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可能在2021年总体迎来恢复性增长,但也会伴随不容忽视的风险和困难。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直接冲击或有所减弱,但间接或次生影响仍然不容忽视。整体来看,世界经济将呈现双速特征的恢复性增长;但疫情相关风险的若干“遗产”仍将在新的一年中继续释放不确定性,应对疫情大流行的政治经济举措的“副作用”,也将可能在新的一年中继续产生影响,此外,美国新政府上台也会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变量。归纳起来,2021年的世界经济具有以下八个特征。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经济下挫之后,2021年,世界经济将在此前较低的基数基础上重启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5.2%,较2020年增长回升9.5个百分点。其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21年实际GDP增长率将由上年的-3.3%回升至6.0%,发达国家则将由2020年的-5.8%恢复至3.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年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2个百分点以上的双速增长态势,在世界经济复苏阶段仍将延续。受此影响,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危机中的脆弱性较高而出现的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下滑的势头将逆转(2020年较2019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21年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预计将由2020年的40.6%小幅上升至40.7%;而根据IMF的预计,到2025年或将进一步提升至43.7%。
在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预计在2020年能维持经济正增长。尽管1.9%的增长率较2019年的6.1%有明显下降,但能在如此重大的疫情冲击下维持增长不停步也殊为不易。这与中国决断早、行动快、举措有力、制造业基础雄厚且得到“互联网+”的有效支撑,从而率先控制住疫情并防止了后续几波反复等因素有关。IMF预计: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8.1%;G20中2021年增长率或超过中国的是印度,后者在2020年经济大幅收缩的基础上,或将取得8.8%的增长;GDP增速高于5%的还有印尼(6.1%)、法国(6.0%)、英国(5.9%)、意大利(5.2%)和加拿大(5.2%);最低的是日本2.3%,美国是3.1%。
随着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主要国家多数国内失业状况得以改善。G20的19个国家成员中,印度和沙特数据缺失,其他17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2021年的失业率预计较2020年会有所下降,还有5个国家会有不到1个百分点的涨幅,只有英国和法国的失业率预计将较2020年分别提升2.0和1.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法国失业率将攀升至10%以上(10.2%),英国也将达到7.4%。这些国家较短时期内滑入失业状态的人数持续显著增加,对社会稳定的挑战不容忽视。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和墨西哥2021年的失业率涨幅虽然不及英法,但在2020年明显上涨的基础上,仍然会有0.6—0.8个百分点的上升,2021年的失业率将分别为7.7%、14.1%、11.8%和5.8%,也存在一定的失业压力。南非、加拿大、美国和阿根廷2021年失业率较2020年有所回落,但仍旧比疫情大流行冲击之前的水平要高。尤其是南非,预计2021年失业率仍会高达36.5%。土耳其2021年失业率预计也将超过10%(为12.4%)。失业率攀升较快或处于较高水平,往往意味着该国经济社会脆弱性较大。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脆弱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可能成为各种内忧外患酿成严重危机的“助燃剂”。
2021年,G20国家除阿根廷数据缺失外,仅土耳其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为12%),其他国家均在5%以下。其中,较高的南非、印度、沙特和俄罗斯预计分别为4.3%、4.0%、3.7%和3.3%,其余国家均不到3%。最低的意大利只有0.6%,与其相近的还有韩国0.8%、日本0.7%。这些国家均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总体看,与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进程相对应,2021年主要经济体的CPI同比增长率大多会较2020年有所回升,只有墨西哥和俄罗斯相对2020年将分别回落0.7和0.5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墨西哥和俄罗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的势头较为疲弱。
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大封锁、大中断,让多数国家认识到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无论是人为的政策性封锁或抢夺造成的供应链防御型安全(security)问题,还是传染病等非人为客观性因素导致的往来中断造成的供应链管理型安全(safety)问题,都成为各国决策者决意应对的问题。换言之,疫情大流行造成的供应链客观断裂,让某些国家的政府和市场主体的政策调整可能发生“超调”,即不仅考虑未来再次出现疫情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供应链客观断裂,还要考虑其他国家蓄意造成的供应链主观断裂,并因此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过多加入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非市场因素的考量,人为造成产业链、供应链“壁垒化”的“自我实现”。2021年,全球供应链和研发格局的分布,可能开始由效率导向更大程度转向安全导向。各国强调“国家安全”优先,转而把所谓的技术含量高的环节保留在国内,或者从可能“威胁”其“国家安全”的国家转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转到那些在传统安全上对自己存在高度依赖的国家。这对全人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事业将产生掣肘效应。真正的安全,立基于开放和发展,根本之道是通过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支撑的经济形态打造免疫化、便利化、弹性化、智能化、安全化的国内及全球新型供应链。以中国为代表的生产能力强、防疫举措有力的国家,可能成为其他国家备份供应链的全球安全岛。
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和大规模财政货币资金投放,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是企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和企业债务大幅度扩张,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了银行和整个金融部门的资产质量。二是政府债务水平增长过快,主权债违约风险上升。三是股市繁荣的实体经济基础不牢,股市下行风险较大。尤其是债务问题因应对疫情出现爆炸式增长。2020年,全球债务总额增加了15万亿美元,预计将达到全球GDP的365%;到2021年年底,发展中经济体可能需要7万亿美元来偿还债务。债务问题或将成为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诱因。此外,在疫情大流行的冲击之下,本来已经经受多轮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的美元持续承压。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脆弱性进一步加剧并可能发生动荡,进而冲击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2020年12月9日,美国标准普尔500的波动率指数为29.7,显著高于2019年的15.4。波动率的大幅攀升,反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赶在2020年结束之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主要区域合作安排取得了显著进展。RCEP成员国达成共同建立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以及互惠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的目标,签署了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基于规则的贸易投资安排。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还明确提出,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一体化的进展,对地区和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至关重要,并将在疫后通过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进程,在打造区域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区域合作之外,多边合作也迎来新的契机。相对更加强调多边规则的拜登政府,将取代注重双边施压的特朗普政府登上美国政治舞台,并表示“要消除惩罚美国人的贸易壁垒,抵制危险的全球保护主义滑坡”,要和其他国家联合制定“环境、劳工、贸易、技术和透明度等各个方面”的规则。这一表态与欧洲强调的“基于规则的多边秩序”,以及与美国在改革世界贸易组织方面“发挥共同领导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改革上诉机构恢复基本的争端解决功能”,“共同努力,推进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谈判”等期待,是比较一致的。尽管在可预见的将来,多边协商仍然存在很多具体困难,但国际经济合作由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主义双轮驱动的新动力正在形成。
近年来,气候变化趋势持续恶化,给人类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其他间接危害不断加剧。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州等地的森林大火频发,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等接连肆虐,这些都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疫情扰乱了全球粮食供应链,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拉尼娜现象,对南美洲农业的负面影响将加剧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发生粮食危机并引发人道灾难、难民危机的风险在攀升。2021年,世界出现极端天气的频率可能会继续上升。近期,联合国警告称,世界正处于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的边缘,预计死于营养不良及其衍生疾病的人数,将超过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世界粮食计划署也表示,非洲、拉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遭受饥荒;即使在发达经济体,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穷人也承受着食品价格上涨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