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字动画技术人才的培养路径

2021-11-22 12:57:48刘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画校企数字

文/刘阳

一、高校数字动画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高校数字动画技术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职能型社会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网络技术支持下,人才培养是动画专业和动画产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石。数字动画专业近年来在高等院校建立并不断完善,带动了动画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所涉及领域日益扩大,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高校针对数字动画技术的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影视业、广告业、虚拟现实、3D技术等领域开发应用,社会出现相关公司企业,也大量需求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数字动画技术的成为重要支持手段,掌握数字动画技术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高校数字动画技术专业建立趋势

数字动画在我国高等院校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期。目前我国高校对数字动画教育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作品:尹媛的《高校对数字动画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曹鑫的《数字动画设计职业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赵峰等人的《我国数字动画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这些研究表明对数字动画的掌握仍在不断探索阶段。根据目前数字动画的发展现状,专业建设上缺乏实践性,逐渐需要结合产学研一体的数字动画教学模式建构技术学习资源,培养理论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技术人才发展趋向。例如中州大学艺术学院自2004年,基于对广告传递媒体的分析定位,同步开设了影视广告和动漫设计专业。开设课程有《二维动画》《三维动画》《非线填辑》《后期合成制作》等专业课程,旨在培养灵活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视觉设计,以3D动画为技术核心制作数字动画、影视设计、网络动画与游戏制作,以及相关行业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高校数字动画技术人才培养特征及问题

(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数字媒体应用专业是一门艺术类综合性学科,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视觉审美意识、平面设计能力、三维空间构思、3D动画设计能力等,这些要素组合而成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核心。如今在我国高校数字动画技术专业实际教学课程中,相关人才培养的内容更着重偏向于理论的传输与研究[1]。往往在课程建设中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基础的培养,缺乏对行业最新规范,动画行业发展现状的充分了解与探究。然而数字动画平台的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方法与内容的双重限制,导致学生出现了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对职业技能学习的被动。

(二)师资水准受限,学生思维固化

高校而言,有部分专职教师存在着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的过程,存在高学历、低实训的现象,一些年轻教师在企业中并无锻炼经验,对企业流程缺乏熟知掌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认知,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对口的项目实训积累,学生接收过程中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在数字动画技术这个新学科建设中更要和企业加强合作,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教师自身出发,下企业实训,带动学生共同完成真实项目合作,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从学生自身出发,由于高校教学压力的增大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迫使教育与学习要优化改革升级,要求从传统的师生之间以教师为主转变成教师为辅的全新教学资源平台。因此自主、开放、有效的教学平台会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重组结构,形成资源设计新形势,达到共享资源。

(三)没有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些企业着重生产与经营,将经济利益作为首要考虑条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带来共同受益的重要性,只关注到眼前的利益和价值。校企合作中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正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途径,也是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主备力量。然而,企业一旦存在短视行为,就会导致企业合作动向薄弱、意愿不够强烈、积极主动性不高。长期以来部分企业与院校合作得不到足够重视,造成校企合作多表现于形式合作。在数字媒体动画专业发展中,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相关实力企业合作,深刻探讨校企双方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实用人才,在优势互补中最终达到合作共赢,既能解决学生就业的困境,也能弥补企业实需的要求,以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三、高校数字动画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一)项目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以校企合作为导向,需要我们以行业市场主导,深度结合校企联合,并积极以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和更好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技术实践人。社会信息化普及形势下,数字媒体动画专业学生面临行业压力和新事物的更替,必须掌握丰富的动画理论知识,基本的设计操作技能,也要贮备一定实践经验,进而逐渐形成个人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跟进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指标。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行业真实标准,根据行业规范要求学生,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实训项目的运行流程,明白客户的真真切切的需求,达到实训的目的。与企业接轨,让高校毕业生能最大化地与社会实际无缝衔接,实现高校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

(二)拓展数字动画应用范围

数字动画行业与其他行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拓展了数字动画的多种展现和实践形式,推进数字动画发展产业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此不断推进数字动画在未来行业发展中普及,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引导并推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唤醒经济发展新动力。同时也推动各类要素资源整合、开放与共享,深入开创发展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应用能力,努力实现数字动画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才能适应行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数字媒体专业只有充分了解这一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并创造出高质量的动画产品,满足智能化与人性化。

(三)优化教师培训,师生团队合作

教师作为第一教授者的基层工作者,更需要首先了解企业,定期培训、参与项目,才能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同时,成立数字动画技术教研团队,师生建立角色转变,由教师转换为项目经理,学生作为部门成员,共同打造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师生团队合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创意思维、技术考验,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检验。在项目完成后核对企业标准,总结差异,达到高效的学习经验,也让学生明白与行业差距,才能一次次践行,不断找到不足之处,缩短差距,实现教学培养的真正意义。同时根据人才的培养要求增强技术的开发、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创新。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和借助校企合作成立研发小组,定期探讨研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本身的成长,也可以为培养学生行业规范奠定基础,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最终共同打造数字媒体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市场需求,推动动画行业发展。

(四)完善考核制度,细化课程内容

学校专业课程标准难免与企业考核体系有所出入,因此学校根据企业的行业标准,实际情况建立课程考核制度,细化学习内容,做到与企业用人标准达到一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动画专业,不仅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加强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期中、期末、平时成绩作以综合考核。设计考核细则分为软件实践,理论答题、作品展示等。在考核中也要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企业的真实用人情况角度出发,严格要求学生。这也需要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商议,建立完善考核制度,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不仅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为学生走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结合目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减少人才培养精力的最佳选择。

四、结语

高校培养动画技术人才离不开校企的合作,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必然选择。动画行业发展至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画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行业选拔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是企业用人的主要考虑。高校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脱离行业,产教融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高效地提升了数字动画技术专业人才的质量,才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最大化地还原项目带领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技术革新,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新相关产业合作和交流,加快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对数字媒体动画技术发展的道路,打造对数字动画人才培养的新引擎,结合传统动画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践行互联网思维,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实践化,是高校对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也是高校培养数字动画技术人才的必然选择路径。现阶段,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革教学模式,并以产业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等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促进新时期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动画校企数字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答数字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