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绩效评价指的是企业采取符合其发展实际的评价方式,建立统一的量化指标标准,对不同部门所确定的绩效目标进行综合评价。我国企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完善,绩效评价也成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就目前情况来看,合理的绩效评价能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实现经营目标打下基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评价指的是对现有资源的效果进行评判,包括对经营现状、业绩的评判,有助于管理者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人员能与其他经营者共同为企业发展制定有效决策,提升经济水平。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全面研究,绩效评价利用到了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建立完善的体系、对照统一标准,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对企业各个阶段的经营效益进行公正评价。总而言之,绩效评价是为了企业更好实现经营目标而出台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核心在于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收益。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应用到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规范化企业经营行为,找出与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由于绩效评价有着不同标准,可以将指标具体分为这几个类别:① 从绩效评价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工作态度指标、工作能力指标、工作业绩评价指标;② 从绩效评价的方式来看,可以细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这两种。硬指标主要是收集企业在发展、经营以及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数据信息,筛选出其中有价值的数据,利用数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模型,得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重要指标。软指标相对来说比较依赖人的主观性,和数据信息并无太大联系,企业管理者通过软指标能够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避免数据指标的局限性。两种指标相结合能够更为全面展现出评价的科学性,在实用过程中要将两者充分结合;③ 从能否反映财务内容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类。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和企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涵盖了资产运营、财务效益、债务偿还能力、发展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包括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企业发展策略、创新能力、设备水平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① 在开展绩效评价时,管理者往往将重点放在财务效益或经济收益方面,不重视员工创新能力的开发与评价。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无形知识资产的竞争,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资产作为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该部分的重要性;②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国家对不同地区所应用的经济政策也有所不同,部分企业在国家扶持下拥有天然优势,而部分企业处于劣势,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无太大关系,绩效评价需要将该因素考虑在内;③ 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和社会问题,掌握市场发展规律,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利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是我国企业目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④ 财务指标并不能完全展现出企业经营状况,因此不能作为评价企业发展好坏的唯一依据,主要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作用,而部分高层领导较为急功近利,没有顾全大局,只顾眼前利益,以牺牲企业未来发展作为前提,实现经营短期化发展,无法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人,最终导致亏损。对此,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重视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同时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开展绩效评价时,要注意按照主要程序进行:① 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计划、利用计算机软件收集企业经营数据信息等;② 将前期准备工作和评价计划全面落实到位,包括对数据资料的详细分析;③ 在评价结束后出台详细的评价报告以供参考,此环节工作内容包括收集评价对象的反馈信息、建立绩效评价档案;④ 在形成报告后,在企业内部公开绩效评价信息,同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为促进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计划打下基础。
企业在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全面反映企业盈利、运营、资产、偿债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这几部分:① 反映财务效益状况。想要有效体现出企业的盈利情况,可以建立总资产报酬率,想要得到该指标可以通过“企业投资报酬/投资总额”公式进行计算,在投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报酬越高,企业盈利越高,因此企业可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除此之外,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净利润/净资产的公式就可以得出该数据,如果净资产收益率偏低,表明企业经营出现一定问题,要提高警惕调整经营模式;② 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状况。一般来说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该指标较高,表明资产运营状况良好,除此之外,总资产周转率也可以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如实反映企业运转情况;③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状况。常用指标有速动比率,该指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④ 反映企业发展能力情况。常用指标有营业利润增长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从实际情况来看,关键绩效指标法可以分为这几种:① 企业战略目标;② 归纳关键指标;③ 绩效考核;④ 将绩效考核与被考核人员联系起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这几点:该方法在定量分析上存在缺陷,可能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当把被考核对象和考核结果联系起来时,企业常会把考核结果当成评价被考核人员是否具有升职加薪的重要参考条件,这是十分片面的。
作为一种常见的绩效评价方式,在应用之前需要制定明确目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建立短期或长期目标,包括月度、季度、年度等,从而将企业发展目标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身上,以部门、员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针对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形成绩效评价报告。该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 要充分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② 该方法的运行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收益和管理效果;③ 目标管理方式对结果较为在意,部分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忽略过程,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在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实绩效评价管理的过程中,会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在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评价过程中,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平衡计分卡和其他绩效评价方式存在一定区别,其评价结果会更为客观,不带有主观意志,通过该方式,企业管理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自身绩效进行全面分析,除此之外也会更加注重“平衡”这一概念,例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这也是该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缺陷:①平衡计分卡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绩效管理能力;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平衡计分卡相比其他方法而言成本更高;③ 指标权重、权重配比的科学性如何保证,是平衡计分卡在实用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一旦指标权重制定不合理,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④ 平衡计分卡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如果企业信息基础薄弱、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完善、企业管理者无法正确操作管理软件,会让该工作寸步难行,无从下手。从这几个方面不难看出,平衡计分卡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规模大、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总而言之,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绩效评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意识到各项评价指标的优势和缺陷,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为经济效益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