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君
(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朝阳,我们知道如何让他发光。”这是我们学校朝阳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工作的第一年,我遇到了一颗特殊的“朝阳”。在我与他“相爱相杀”的三年中,我渐渐明白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后半句话的含义:以“慧心”润泽童心,走进学生心灵,转化个性化学生,努力让学生发光。
工作的第一年,我带的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开朗、活泼、可爱、单纯本应是他们的代名词。开学一个月之后,我却发现有一个孩子眼神中总是充满着愤怒、不满与压抑。他就是那颗特殊的“朝阳”——堃堃。
上课时的堃堃很不认真。一开始他上课喜欢低头看课外书,一声不响,生怕别人发现他的存在。到后来,上课看课外书的情况少了,却演变成随意站起来、随意大声说话、尖叫等。即便如此,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下课时的堃堃很不省心。别人不小心的碰撞,堃堃会误以为对方是恶意的,会使尽全力地动手还击。他也总喜欢把自己的课桌往前挤或摔凳子来宣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和他交往,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小刺猬”。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心中。有一天小曾同学向我反映,他的练习册被人扔进垃圾桶了。通过翻查监控,我们发现扔练习册的同学正是堃堃。但是当我们向堃堃了解情况时,他坚决否认。那语气与表情一点都不像撒谎。他就像失忆一般,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一无所知。这让我感到非常疑惑。
每一次见到堃堃充满愤怒的眼神,我都很心痛。我常常在想:究竟什么事情才能让一个七岁的孩子出现如此怒气冲冲的眼神。于是,我决定探寻背后的原因。
针对堃堃的情况,在于其家长进行多次电话沟通和家访之后,得出以下分析:
2.1 家长知道问题,不重视。在与堃堃妈妈沟通时我发现,父母都很重视堃堃的教育,但是认为堃堃只是从小脾气不好、情绪难控制,但是长大之后会自己慢慢变好。
2.2 孩子自身问题,难控制。在多次沟通后,堃堃妈妈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检查,发现堃堃有感统失调。“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1]而感统失调则是指大脑与身体不能协调运作发展。这也正是了堃堃不善人际交往、心绪敏感、思维死板、情绪易怒且难控制等消极行为的生理原因。
2.3 同学不知问题,有误会。班上的同学不知情,个别故意做出挑衅行为刺激堃堃,故意看他情绪不受控制的洋相。
3.1 准确定位,理解行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朝阳。”我发现,孩子们所做的任何看似荒诞、恶劣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个性化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理解他,才能走近他,帮助他。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堃堃的行为,认为他就是在调皮捣蛋,他总是惹事,让我很头疼。那段时间,他对我充满敌意。
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摘掉个性化学生“调皮”、“难搞”等标签,打消刻板印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理智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他的每一个行为,探寻行为背后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理解他。
3.2 多方共育,结成同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三大教育阵营。他们的关系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助力。在转化个性化学生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将家校与社会连接起来,结成同盟,在目标一直的前提下,加强沟通,发挥自身最擅长的力量。在转化堃堃这一案例中,我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一开始,与堃堃妈妈沟通了堃堃的问题,建议她去寻找校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过后,经过心理咨询师马老师的诊断,发现堃堃有感统失调的问题,这也是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行为与情绪的重要原因。接着,堃堃在马老师的心理中心接受了长时间的感统训练。在这过程中,我、堃堃妈妈与心理咨询师形成了一个正三角形的共育同盟关系。我们会将孩子发生的问题或解决措施互相反馈,互相提醒。
现在的堃堃,情绪基本能控制,发脾气等行为也少了许多。
3.3 怀揣“慧心”,润泽心灵。班主任是孩子在学校里最亲近的人,是学校的“妈妈”。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刻怀揣“慧心”,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从“心”出发,用心转化。这里的“慧心”不仅仅是指班主任要有“智慧之心”,同时也要有“仁慧之心”。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要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其实,我们强调的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我们需要尊重他;孩子,作为一个纯真的个体,我们需要关爱他。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可能抚慰、润泽他的心灵。弗洛姆曾说过: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依赖别人。[2]很多时候,个性化学生碍于多种原因不敢或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时,作为教师,我们用“慧心”主动帮助他们。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打破对于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定势,寻找原因、因材施教,努力用教师的“慧心”,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