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汪聚伟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随之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1969年互联网技术继而出现,随后,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世界格局和人们的生活。该文在分析信息化数媒时代的特征表现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为信息化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1]。
体育行业的信息化是体育产业发展中大数据积累的依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体育信息化的建立,不仅是应对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而是利用大数据资源,整合民用、商用、竞技用途的体育数据,运用互联网开展体育工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目前体育信息化不完全适用产业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体育行业评价标准不一致,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数据采集系统完全不对应;二是体育采集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信息整合、共享都存在很大困难;三是信息化数据来源不明,对民用、公用的体育信息大数据采集渠道不一,标准不同,所以大多依赖人工数据,还处于比较低级的信息化服务体育行业的阶段。
从来自美国的强大的情报收集和数据分析来看,全球范围内,欧美国家重视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在体育产业中,美国发达的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中,半数以上的职业选手,都是在专业情报团队的帮助下分析赛事、汲取经验,80%以上的球队拥有专业科研团队[2]。与这些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体育信息、科技情报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体育信息化系统仍有弊端,因此加强体育产业科技的信息化理论建设和实践经验,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虽然同属体育事业,但却在各自的子模块中,独立体系、缺乏互动。在大众体育中,由于其技术指导来源不够专业,相关的运动知识、速度力量技术储备较为欠缺,民众在体育健身过程中很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而竞技体育在这方面确实飞速发展,不但有专业营养师团队保障运动员饮食健康,更有专业大数据分析为竞技体育提供准确的技术分析,加之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竞技体育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大众体育。
从建国初期到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体育事业从全民健身普及体育运动,到竞技体育服务于大众体育,在制度规范管理、政策实施及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保障不均,大众体育都明显差于竞技体育,使二者本应在共赢发展的环境下,却出现资源配置比例失衡、经济发展保障不均的现象,进而给二者共赢发展模式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信息化也在悄然步入大众体育事业和竞技体育范畴,可是相对应的高端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精准测量技术等,仍然多应用于竞技体育的范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使运动员的实力大幅提升,竞技能力也随之不断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也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历史记录再创新篇章。然而,大众体育的对象范围广、针对性不强,需要多方位、大规模的经济投入才会有所改善,所以相比竞技体育的信息化发展,大众体育信息化发展缓慢。
因此,国民体育产业信息化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该如何应对新问题,如何开辟新路径,是我国信息化体育事业面临的挑战,但同时大数据时代也是大众体育事业和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佳契机。
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双赢共生。在建国初期,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都不乐观,国家面临百废待兴之势,体育发展被作为服务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项任务,全面增强人民体质是当时体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而竞技体育是为了支持大众体育的发展,主要目的在于参加运动会。考虑到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经济利益方面的不同,它们的目标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因此,二者战略上的同步发展,可以有机结合两种体育,拓宽产业领域,使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赢共生、长久发展。
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终极目标就是全民健身,确保人民身体的优良体质,所以,大众体育的发展全面化、普及化,才能确保竞技体育更进一步的发展,攀登国际体育竞技新高峰。二是大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培育储备选手。大众体育容纳了多项体育竞技元素,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体育为其储备能量,在雄厚的基础之上,“金字塔”式选拔人才[3],为竞技体育输送大量资源,大大稳定了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三是大众体育发展演变出竞技体育。在古代,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有生产、宗教、军事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产业伴随而生,并逐渐分离化、专业化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属于体育事业中的精英项目,引领着整个体育领域的发展,不断地促进大众体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一定范围内催化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竞技体育推动大众体育发展。自我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国民热情随着奥运成绩的突破几度高涨,极大地促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国民健身热情大幅度增高。我国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逐渐大众化,民众参与度极高且参与范围广。二是竞技体育规范了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虽然各有专攻,但是它们在运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竞技体育为大众体育提供了技术规范、科学技能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明确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方向。
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分别在不同方向展示了人类运动健康的积极理念。两种体育的发展都是以群体性活动为基础,使人们在体育过程中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体验一种群体性的快乐,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同时,强健自身体魄。体育运动虽然愉悦身心,但也需要科学管理,在有序的环境下合理开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可以将体育运动有序统计,运用大数据管理测试与人民最佳匹配的体育运动,有效地开展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赢模式。
体育产业史告诉人们,无论是大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其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科技的进步。如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著名运动员刘翔的跨栏动作进行了分析[4],发现他双腿不均匀的受力影响了极速的突破,进而设计了专项恢复训练,刘翔最终圆了奥运金牌的梦想。可见在科技引领创新的大背景下,组建科研团队,攻克竞技难题,合理开展信息化与体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打造大数据下的体育产业体系,将为我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创新,开辟新道路。
终身制体育意识的形成,主要在于大众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项目,无论是大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终极目标都需要终身制体育体系的培养[5]。按照人类各个年龄分段,可将终身制体育体系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在青少年时期培养体育精神的长久坚持,长期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和广播体操,建立网络化记录模式,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第二阶段,通过开展适合青壮年的体育运动,让青壮年形成终身意识,如加强保养型体育项目(瑜伽、健身操、单车操等),信息化保存参与者记录,持续加强终身制体育体系;第三阶段,通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完善记录个人情况,可以将老年人身体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相匹配,优化体育培养体系[6]。只有建立网络科学性培育,才能让运动者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最终获得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有效提升。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的机遇,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模式,更有力地促进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相互结合与发展,为大众体育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也为竞技体育选拔储备人才,二者将会在大数据的应用中迅速融合、共生共赢。体育事业是体现大国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外交手段,我国的信息技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大数据与多个行业的有机融合,已经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体育事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如何完美创造信息化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更大突破,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化时代,实现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信息资源方面的高度共享,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逐步实现,体育产业将会对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因此体育事业中数据化管理作为科学依据运用的重要基础,对体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