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视角下羽毛球运动员常见损伤及改进措施

2021-11-22 08:20:38尚红鑫吕旭涛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1年3期
关键词:肘关节耐力羽毛球

尚红鑫, 吕旭涛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自1992年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在21分赛制下,有效的比赛时间占整场比赛的31%,运动员的平均心率(HR)达到自身最大心率的90%[1]。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技术全面,还要有充足的体能作支撑[2]。良好的体能是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保障,可延缓肌肉疲劳,为取得比赛胜利奠定良好基础。简单来说,体能是制胜的重要因素,是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训练的重点。

1 羽毛球运动员体能的重要性

在羽毛球比赛中,体能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居于主导与核心地位,教练员不能仅发展单一的运动素质,应结合专项动作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用“体能优先发展”教学模式[3],客观认识羽毛球专项技能、体能的关系,以技能发展为主,体能发展为辅,逐渐加大体能在训练中的比重,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激发训练兴趣,运用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发展体能,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目的。

发展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适应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延长其运动寿命、减少损伤的需要[4]。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在场上不断地启动、加速、急停、起跳,肌肉工作形式复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体能状况选择适宜的强度、密度及数量,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力,结合“定向发展”原理和“应激性强化”原理[5],使运动员的身体对动作轨迹和时间形成动力定型,让机体产生适宜的生物刺激,减少身体的疲劳感,达到延长运动寿命,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

2 羽毛球运动员体能不足导致的损伤

2.1 上肢部位损伤

2.1.1 肩关节损伤

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看,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也是进行羽毛球运动的基本关节。肩关节韧带受力被动牵拉时,主要牵连的肌肉是胸大肌及背阔肌,当二者受力不平衡时,就可能导致肩关节损伤。羽毛球体能训练中有肩关节最大外展内收动作,如多球练习中的杀上网、吊上网,多次大幅度的向后引拍、挥拍,导致肩关节反复磨损,局部过度牵引肌肉,很容易导致肩关节运动损伤。进行羽毛球练习时,当肩关节出现过度疲劳感(挥拍感觉疼痛)时应及时停止训练,平时可增加多种形式的体能训练,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包裹能力。

2.1.2 肘关节损伤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持球拍类运动最常见的损伤,造成此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由于在羽毛球初学阶段运动员反复固定拍型和手势,目的是在处理“网前小球”时动作固定,但反复伸屈肘关节不停的旋前、旋后极易导致肘关节损伤。二是在无球跑位、多球动作训练中,运动员的腕及前臂肌肉处于高负荷状态,短暂的肌肉爆发使肘关节肌群收紧,肘部肌腱纤维多次被动牵拉,导致肘关节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发生劳损,进而造成肘关节疼痛[6]。

2.1.3 腕关节损伤

腕关节在羽毛球运动中处于力量传导的终端,击球时不同的技术动作需要手腕关节快速闪动鞭打,爆发性的用力,大部分的损伤为手腕扭伤,主要由于腕关节的三角软骨板连续挤压旋转摩擦,韧带相对松弛,手腕在快速迎球击打过程中受到损伤。

当体能不足时,羽毛球运动员除了保持正确的击球动作外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可采用小重量哑铃进行手腕部位练习,掌握正确的手腕发力角度,增加腕部周围肌肉的承受力,遵循少量多次的训练原则,以小臂出现酸胀为止。

2.2 下肢部位损伤

2.2.1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在运动员体能消耗较大时,较多的损伤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扭伤或肌肉拉伤。羽毛球运动员需在短时间内侧身及膝关节的前屈、后伸等,这些动作对运动员的膝关节承压能力有较高要求。若运动员体能跟不上比赛节奏,肌肉得不到休整,膝关节承受的牵扯力较大,就会导致膝关节受损。总的来说,当运动员身体疲劳感增加时,神经中枢的兴奋状态及控制关节活动的能力就会下降,膝关节大幅度的跨步扭转、蹬地腾空及落地缓冲等都极易造成损伤,将对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建议采用靠墙静力半蹲,通过调整膝关节角度、半蹲的时间逐步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训练或比赛时佩戴包裹性较强的护膝以减少膝关节损伤。

