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OBE-CDIO是基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 CDIO教育理念。CDIO(构思conceive,设计 design,实施 implement,运作 operate)源于工程教育理念,其要素在于紧扣工程教育中的岗位、工程、行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基于项目设计,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该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学习环节形成一体化流程,强调学生在项目完成周期内以协作式、主动实践、构建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技能习得能力。OBE理念则是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理念,即以对教学产出成果的预期作为教学方案设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一种逆向设计以终为始的理念。OBE理念的特色在于反向设计、正向实施,以预期成果为导向对教育进行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最大限度保证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文章将OBE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合,在强调实操性、体验性、参与度基础上强化成果输出,实现了两者间优势互补,利用多模态资源探索学术英语智慧教学新模式,对培养学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以外语学习促进学科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模态是指某种事物以特定的模式(mode)、方式(manner)或形式(form)体现的属性或情形。多模态是指以包括语言在内的多种符号模态实现交流和表达的多元化途径,是在交流活动中将不同符号模态资源调动起来,在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的混合体。通过多种模态的协同利用和多模态环境的建构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符号多元化、课堂交流互动多样化、体验情景真实化,在多符号信息的构建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性,在多种模态的协同中深化认知体验、内化学生的知识、强化综合技能。
CDIO倡导“做中学”,注重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这与当今学术英语教学目标定位是高度吻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而当今学术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弱化输出”的现象,亟须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实践、创新、探索能力。而CDIO与OBE理念的结合,为学术英语强化成果输出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上的依据。此外,文章中的OBE-CDIO模式借助了CDIO的“资源开放、包容性强”的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完善CDIO各个环节,满足专业学科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因此,OBE-CDIO模式使英语应用能力与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和技能发展相互渗透,达到以英语为途径深化专业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OBE-CDIO理念引导下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英语教学及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改革,依据OBE成果导向原则提升学术英语技能输出质量和教学输出成效,基于CDIO理念突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主动性,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学术英语能力培养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应使“做中学”原则能充分得到体现。CDIO工程教育大纲强调工程技术能力包含学术交往技能和科研能力中的外语交流能力,明确了要能够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专业探索。因此,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在构建中应将学术英语课程(一般学术英语EA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作为课程体系的必要补充。很多学生尽管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四六级考试,但其语言实践和应用能力相对薄弱。面对这种情况,首先,OBE-CDIO视阈下的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应把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知识技能转化为专业学习和学术交往应用能力。在转化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充分利用OBE-CDIO中的实践性项目充分激发学习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及自我反思;其次,以OBE成果导向为原则,以学术阅读、写作、学术文章翻译、学术口语交流作为课程大纲重点,将学术英语知识技能素养作为课程完成后预期达到的能力目标,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的反向设计;第三,EAP和ESP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多元化、分层次、实用性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出发点,紧扣学生的专长、兴趣、需求,尤其要紧密联系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达到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英语应用技能与专业学科能力的融合,并根据学科专业需求进行完善。在EAP和ESP的安排设置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级阶段可以EAP为主,例如学术交流英语、文献阅读、论文写作、文献翻译实践等,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需求。提高阶段以ESP专门用途英语为主,侧重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根据学科需求设置专业类英语课程如法律英语、艺术英语、医学药学英语等,以学科专业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将技能培养与专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
教师带领课题组对OBE-CDIO理念与学术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融合进行理论研究和可行性探讨,以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本科及研究生多人为对象,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课题组设计的教学模式以CDIO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一体化流程为载体,依据OBE成果输出原则,将学术英语知识及应用能力、素养作为目标导向,使教学覆盖学术英语的共性特征,围绕语言项目进行探究式教学。
该阶段包括了教师对语言项目的构思和学生对完成项目的构思。课题组以语言项目为依托,以学术英语课程要求为方向确定要达成的成果目标进行项目构思。依据OBE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课题组将学术英语课程整体化,结合课程要求和教材各单元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并针对不同的环节设定成果目标,其目标可以涵盖语言知识技能和专业学科学习两个层面。该阶段以小组合作及独立探索、教师辅助的模式,对学习要求、成果目标和拟采用的学习方法进行逐层分析,使学生对项目实施步骤、有助于达成目标的实践性强的方法都能有所掌握。
基于多模态理念,课题组以慕课、SPOC为依托,录制了学术英语阅读、词汇、写作等线上资源,并分为约30个知识技能要点嵌入课程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模态信息资源,其次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根据学术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探索实践性强的方法策略。在学生层面,以团队小组形式,根据目标要求构思细化实现目标需要的方法手段,包括尝试使用图片、视频、音频、PPT、文本、动漫等多符号模态资源,在构思学习方法策略的同时实现对多模态资源的识别和思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模态信息识读及模态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构思环节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索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
该阶段是基于对语言项目的构思实施项目的具体方案设计。课题组的实验中,受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对项目目标的解析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要达成的目标对实施方案进行完善、调整、论证、落实,同时也探讨方案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策略、不同符号模态信息的整合应用等。在该环节,课题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施方案设计了基于学术英语能力的模态维度指标——数字化学术英语信息识读能力和思辨重构能力,作为对往后的项目实施质量的衡量指标和培养要求。该能力指学生在进行线上线下的学术篇章阅读、翻译、应用写作、文献综述、摘要写作、学术沟通等活动时,结合学术英语内容和要求,对不同模态资源进行甄选、重构、自主探究,并对其阐释、融合、内化、归纳以习得学术英语知识的能力。该能力的培养能强化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和语感、提升学术英语探索能力。
根据前期构思和方案设计,参与实验的学生既独立探索又相互协作以完成项目。课题组关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模态应用问题、语言应用问题、专业学习问题及团队协作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对多模态资源进行辨别、识读、对比、筛选并进行创新性组合,通过模态的支撑完成对学术英语语篇信息、学术专业词汇、语篇结构、专业文章句法特征的习得内化,同时锻炼学术文章写作、翻译技巧和学术交流能力。完成任务后,学生进入第二步骤:成果展示的准备。成果展示需要不同符号模态的组合作为支撑。学生在运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模态符号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互评,以此进一步感知、深化项目完成中习得的知识技能。
该环节由成果展示和评估两个部分组成。各小组以多模态符号组合为支撑呈现语言项目的最终成果,展示专业知识、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模态信息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该阶段学生可充分利用自身构思设计、体验探索的成果,并验证语言的有效性,由此收获学习的愉悦、提升动机。评估部分遵循OBE成果导向的原则,基于构思设计中预期要达到的学术英语技能和专业课程学习能力、模态应用能力等维度进行教师评估和生生互评。评估也包括了自我反思、调整改进,按照OBE的逆向设计原理,以成果评估为反馈为后期的教学方案和设计提供指导。
OBE-CDIO学术英语多模态教学强调将学术英语知识技能培养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并强化其成果输出,以多符号模态支撑,依托语言项目达到以英语为工具提升专业学术素养、强化学术英语研究应用能力和多模态识读应用能力的目标,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