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山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现阶段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进展缓慢,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在我国众多的法律体系中,《职业教育法》中有针对企业参与到职业教中的部分条文规定,但只是从宏观上进行了劝告性的规定,而对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缺乏详细的规定,致使该法存在着一定不可操作性,进而影响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效果。
1.2 企业缺乏参与的动力。学校与企业间缺乏一定有效的合作机制,造成目前职业院校普遍缺乏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和载体,致使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双方难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1.3“双师型”教师的缺乏。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一部分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具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另一部分来自本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专业技能的优势,但理论知识上又明显不足;还有少部分是兼职老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总体情况来看,首先总体学历较低,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相对更低,其次,师资队伍的类型结构不尽合理,传统的“学科型”教师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可持续科学发展来看对职业教育教学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4 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备。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脱节,各课程的教学仍独立完成,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各课程间的教学任务也不相统一,教学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听与练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此过程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论和实践知识架构搭建不完善,无法很好地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针对上述现阶段校企合作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下述几点策略。
2.1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的职能,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必须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明确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等的责、权、利。
2.2 建立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激励机制。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应扩大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到成为服务地区经济、促进企业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所必须的模式,并且相关职能部门应肩负起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活动的协调和促进责任。
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以资金为杠杆,建立企业的补贴机制,增强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建立中的动力。诸如规定企业只要进行校企合作而所需进口的先进设备,给予特别税收优惠;规定企业只要进行校企合作而建立的实训基地,其上缴的税收可得到减免;规定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紧缺人才将会得到政府的人力资源培训补贴;规定根据谁参与校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优先保障参与企业的利益;规定对有能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而拒不参与的,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等。
2.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施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效果。
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了解现阶段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流程和知识需求,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经验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建立专业教师师资培训计划,逐渐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学历层次和专业实践理论水平,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向具有高学历的“双师型”教师倾斜;建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长期交流机制,专家对专业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起到积极地指导修正作用;鼓励专业教师与企业间在技术开发、改造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给予积极参加校企合作技术科研的教师专项费用的支持,进而在科研实践中促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上述的举措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4 加快职业院校课程教育体系的建设。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是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坚持以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活动紧密关联,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活动,体现出干中学、学中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及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注重了学生职业情境中能力的养成,进而可达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各自优势和作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可持续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