2.2.2 踝关节损伤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心肺功能、力量和敏捷性训练中,踝关节功能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体能不足会造成踝关节急性挫伤,踝关节周围组织肿胀。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机体灵敏能力下降,启动及移动变向过程增加了跟腱部位及踝关节急性挫伤的概率。

建议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可进行绕踝训练,也可附带一些加强踝部肌肉的力量练习,如提踵走、波比跳等,结合专项训练动作,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员的体能。比赛中尽量减少冲击踝关节的腾空击球动作,赛后及时进行放松整理。

2.3 躯干部位损伤——腰肌拉伤

腰部肌肉损伤是由于运动员在体力不支、身体疲劳或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做较大步幅的动作(弓步接吊球、跨步接杀球、被动接后场球)时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损伤。腰部急性损伤如针刺一样疼痛难忍,导致运动员坐卧困难,腰部肌肉麻木,活动能力受限,前屈疼痛加重,棘突与棘突之间有明显压痛感。腰肌拉伤要立马停止运动,加强保护措施,避免二次损伤的出现。

3 改善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措施

根据羽毛球专项特点,从制胜规律来看,三大基本素质中力量是基础,速度是关键,耐力是保证。

3.1 力量素质

当今羽毛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加强对球路的掌握及击球力量的控制。要让进攻更具威性,力量素质训练不可忽视,同时也是运动员保持机体能力的基础。

科学、有效地提高收缩肌群与对抗肌群的协同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能力在羽毛球训练中十分有效。提升力量素质的体能训练多为大强度的多球训练,目的是增加运动员的体力储备,提高其肌肉收缩力。除了多球训练,还可通过快速半蹲起、蛙跳、连续纵跳等提升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较强的下肢力量可有效缓冲运动员的落地压力,减少损伤的发生。提升力量素质仅局限于多球与无球练习还远远不够,通过小重量的哑铃或腕力球可短时间内提升肘关节肌肉与肌腱的弹性,从而増加后续击球动作的输出功率。研究表明,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体能。

3.2 速度素质

羽毛球专项体能练习中速度素质训练主要包括:判断对方步法训练,根据对方来球的落点、球速及对方击球手法及时改变自己的站位,合理运用战术;多球速度训练以多球练习为主,采用前场接吊球、接杀球,中场快速平抽及后场快速接高远球练习;移动步法的无球训练包括直线前后跑,低重心左右移动,低重心四角跑,杀球后的网前勾、推、挑练习等。

速度素质主要由运动员对场上来球的反应速度、击球的动作速度及位移速度构成。羽毛球比赛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速度素质关乎场上主动权的归属,速度素质训练倾向于提高运动员的位移速度。较快的位移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击球及回球很有益处,归根结底关乎场上主动权的掌握。速度素质简单来说是运动员对场上各种信号快速反应的能力。随着羽毛球专项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及步法成为“不可控”的因素。高质量的移动步法为运动员争夺主动权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耐力素质

专项耐力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进行耐力素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体能,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最大限度地使机体的乳酸阈拐点向后推迟,从根本上减少运动员的身体疲劳感,增强其专项耐力。

2006年2月1日国际羽联将发球得分制改为每球得分制,每局获胜分从15分变为21分。每球得分制增加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使竞赛节奏加快,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加大,使羽毛球技术风格以“快、准、狠、活”为主,运动员想要夺得比赛的主动权,良好的专项耐力必不可少。

4 小 结

良好的体能有利于羽毛球运动员提前适应比赛节奏,拥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延长其运动寿命,减少运动损伤。在体能不足的情况下,羽毛球运动员上肢部位损伤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下肢部位损伤主要有膝关节、踝关节,躯干部位损伤主要是腰部肌肉拉伤等。平时训练中,着重从力量、速度、耐力素质方面加强体能训练。其中,力量是基础,速度是关键,耐力是保证。应针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及体能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

猜你喜欢
肘关节耐力羽毛球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羽毛球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飞行的羽毛球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车迷(2017年10期)2018-01-18 02:10:57
羽毛球PK赛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35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