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

2021-11-22 15:43康晴晴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服务中心财务

康晴晴 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现实意义

(一)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力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区域完善,可以令企业在收购过程中,从速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企业领导层可以在企业业务处理等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基础,实现各项辅助功能,分担财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在企业领导人员决策制定层面,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方便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加强企业财务管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完善,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但是一些企业,尤其以中小企业为主,很多都没有财务集中管理的平台,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混乱。一些基层部门财务核算,同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集中进行。这同样会增加企业财务部门监管企业财务状况的难度,导致财务信息出现滞后性。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完善,可以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统一性,方便后续企业高层,更好掌握基层部门财务管理的各项数据,有效整合数据,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减少成本投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企业业务的处理,在不改变业务总体数量的基础上,可以避免财务管理人员出现冗员现象,优化管理人员结构。

传统需要人员到子公司中收集数据的工作方式,如今只需要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即可完成任务。如此则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浪费过多资源,防止增加更多成本投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力量不足以支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技术平台,结构主要为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样没脱离上述服务器的机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客户机/服务器还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都需要以企业原有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开发与维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落实。除此之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重视信息技术的价值,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大限度体现信息技术的价值。这需要企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人才既需要有较高计算机技术水平,也需要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但是聚焦于现实情况,一些企业的员工并未达到专业技术水平标准,而且财务管理业务并未有较高熟练度,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一些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平台建设资金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完善,一定要重视互联网数据传递技术的发展,加强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同时应当重视软件的强大,达到人机交换目的。整体来说,无论是数据库与互联网的建设,都会需要企业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与财力。但是一些企业规模并不大,企业自身发展尚需要投入权利,自然无法保证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完善上,有充分资金保障。

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建设完成之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在使用阶段应重视硬件和软件的维护,适当维修和更换硬件,并对软件升级,维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整体稳定性。这同样会让一些中小企业,受到来自营运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

(三)有限的企业规模会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用起到限制效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标准化、集中化和自动化水平,在财务共享服务范畴之内的,不仅涵盖企业会计活动,例如总账管理等,还包含一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库存、采购等物流管理,员工工资或福利待遇的资源管理以及关系或信息管理,例如合同管理、软件升级等,业务活动复杂性极强。基于此,可以看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适用性较强,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应对较大业务量时,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如果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平时客户群介绍,业务并不复杂,人工和信息化技术处理的效果,不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难以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除此之外,中小企业相较于大规模集团企业,往往不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有抬高管理素质,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例如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由此可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起到一定限制效果,同样会为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负担。

三、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对策

(一)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工作进行合理规划

规划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首先,保证数据的专业性,基于ERP系统,记录不同子公司的业务处理状况,结合财务与业务,通过统一编码方式,实现子公司财务数据到统一财务数据的转变,并统一进行记录。通过客户端书写账款收据,由企业财务人员核查信息准确性。其次,应对集中性进行核算,统一管理子公司财务数据,并基于核算平台,致力于反馈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形成财务核算工作的支持力量。最后,提高财务共享水平,组织改革阶段,应当有效融合业务与财务部门,在业务处理上,提高财务与业务人员处理的统一性,通过现代化技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保证业务运作的独立性。

(二)树立人才观念,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完善和后续运行,都离不开具体员工的操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企业应当重视人才的引进,招聘环节提高招聘标准,并在企业内部开拓培训渠道,加强员工关于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熟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项流程,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为了满足信息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需要,财务人员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不同阶段做好转型工作,向财务共享人员、财务技术型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战略型人才转型。在工作之余,不忘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财务职业技能和管理职能,注重财务工作与业务经营的结合,提高自身的预测分析管理能力,用专业的财务能力,创新的思维方式,帮助企业控制经营风险,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水平

对于一些经营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应当和自身经营业务类型相结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畴中,划入重复性较高的日常业务,提高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水平。而如果经营业务会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则应规避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畴之外,再造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务流程,在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中,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发挥至最大。

(四)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的模块化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系统结构上,通常以内部或外部系统进行区分,前者主要包含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网上报账、会计核算等系统;后者主要包含工商管理、税务申报、银企互通等系统。不同系统可以模块化发展,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阶段,就结合企业情况,力求模块化内外系统的简洁,从而提高多数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

(五)重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的规避

财务管理同样具有一定风险性,如在财务共享业务的自我评估和对共享业务的选择过程中,发生偏差将导致服务中心失去信息基础,影响信息质量。对此企业应做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防范,重视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从系统化的角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中心结构。具体而言,这不仅需要中小企业重视各种制度的完善,强化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还需要重视企业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技术倾斜更多资源,建立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防火墙,避免出现数据泄露问题,带来企业财务危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样也应当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业务范围,致力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工作的规划,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以期提高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水平,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各项风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服务中心财务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水利财务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