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1-11-22 10:30刘乔新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

刘乔新

(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榆树 130433)

1.从汉字和书写中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传承中华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最早接触的就是汉字,倘若在启蒙阶段的教学中就渗透传统文化,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打牢传统文化的根基。

1.1 追根溯源,激发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一切的动力和源泉。讲《姓氏歌》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姓什么或以儿歌对话的形式了解其他同学的姓氏,接着用拆字法介绍姓氏,比如:你姓什么?我姓李。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也可以用游戏互动法趣味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拓展姓氏的由来,让学生对自己姓氏的来源产生兴趣,既达到寓教于乐,又使学生产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猜字谜活动也是学习汉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了解了字理识字、象形文字、会意字、形声字等识字法,从中渗透汉字的由来和发展过程。

1.2 书规范字,传承传统文化。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演变到现在的楷书,无处不彰显着他的艺术魅力。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在这条路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规范书写的好习惯。习字,亦是习做人,习字之美,亦如生命舞动之美,亦是持之以恒之美,亦是传承之美。除了欣赏名家作品之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尤为重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序渐进学习中逐渐渗透汉字书写的魅力,久而久之便会水到渠成。

2.从古诗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堪称一绝。让学生每日吟诵经典古诗词,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我认为,诵读古诗词的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

首先,对浅显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春晓》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学习。

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节日诵读活动,学生学习古诗词有良好表现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喜爱,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逐步树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让学生学习古诗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比如:学习杜牧的《清明》时,让学生知道清明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等民俗。而踏青可以让人心态积极向上,如春天的小草一样富有勃勃生机。放风筝寓意给自己带来好运,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祭祖扫墓用以激励后人,表达对先祖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中秋节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一个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一家人相聚团圆的日子,也有赏月、观灯、吃月饼这些习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深刻的表达了在月圆之夜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到重阳佳节就会想起兄弟们身佩茱萸登高望远之时家人不能团聚的遗憾和对亲人的思念。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正是新年欢乐热闹的场景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极力的渲染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上阙写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盛况美景,也表达出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下阕笔锋一转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化作满腔愁绪。

让学生诵读这些不同节日的古诗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兴趣高涨,而且记得扎实,体会深刻。

再次,从边塞诗中感受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怀。

比如反对侵略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反映戍边情怀的《出塞》中这样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感受具有大气磅礴气势的《从军行》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还有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示儿》等都表达了重整山河,收复失地的愿望。熟读古诗,能诵,再分析这些诗词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最后,通过古诗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中国历来名山大川享誉世界。我们跟随李白乘一叶扁舟,感受“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感;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妙绝伦;感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浩浩荡荡;感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浩瀚、壮观。读了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会感觉目之所及,江水与落日一片迷红,让人遐思不断。还有刘禹锡的《望洞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杜甫的《望岳》等等,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可以使师生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在汲取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培养其高雅的气质,使其终生受益。

诵读后组织学生开展“为古诗文配画”的活动,并举办古诗文配画特色画展,古诗文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古诗词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送别画面,并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营造了大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依依难舍的动人情境。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李白,正伫立江边,深情地目送友人远游,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思绪飞越时空,神游文本,与圣贤心心相通,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通过以上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诵读中华古诗文的快乐,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积累了古诗词。

3.从经典课文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本儿经过层层审批,所有知识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文生动有趣,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映衬等多种优点,是提高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教学材料。课本中每篇文章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写作背景与思想高度,文章涉及的主旨,蕴含的人物情感、价值观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走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美。

以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司马光》、《曹冲称象》等课文展现了人物的沉着、机智、勇敢以及榜样感召作用,让学生从小学会科学、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开天辟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中学习对人类起源的探索,与自然抗争,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从《颐和园》、《卢沟桥》、《赵州桥》等文物古迹和建筑中感受古代艺术家们别具匠心的设计,那些栩栩如生的图案雕刻无一不彰显着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让学生寻找身边的雷锋、呼唤雷锋,向雷锋同志学习。

学习黄继光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刘伯承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学习“清”而不“贫”的方志敏,他不为物质利益所诱惑,清正廉洁,不“贫”的是他高尚的品德。以及留下千古传诵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些经典名篇无处不绽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无数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的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与中华传统文化贯穿始终,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时不我待。

习总书记说,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我们作为中华的儿女,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文化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爱古诗词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