、悟情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以前的教材要求仅仅是“朗读课文”,至于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哪些词句是朗读训练的难点,全凭借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判断。而部编版的课后习题中,原来相对模糊、笼统的要求变得清晰、明确,着眼文本特色,结合学生学情,突破重难点。教师可以这样编写练习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在空中( )着,碰到冷风,就变成( )落下来,这时我叫( )。有时变成小( ),人们又叫我( ),冬天,我( )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2)读诗歌。
水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泉水从地里冒出来,雪水从山上流下来。
无数水流汇在一起,形成江河奔向大海。
风吹日晒水面蒸发,变成气体看不见啦!
遇到冷气形成云雾,阳光照出美丽彩霞。
夏天早晨空气清新,花花草草露珠晶莹。
中午还是晴空万里,傍晚忽然电闪雷鸣。
颗颗冰雹从天而落,倾盆大雨下个不停。
冬天刮起凛冽寒风,结霜下雪天寒地冻。
地上的水渗入地里,又有泉水涌出流去。
水能上天也能入地,反复变化永不停息。
说一说:从地里冒出的泉水是从哪儿来的?从山上流下的雪水是从哪儿来的?水有哪些变化?
教师应先了解课后练习的编排特点,确定语文素养训练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青蛙写诗》课后习题时,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学生在读懂文本后,就能很快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得出“青蛙写诗的时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来帮忙了”的信息。这时,教师可设计类似的问题:“它们分别帮了什么忙呢?你能说一说吗?”这样,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这样的练习设计符合一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规律和要求。
例如,二年级上册课文《葡萄沟》一课,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曾有“我会填”一题:“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有( )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题目意在让学生先运用学到的生字词,通过填写重现文本内容。而在部编版教材课后练习中是这样设计的:“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先出示课文中的原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接着是两个句子练习: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丰富多彩,热闹极了。这道习题就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恰当的内容。看似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但又不仅仅是随心所欲的创作。综观要写的两个句子,第一句要补充的是后面概括写的内容,第二句是要补充前面具体写的内容,这就表明在文本教学时,语文能力训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让其知道是怎么写的。这样的练习是落实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写法迁移策略上的。
以部编版语文第二册课文2《我多想去看看》为例,课后习题:“我多想……”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教师可以这样编写习题。
(1)照样子,说一说,再写一写。
A.你去过哪里旅行?说一说,写一写,有时间的也可以画一画。
图片下填写:我去过天安门。我去过望京楼。我去过……
B.你去的那个地方怎么样?你的心情怎么样?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天安门—真漂亮—高兴 望京楼—真雄伟—激动
在本课案例训练中,学生得到信息就能先行代入场景中的角色,在高阶思维的驱动下,课文信息得以统整,语言提取自然产生,言语表达生成。如此一来,课后习题训练学生本位思想得以体现,消除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具有充分代入感的情况下,一年级的学生入情入境,学会思考问题、学会表达,在训练中逐步培养了语言文字的拓展能力。
总之,机械式的语文训练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型的课后习题设计中,这种弊端得以避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落到实处。这种模式深化了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导向的语文知识能力训练,从而实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高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