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美琴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福建莆田 35110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教师应架构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定位小学英语学科承载的主要要点,构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承载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和要求。结合上述理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发展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形成跨文化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要想使学生真正学会英语并会灵活运用,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只有所创设情境符合生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真实的体验效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歌曲、图片、表演、多媒体等,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正确的情境。除此之外,为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种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多而不乱”的目的[1]。
2016年3月,广东省纪委发现邓强严重违纪,于同年3月22日对其立案并采取“两规”调查措施。其间,邓强如实交代了受贿事实。同年6月28日,邓强的亲属代为退出赃款260万元。
无论何种形式的活动都提倡“重在参与”。当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也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即“能不能参与、愿不愿意参加”。因此,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为起点,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情境中。
除家庭外,教室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且所处时间最长,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把它布置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可在教室空闲位置创设一个“English Corner”,将教室内的所有物品英语化。比如,在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可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张贴在墙上,并配上与之相符的图片,如动物类“Cat, dog, panda, sheep”等,文具类“pencil, ruler, exercise book”等,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英语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以教学内容为参考,自主创作英语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张贴在“English Corner”,如画一幅“My family”,制作一份“phone number”“picture books”等。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还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英语角中,教师还可将一些激励性的名言、警句引贴出来,如“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A good beginning i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等。这样在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为了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尝试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畴,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够了解中外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掌握社会习俗及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8Children's Day时,教师可引入相关活动,如 “fly a kite, ply football, go to the park”等,然后与学生一起玩指令游戏,将“run, sing, dance, swim, draw, skate, ride a bike”等单词制作成卡片。教师先演示动作,然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来表演。教师站在这几位学生后边出示卡片,台下的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发出指令,让台上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看谁反应最快。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各种动作,使其亲身体验儿童节的热闹气氛,之后为学生介绍英国的儿童节,并让学生收集其他国家是如何欢度儿童节的,从而使学生对儿童节的相关活动有更加具体、全面的了解。
为了指导创业团队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出现的疑问,根据改革后《网店运营》的课程特点,由专业教师和校企导师共同组成了指导团队,校内专任教师主要是负责教学模块中的教学组织、实施监控和评价组织等工作,校企合作企业提供部分真实的实训项目,通过线上和亲临课程现场等方式参与教学指导和讲解。学生在学习岗位技能的同时,对行业更加了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能力。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5Shopping时,英语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人带一件衣服,然后把学生带来的衣服用衣架挂在一个固定区域,在正式上课时请学生自由搭配衣服。当选到自己喜欢的服装时,学生要准确运用“I like the...with the...(我喜欢……和……)”的句式;当所选服装不合适时,学生要说出:“Oh, it's too long/small/short/big.”这样的上课模式是依照购买衣服的场景所设置的,将实际生活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激趣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巩固并掌握了语言知识,还能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应用语言知识,领会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3Numbers时,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字one to ten 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一群小动物乘船逛公园的情境,让学生数出动物的数量后猜一猜“What will happen”。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教师揭晓答案:“The boat is falling down.”学生感同身受,纷纷哀叹。随后,教师巧妙引入安全救援电话。这种引人入胜的情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文本知识,还能使其在相应的真实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反应。
要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语言、行为的得体性,能主动、大方地使用英语与身边的外国学生、教师等进行交流。鉴于该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创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借助这些生活事件渲染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及实用性[2]。
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培养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因此,学生要多了解西方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在开阔知识视野的同时,准确、流利地运用英语展开交流。例如,在教学句式“How old are you?”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在中国询问他人的年龄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然而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尤其是英国、美国,不能随便询问别人的年龄,因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年龄属于个人隐私,人们非常忌讳。又如,询问别人姓名“What's your name?”时,若在询问时没有在句式之后加上“Please”,则会使对方产生被人审问的感觉;反之,就比较含蓄、委婉。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直截了当地询问别人的姓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活场景,适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过度依赖JIF,驱使期刊争相提高自己的JIF,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几乎与此相关的每个人都对这种怪象既爱又恨,但苦于尚未找到比JIF更客观的定量指标。既然JIF的作用异化了,那么能不能直接废除JIF量化评价指标呢?事实上,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通行的方法有依据各类量化指标的定量评价和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价。如果在评价中完全废除类似于JIF的定量指标,仅仅依靠同行评议其实是很不现实的。因为同行评议也会受评议人的学术修养、价值偏好、科学范式、学识水平乃至人际关系和利害冲突等等因素的影响,其客观公正性也难以保障。事实上,正是为了克服定性评价这些弊端,定量评价才应运而生并被广泛使用 。
综上所述,以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主旨,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适时将日常生活情境、节日活动情境、西方文化等融入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单词、句式等基本知识,还便于学生在激发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培养优秀的文化品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