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

2021-11-22 08:17郑学挺
名师在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学内容核心

郑学挺

(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福建福州 350013)

引 言

初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表现出了价值辨别能力差、缺乏法制观念、不熟悉法律、缺失诚信等成长问题。同时,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许多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面对这个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为出发点,积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一、梳理教学内容,普及概念

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制定的。课堂上,要想向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念,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科学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利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渗透具体的精神内涵。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让隐性内容显性化,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他们真正继承优良传统。同时,在具体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心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并重视选取能反映现实的素材,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1]。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在日常教学中,为让学生真正领悟“爱国”的精神内涵,在“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先以PPT 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几幅叙利亚战乱图片,要求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此,学生将真正感受到我们幸福的生活与国家息息相关。接着,教师可引出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然后,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浓浓爱国之情的感悟。然后,教师可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环节,要求学生列举有关爱国之情的诗词。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列举“先天下之忧而忧”等诗句名言,学生将真正领悟爱国精神内涵,懂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

二、采用多种教法,深化学生理解

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如果仅局限于普及概念,则难以培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面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重视采取多种方法,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课上,教师要积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情感体验为切入口,用富有趣味的故事熏陶学生,感染他们,深化他们对核心价值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利用好短视频、PPT 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用生活场景使他们深入理解核心价值,对核心价值有更深的感悟[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教学方式,其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体验,真正实现核心价值的融入。例如,在“多彩的职业”一课的教学时,为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敬业精神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向学生分享以下故事:一名网络主播借助网购直播平台为女性选购称心衣服,为丰富经验,坚持每天学习穿搭知识。经过不断努力,她的直播从几百人次上升到了19 万人次观看,获得了骄人成绩,请学生谈一谈自己从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能深化对敬业精神的理解,渐渐树立起敬业爱岗的正确价值观。

三、加强网络教育,提高学生认知

网络,可作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新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QQ、微信、微博等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推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逐渐提高学生的价值认知。同时,教师可在网络互动平台上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设计探究性学习项目,使学生在亲自探索中主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要积极利用红色网站宣传民族意义等红色文化,同时共享优质教学案例,以支撑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等突出优势。教师要发挥好网络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诚实守信”一课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认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班级QQ群设计一个“你问我答”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先向学生推送反映社会上不诚实现象的事件,如考试作弊、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让学生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可精心设计这样几个问答题:(1)当成绩不理想时,你会怎样告诉父母?(2)当你打破了同学的物品时,你会怎么做?(3)当别人多给你找了30 元钱时,你会怎么做……在“你问我答”互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选择诚实行为,拒绝谎言。当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QQ 群中分享自己知道的诚实守信格言。在这里,通过网络教育,学生将深化对诚实守信概念的认知,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加大榜样示范,增强学生认同感

人们常说:“优良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在日常教学中,为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师要利用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榜样引领他们。榜样,可作为典范缩影,其优秀人格和动人事迹能对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起到积极影响,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价值体系的构建。榜样教育模式下,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他们大胆分享自己的感悟,使其从心理、情感上更加认同真、善、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坚持追求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我们与法律同行”一课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依法办事价值观,教师可先向学生分享“2018年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唐海滨优秀事迹,向他们介绍唐海滨一直以良好作风投身司法行政工作,以一颗责任之心打造法律援助品牌,以一颗专业之心,着力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法律咨询、信访等服务。两年间,他依法办事共解决了39 件讨薪案件和60 余件劳工纠纷,被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政法干警”。在学生听了唐海滨的动人事迹后,教师可鼓励他们想一想: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功能实现靠什么?基于问题的引导,唤醒学生以唐海滨这个人物为榜样,使其坚定认同法治观,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

五、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堂上,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效果,促进学生内化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组织,教师要抓好每一次节日契机,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中相关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感化学生,使正确价值观扎根在他们心中。同时,教师要立足教材,积极组织民族团结、法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历史纪念馆,透过抗战历史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另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实地调查、随机采访等社会体验活动,在活动体验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为让学生做到与人为善,在“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真正体悟到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位成员的自主行动,且从中懂得要尊重、帮助他人,从而使与人为善价值观内化于心。

结 语

综上可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十分重要。课堂上,为取得较好的融入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注意系统化梳理教学内容,向他们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念,同时采取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能力,并在榜样示范、实践教育活动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