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兵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上世纪末,随着中国崛起之势凸显,国力不断向强,从粗放型社会生产方式快速转向“精细化”,导致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独生子女培养追求“一次成功率”、精细化生产方式要求高智、高技能化的劳动者、提高国民素质与素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拔升教育水平被视为立国之本。一系列思考方式的与时俱进,加之国民经济向好的强有力支撑,带动了教育体制的变革。最显著且最标志化的成就便是扩招,就此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国家的鼓励与各种需求促动下,1998-2015年,高校招生规模从108万激增至700万,扩招率达548%。在校总人数本科、硕士、博士合计2804万人,校均1万人。[1]
在欣喜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校人数以“乘”的速度迅猛累加的同时,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师资不足、教育经费滞后、教学资源“矿贫”、教育模式创新乏力、实习实践基地缩小、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成为困扰升级发展的羁绊。但最为紧迫的还不是这些,校园“容积”的饱和甚至破撑才是使高等教育难以为继的最大的瓶颈。跳出中心城市城区,以土地置换为方式,在城市边缘重建扩建校区的思路应运而生。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样的运动在全国方兴未艾的展开,且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席卷之势。各省市也为集中解决土地资源,优化教育资源,以“大学城”的形式扩容,据不完全统计达80余座。
大学城的建设对缓解大学扩容发展难题立竿见影,但随着大学城逐渐投入使用,孤岛效应也伴随发生。校区远离市区,授课教师成为“过客”,周边生活圈贫瘠、校校之间依然割裂,新校区文化的传承与立新尚未到位、上课-吃饭-睡觉成为基本生活、新的园区小社会形成尚需时日,如此等等。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世界观的养成及个体社会化的转换,为日后走向社会储能学步。在学生社会化养基尚未形成的环境下,体育教育作为贴近学生生活最紧密、群式活动最现实、社会角色体验最直接、团组意识最易聚、感受欢愉或挫败感最有效的个体社会化实践路径,自然成为激发自然属性,融合社会属性以及躬身“社会历练”的最真实的手段之一。如果能将园区体育精心设计,科学实施,无疑会是解决园区学生社会化转化的有效武器。
(1)园区式教育:这里所指的园区特指远离母校,偏隅市区,独立构成的大学园区。文化氛围较为单一,构建的中心基础是学校、学术、学生的集合体,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城镇化”样态。园区式教育主要是指以各自学校为主体的,虽在办学理念、文化传承、学科方向、规模体量等软硬件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育人的内外环境、教育路径以及“新文化样态”形成方面具有高度共同属性的教育范式。(2)园区式大学体育:位于园区的大学,依据国家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要求,为完成育人目标,主动适应园区内外环境,以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与竞赛、俱乐部活动以及体育文化传播与交流等为主要途径,实现以体育育人的教育过程。(3)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自我角色认识的学习体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2]人的社会化其实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其进程包括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以及再社会化。其中初始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成长阶段正处于这一时期。个体社会化是人类社会有序延进,民族文化赓续传承,个体发展从律蓄能、社会适应性从容顺畅的必然过程。
走进高楼林立、色彩斑斓、人影如织、青年如海的大学城,你会在俊美如画的园区内发现这样的特点,宽敞的大道四通八达,长长的围墙穿梭其中,围墙所围住的每一个区块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你在其中很明显地会感到这就是一所不同的大学。大学的校门管理比较严格,学生间的各项交流似乎也有一层屏障。文化渗透、学术融合、协同共进的初愿似乎没能出现。每所大学更着重于与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母校的联系以及历史人文的传续,对于新生文化——大学城园区式文化的重构与协同并不看重,当然更难以成为合力。所谓的园区文化被异化为园区内的校园文化。各自为政,分化离隙而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孤岛。这样的小文化圈子,又怎能勾勒出大社会化的境遇,生活在这里面的学生自然无法拥有更广阔的社会化舞台,又怎能尝试体验、锻炼自己的社会属性呢?
