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运用

2021-11-22 08:17
名师在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名著问卷笔者

谢 英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江苏太仓 215400)

引 言

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处理、传输和使用信息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时效性、创新性和有效性[1]。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比较少。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这是由语文课前学情分析的现状决定的。传统的课前学情分析方式准确性不够,且受到时空限制,耗时、耗力,效果欠佳。然而,信息技术如果能运用其中,则能破除传统分析方式的弊端,打破时空限制,为有效教学提供可靠的学情分析保障。第二,这是由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趋势决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发展与建设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巧用问卷星,收发调查问卷

课前学情分析方法之一是调查法。教师往往先下发纸质调查问卷,回收后一一统计学生的回答情况,然后做出综合研判。这一过程费时且烦琐,可谓事倍功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个集调查问卷、在线测试和在线投票等于一体的免费网络平台——问卷星。问卷星具有随时读取、使用免费、反馈快捷、评估及时等特点。教师在问卷星平台免费注册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的各项功能。目前,笔者经常使用的是平台上的问卷调查功能。示例如下。

名著《傅雷家书》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说明:为了开好名著阅读交流课,教师要了解大家自读名著的情况,请认真答题。

1.基本信息

班级: 姓名: 学号:

2.寒假里我已认真阅读完整本名著。

A.是 B.否

3.你喜欢这本名著吗?单选

A.很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4.阅读这本名著时以下哪些做法你运用到了?(多选)

A.列出了阅读计划 B.进行了圈点勾画

C.摘录了好词好句 D.做了批注

E.画了思维导图 F.制作了小报

G.写了读后感

5.名著阅读交流课上,你希望出现哪些交流方式?(多选)

A.竞赛抢答 B.辩论赛 C.思维导图分享

D.读后感交流 E.小报品鉴 F.好词好句诵读

6.阅读完整本名著后,你有何疑惑?

这是笔者在开设一节名著交流课程前设计的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这些问题具体明确。通过问卷,笔者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寒假阅读情况和目前的发展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阅读交流课程的深入、有效开展。

二、活用线上会议,实现视频沟通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观察与询问中,获得班级群体与学生个体的第一手资料,这是课前学情分析的方法之一。以往,这一方法总是受空间的限制,通常是在固定的教学场所——教室里进行沟通和交流。可是,线上会议平台打破了这一局限性。教师与学生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即可实现面对面交流。

笔者下载了“腾讯会议”App。这是一个可以进行多人视频聊天,并且能共享屏幕的线上会议平台。笔者依据学生上网课的进度,决定开设一节线上古文复习课。在备课阶段,为了了解学生近期古文学习的情况,笔者在腾讯会议上预定了一个会议,将会议链接发布到班级QQ 群。学生不用下载这款App,只需点击链接即可进入会议,十分便捷。部分会议交流内容如下。

师:孩子们,赶紧开启视频功能,老师想你们了!(学生纷纷点“开启视频”功能)近期学习了《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三篇古文,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学习古文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坦诚地交流一下。目前我已解除全体静音,大家只要开启麦克风就能回答。(学生沉默了一会儿,静静地思考中……)

生1(腼腆状):上完网课,我对古文中涉及的词类活用这一知识点还是不太明白。

生2(挠挠头):网课进度快、容量大,我有点跟不上。词类活用我也没有完全弄明白。

生3(疑惑状):到底什么时候是名词作状语,什么时候又是名词作动词呢?如何判断?

师:听了这四位同学的发言,不知其他同学是否有同感?如有,请在聊天对话框中发送一个字“有”;如无,则发送“没有”二字。人人都要参与。请课代表分别统计“有”和“没有”的人数。

(学生开始输入内容)

课代表:35 人发送了“有”字,7 人发送了“没有”二字。

师:好的。看来大多数人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下次线上辅导时间,老师会重点讲解这一块内容。

通过这次视频沟通,笔者知晓了学生认知中的模糊点,依据学情将“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现象”作为古文复习课的教学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升复习课成效。当然,除“腾讯会议”外,还有微信、QQ 等都可以实现视频沟通。

三、善用QQ 群,布置前置作业

布置前置作业是教师进行课前学情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通常设计好前置作业,然后以纸质稿的形式下发给学生答题。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作业布置的内容、创新作业布置的形式,从而提升学生做前置作业的兴趣,改善教师批改前置作业的状态,真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通常会建一个班级QQ 群,便于家校沟通。笔者发现,班级QQ 群应用类型丰富,如群接龙、作业、腾讯文档等。其中,作业平台功能强大,文字、图片和语音等多种方式皆可提交作业,极大地创新了作业布置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既可以用文字表述,又可以发布语音点评,可谓声情并茂。

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之古诗苑漫步备课为例,其中第一部分是声情并茂诵古诗。为了了解学生诵读古诗的已有水平,笔者借助作业平台,发布了这样一份作业:“下周我们将一起漫步古诗苑。老师课前要先了解一下大家朗诵古诗的底子。请每人朗诵两首古诗,一首是《关雎》,另一首自选,并在周日晚上6 点前上传语音作业。提示:点开老师发布的语文作业,按下底部的麦克风即可录音提交作业。”

这份作业发布后,学生饶有兴致,人人都能按时上传作业。笔者只要点击一下即可收听学生的朗诵作业。其中学生A 还自行配乐朗诵,整体氛围很好,令人有惊艳之感。笔者边听边做记录,对每份语音作业进行了评价,最终全面掌握了学生目前的朗诵水平,选出了6位诵读小组长,并依据诵读水平进行异质分组,临时分出7 个小组。这为“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结 语

初中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止以上三种。笔者只是针对自身实践的三种具体方式与大家交流分享。实践证明,这些信息技术方式的运用,有效改善了语文课前学情分析的效果,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与重难点,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进而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名著问卷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