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玲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莆田 351111)
“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索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教师采取情景教学手段,开展户外情景性游戏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切合幼儿游戏学习的心理认知特点,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情感体验,对幼儿多元思维能力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教师要深入研读情景教学的理念内涵,寻找情景教学手段与户外体育游戏的对接点,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户外情景性游戏教学的实效性。
户外情景性游戏是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中。这种情景创设仅靠教师的语言讲解稍显乏力,还需要教师对户外体育游戏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和调整,拓宽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空间,实现情景内容与游戏环境的协调配合。教师要对园内环境资源有整体把握,有目的地规划游戏场地,明确游戏场地中蕴含的隐形教学资源,利用科学的场景规划,支撑游戏情景的创设,从而更好地引发幼儿在游戏学习中的情感共鸣[1]。
在有限的户外资源条件下,教师要关注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按照户外情景性游戏的内容设计,将户外场所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构建不同的游戏区辅助情景教学开展。例如,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切入,创设“送小猪回家”游戏情景,为幼儿提供筷子、小木棒、直筒等材料,组织幼儿手持工具将纸球(小猪)送到目的地。在进行户外体育游戏场景布置时,教师应根据户外活动区域特点,按照“回家路线”规划,划分出多个区域,包括用小椅子设置的“小山坡”、用硬纸壳设置的“小桥”、用水管设置的“S 路”……教师按照区域数量进行游戏分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不同区域,按顺序完成情景性游戏活动。如果游戏过程中某区域幼儿出现失误,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供帮助,快速追回纸球,回到规定路线上。
教师通过对户外体育游戏场所的科学布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情景性游戏教学,可以让幼儿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有序地开展游戏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跑动能力和持物运动能力。
教师应配合户外情景性游戏设置,精心筛选游戏材料,做到物尽其用、一物多玩,增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游戏的学习兴趣。户外情景性游戏的材料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针对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强的特点,选择一些低结构材料投放到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些低结构材料转变为完成情景性游戏任务的个性化手段;也可以着眼于幼儿身边的废弃物,带领幼儿一起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改造、美化,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2]。
情景教学材料筛选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游戏教学。教师要紧密围绕游戏活动形式、情景游戏内容、游戏任务要求等具体特点选择材料。例如,在开展“小企鹅运冰块”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教师让幼儿扮演“小企鹅”角色,负责将多个鞋盒运送到指定位置。这些代表“冰块”的鞋盒重量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鞋盒幼儿一个人便能抱起好几个,有的鞋盒则需要两名幼儿合力才能搬起来。除了鞋盒材料的差异外,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运输工具,如滑板、小推车、自行车、大纸箱等,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竞赛游戏,比赛哪个小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搬运任务。从幼儿游戏表现来看,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想出了多种运输方法,有的小组将较重的鞋盒放在滑板上运输;有的小组在自行车车筐和后座上放满鞋盒进行运输;有的小组把所有鞋盒都放到大纸箱中,一起将纸箱拖曳到目的地……幼儿在充满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情景游戏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游戏学习体验。
在户外情景性游戏活动中,幼儿占据着绝对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游戏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角色,既要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对幼儿学习活动造成过多干预,又要根据户外情景性游戏的教学目标,投放一些启发性较强的情景问题,引领幼儿围绕任务主线开展游戏活动。教师要具备动态教学意识,立足幼儿游戏学习的动态表现,合理选择情景问题设计时机,使其更加切合幼儿动态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促使幼儿对游戏内容形成更多思考。
幼儿在户外情景性游戏学习中,普遍存在自主选择性强,但缺乏规则意识的问题。教师可灵活设计情景问题,增强幼儿游戏学习意识,启迪幼儿游戏学习思维。在开展户外情景性游戏“过桥”时,教师可用平衡木、大块积木、弧形塑胶板等材料搭建形状各异的桥梁,组织幼儿分别到“桥上”走一走,通过“桥梁”到达对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学习表现,维护好户外体育游戏秩序,并根据幼儿在不同“桥梁”上行走出现的运动问题设置启思问题,如通过平衡木“小桥”时,怎么走才不会掉下“桥梁”呢?通过大块积木“桥梁”时,每一步的落脚点放在积木的什么位置最好?教师利用情景问题,启发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反思,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待问题解决后,教师逐步增加游戏难度,为幼儿布置运送沙包、雪花片、硬纸板等物品通过“桥梁”的游戏任务,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肢体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户外情景性游戏活动教学不是为了玩而玩,还需要有明确的教学设计意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更多有效知识,提升幼儿多元思维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创新情景教学的主题设计,用更加开放的教学视角,对接安全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科学教育等多维度的教育主题,引领幼儿在主题鲜明的户外情景性游戏活动中,对这些专项教育内容构建基本认知,从而达到多维度的游戏教学效果。
教师要在主题式的情景游戏中渗透必要的教学指导,引领幼儿有序、准确地按照主题学习要求进行游戏,启发幼儿从中掌握游戏主题相关知识。以安全教育主题的户外情景性游戏活动教学为例,教师创设“马路上”的生活情景,用贴纸在户外体育游戏场所标注出马路、人行道、红绿灯等场景物品,组织幼儿分别扮演交警、交通志愿者、路人等不同角色,按照之前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通过一个个路口,到达指定目的地。教师选择的情景游戏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和园内学习知识都有着紧密联系,能很好地抓住幼儿的游戏学习注意力。游戏过程中不同的角色设置,也给幼儿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幼儿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完成游戏活动,加深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印象,增强生活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的生活习惯。
基于情景式教学理念的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设计,给幼儿游戏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有利于幼儿环境适应力、自主学习力、自我保护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推动情景教学与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对接,用情景教学手段,支撑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幼儿搭建多元化的户外体育游戏学习平台,使幼儿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