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课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1-11-22 12:46
读与写 2021年5期

丁 丽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八分场小学 山东 东营 257000)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缺乏深度融合和系统思考,如何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目标?我们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将读写结合应用于课堂,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现思维导图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钥匙,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与思维导图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1.思维导图体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合

思维导图怎样帮助学生将每篇课文阅读与写作的知识点进行融合与梳理,怎样将读写结合真正体现价值?笔者经过反复研究,认为读写结合训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运用思维导图把文本课内与课内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到一起,从每篇课文的字词、课文结构梳理、写作特点、课外阅读链接、习作小练笔、课文背景及作者六个方面构建导学知识框架,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构建相应的知识点,把碎片化的知识点形成读写结合的有效统一。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与文本关联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避免了“浮而不实”的现象,学生与文本相关联的写作训练大大增加,有效提升语言品质。

2.思维导图在课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

要提升读写结合的实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扎实落实读写目标。思维导图能将读写结合以显性化呈现,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读写训练。

2.1 从“思维导图”入手,聚焦课前预习。教师为学生预设和定制预习导图,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将“知识导图”有关联地输出为“思维导图”,自主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碎片化的读写知识点形成了自我认知的思维导图,为课堂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

(1)“图”显课外链接。运用思维导图呈现课内和课外阅读的结合,改变了线性阅读方式,进行网状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比如:《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课前教师从读写两方面构建预习导图,学生分别从字词、结构梳理、写作特点、资料链接四个方面自主构建知识点,以思维导图呈现,教师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链接的呈现是“百花绽放”。这样的阅读自然就把课文读“厚”了。

(2)“图”现课文结构。运用思维导图呈现课文结构,能够运用提取关键词的优势把阅读内容重难点梳理出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结构,学生开始独立思考提取关键词,教师发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很快。比如《梦想的力量》一文,学生在课前梳理结构部分出现了多种理解,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分别阐述了理由,因为理解不同,他们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和老师、同学在课堂上交流,课堂在争论中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2.2 从“思维导图”入手,聚焦课堂绽放。

学生在课前自主构建每篇课文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引导启发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发散思维不断提升,也发现了课前自主学习的不足,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思维工具让学生清晰发现自己思维的变化过程。比如:《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课堂中围绕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方面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理解提取关键词梳理出来,在小组合作的质疑、碰撞中,从而进行深度学习。

3.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的应用

让学生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再此基础上进行习作,学生的习作就会有所突破。思维导图可以让思维“可视化”,进一步提炼习作内容和思路,是提升习作的辅助工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脑海的构思按照一定的逻辑提炼出关键词梳理在思维导图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利用思维导图对每一篇习作进行审题、立意、构思,学生习作思维导图分别从作文结构、写作特点、写作思路等几方面构建,把人物、故事、场景调整的合理有序,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相关特点让学生将脑海中的想象进行描述,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架起了“写作思维之梯”。

比如《我们的校园》习作一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审题、立意、构思借助思维导图呈现自己的思维,经过小组研讨,学生的习作思路丰富了许多,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我们的校园”呈现了多角度构思。学生写作过程行云流水,很快完成习作,可见,学生写作有效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1)学生从学校四季的角度进行构思

(2)学生从参观顺序进行构思

(3)学生从学校的特点进行构思

(4)学生从所站位置观察学校构思

经过三年多的应用研究,运用思维导图巧妙的为学生读写结合铺路搭桥,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采用灵活恰当的方法,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