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和设想,要求教师立足于教材和课堂教学实际,关注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乐教学法理念的提出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并且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阶段运用的常见形式、应用路径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古诗词、散文、识字教学内容等,对学生的语言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述和课堂展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记忆相关知识点,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1]。快乐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全部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开展,可以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环境中。
1.2 增近师生、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互动游戏。例如,成语接龙、诗词竞赛、汉字拼接等。学生需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活动,教师和同学通过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增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实施快乐教学法,使学生爱玩的天性得到了充分释放,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能得到学生更好地回应,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3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应用快乐教学法需将学生分成独立的学习小组,由教师安排学习任务,指导学习小组自行分配任务、讨论任务、完成任务。在此期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执行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高,并且会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快乐教学法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学生可以获得学习思维、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2.1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时,教师首要任务是认真、仔细通读教材,并且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元素,为快乐教学的开展积攒足够多的素材,丰富快乐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升语文课堂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3]。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就是快乐元素之一。大多数小学生没有见过小蝌蚪,并且不知道小蝌蚪和青蛙之间的关系,会因此产生好奇心,给快乐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所以,教师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可以在教学环节穿插一些小蝌蚪的成长轨迹,并在教学前提出问题“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呢?大家猜一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不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2 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数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目的是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所以,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在开展快乐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故事性的文章,为小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其可以进入到故事情节中,亲身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经历文章中发生的事情,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故事表演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去扮演教材文章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展示出来,简化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配合能力等。例如,在讲授《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上讲台扮演小马、小马妈妈、牛伯伯、松鼠,并且对文章中的对话进行编排,指导学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亲身参与表演,不仅可以深刻记忆文章对话内容,而且可以引发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马妈妈对小马说的话,“任何事情不能一味听别人说,而是要动脑筋去想,并且亲自尝试,这样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答案”。
2.3 设计多种多样的趣味游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玩,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设计多种多样的趣味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开展教学任务。例如,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接着开展一个汉字拼接的游戏,对学过的汉字进行巩固和复习,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小学生学过的汉字整理出来,把汉字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偏旁、上下结构等,并打乱顺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下发相同的汉字“零部件”,要求各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组合成正确的汉字,正确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游戏中需要集思广益、不断尝试,通过讨论找到尽可能多的汉字,这样既巩固汉字知识,也启发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
快乐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要求教师应掌握快乐教学法的内涵与实质,明确教学目标和流程,找到快乐教学法的应用路径,注意应用要点,从而保证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学科发展,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