大学城园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其初衷除了扩大校区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外,盘活大学资源、促进校际间专业、学科、学术的交流,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充实内涵,以实现和合式发展更是一个鲜明的主题。然而,也许是民族个性文化的掣肘,我们的大学城园区式教育已自然成长为相互排斥、互不往来,甚至相互抵制、拒绝融合的一个个独立体。在英国的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延续百年历史的皮划艇年度赛,美国大学的学分共认,在这里很难实现。作为学习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大学生而言,失去这样的交流平台,自然也就失去了拓展视野、以学交友、依研交叉的机遇。涵养社会化协同能力的敏感期被搁置。
大多数新建设的大学城,园区式的社会生活体系尚未建成,与其共生的生活方式也没能构建起来。它们远离市区、远离老校区、远离便捷的交通方式,学校的“小圈子”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大多数的教师还没有生活在大学园区内,在学校逗留的时间非常有限,和学生的课余交流变成了奢侈的事情。但从中国大学的育人体系来看,教师、导师、辅导员以及约定俗成的学习生涯导航是学生在校期间被培养而成长的重要环节。除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外,一切对社会的认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构建以及学习优势向实践优势转换的路径把握,均有赖于师长的引导。学生与教师生活轨迹的不交叉,仅靠学生自我悟道,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事情。育人的主动性和可控性被大大降低了。
大学园区整体社会化的进程之所以缓慢,是由于大学教学过程的“潮汐式节律”的存在。教学阶段,人海如潮,但主要的社区生活服务及工作就是满足于“食”和“玩”的消费。其他的社会化功能由于学校管理的主体化,很难形成规模发展。假期阶段,师生同休,大学园区几乎成为人烟稀少的孤岛,服务业萎缩,其他行业更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所以,园区的城镇化发展往往滞后,以往在学生社会化培育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变得难上加难。这些“预设的社会化”环境缺失,让学生初识社会少了一扇窗。
只有学会游泳才不会在惊涛骇浪中呛水或被打入水底,那么有水便是学会游泳的先决条件。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养成就是学习游泳的过程,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约定俗成的地域化风土人情的浸润、百业百态成功竞争的创新探索、学校内外各种“预设社会化”角色的扮演以及各种人生经历的情感体验均构成了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习游泳的水环境。然而今天的大学园区,没有了这样的境遇,少了学生在不自觉中被干预从而获得自然成长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校方有意识有目的系统性发展学生社会化有效手段实施的困难。
(1)奠基自然基础。打通体育项目“兴趣-惯习-终身”的实现路径,以强化个体社会性自然基础的形成。如果确立“自然基础”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必然条件,那么我们在园区体育目标的制定以及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上,就必须加强学生个体“自然基础”的厚积。我们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的教导者要始终保持育人意识,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筑牢根基的意念。精心的课堂布局、目标导向的方法与措施的选择、有意识的个体社会化干预环节的预设以及场地、器械、活动环境的优化,都可以为学生个体社会化自然基础的构建创造以有利的条件。(2)搭建群动平台。便捷“组织参与”路径,以强化学生各种社会角色的定位意识。所谓个体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在以“群”为归属的活动中,通过接触、协同、联系、赋能、互补、统一、共生等活动属性的实现,以达到在“群活动”中的个体角色认定、能力显性以及影响效能最大化的社会承认。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个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园区式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搭建起众多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便于参与的体育活动平台,就是实现个体社会化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3)强化规矩意识。严格体育组织和运行规章制度的建设与监管路径,以强化学生社会生活的规矩意识。团队意识、自我约束意识以及遵纪守法的规矩意识都应成为学生个体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体育活动尤其是以团队为主的体育活动,都需要默契的配合以及在牺牲个体某些“利益”的前提下,以达到整体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规则、法则以及约定俗成的群体规矩便成了最有效的保障手段。体育竞赛是最直接也是最能涵养规矩意识的教育过程。每一项体育竞赛活动,要想成功,组织结构的严谨、竞赛规则的严密,参与者的守规均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这样的过程就是生活组织活动的缩影。所以,在园区式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便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功能实现规矩意识的塑造。(4)浸润民族文化。营造文化浸润路径,以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行为的民族性。我们的个体社会化是期望个体达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标准的社会化。它是有方向和定位的,是解决为社会培养什么接班人的大事情。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文化影响力,解决好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体育相融合的路径问题,理应成为营造个体社会化发展环境的最根本要素。譬如:在体育活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主动嵌入优秀民族文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提炼时代主体文化的引领价值,发挥体验文化的浸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设立传统文化主题传承活动、红色文化主题纪念活动、时代精神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体育品质文化主题强化活动等,从而实现文化涵养人格的民族意识和养成路径。(5)畅通实践网络。在园区式的教育环境中,应该利用一切社会化教育的可能去创造实践的路径,以体育予涵养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好路径。在校园体育教育教学以及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创造群活动的机会预设“小社会”;强化制度建设引导参与意识;树立品牌项目激发团队向心力;驱动竞赛体验感受“成功与挫败”;打通校际间封锁的壁垒,组织校校甚至多校间的交流途径,给予学生社交、协同、竞争、交融、角色定位、团组领导力的社会化实践机会,均可构成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