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伟力 刘希全 刘 雪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并加速蔓延,导致感染和死亡人数持续升高。为控制疫情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大多数疫情暴发地决定停工停学,限制居民出行,加强动态监测。因此,受各国防控措施的影响,全球民众的日常生活被打乱,全球经济发展也一度停滞,工厂停产、实体门店关闭、物资供应匮乏,专门从事客货运输的交运公司、物流企业受到极大影响。由于缺少旅客出行需求,国外航空公司或破产倒闭,或举步维艰;国内航空公司虽在客运方面受阻,但在货运方面却因网络购物逆势兴起,萎靡状态在逆境中得以调整。回顾2020 年,我国民航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勇敢担当,果断自救,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递交了满分答卷。
疫情终会过去,但疫情带来的行业冲击却是短期内难以平复的。各大航空公司该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变化,该怎样吸取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经验,是值得学术界和行业内思考的问题。葛春景[1]曾指出我国航空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服务链条短、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国际竞争力偏弱;贾嘉等[2]曾在探讨建设国际物流通道时指出航空运输通道的重要性。经历这次震撼全球的疫情,结合后疫情时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彭峥[3]、朱晨波[4]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刘韶滨[5]指出支线航空网络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便利程度,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更加重视支线航空网络价值;陈姗姗[6]呼吁今后需深化构建国际物流全产业链供应体系,着力提升航空货运国际竞争力。
从航空物流角度出发,在此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市场环境,尤其是空运企业的变化,进而提出后疫情时代航空物流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基于全球物流运输网络,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利用全客机的下货舱(又称客机腹舱)、客货机的货舱部分或全货机,并结合陆路运输,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环节,实现货物从始发地以较快的速度到达指定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航空物流安全、快捷、方便、优质的特点,在急要件、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中,表现尤为突出。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航空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仍落后于其他运输方式。据交通运输部信息统计,2019 年我国公路运输量占总货物运输量的72.99%,占比最大;其次为水运,占比为15.87%;铁路运输量占比9.18%;航空货物运输量占比仅为0.02%,比上年增长2.0%。尽管全球航空货运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左右,但是航空货运货值却占全球贸易总货值的30%以上,因此高价值货物的安全快速的运输,成为航空物流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我国航空运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中却表现出巨大潜力。据官方数据,2019 年,中国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753.2 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约为美国同期水平的60%。其中,国内货邮运输量达511.2 万吨,占总量的68%;国际货邮运输量242 万吨,占总量的32%[7]。2020 年上半年中国货邮运输量达299.8 亿吨公里,增长相对平缓。
据2020 年3 月2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开的有关我国航空货运情况[7],截至2019 年底,在市场主体方面,我国内地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仅有10 家,全货机总数为173 架次,占我国民航运输机队的4.5%,同期美国的全货机总数已超过550 架次。在运输结构方面,多数航空公司多以客机腹舱资源为主,约占航空货运总量的70%。在国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高达82%,在国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49%,与全货机运量基本齐平。由于目前全货机数量太少,致使我国航空货运过分依赖于客机腹舱,运力难与增长迅速的货运需求量保持同步。且为了保证客运需求,大多数全货机被安排在夜间飞行,24 点至6 点的航班占比高达73.7%,白天航班的缺失更加削弱了全货机运输的时效优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于2020 年6 月发布报告,预测全球航空业2020 年亏损将超过840 亿美元,经历迄今最为惨淡的一年,若各国防控不力,航空客运量的恢复将远慢于预期。各大航空公司纷纷采取措施,削减票价、停飞航班、裁员减薪,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部分航空公司为削减开支决定推迟接收新客机,该行为给空客、波音和许多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 年8 月底,全球已有数十家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据英国航空分析公司Cirium 的数据,截至2020 年8 月底,全球有35%的飞机处于停飞状态,虽然已好于4 月份停飞最严重的66%的比例,但仍不乐观。截至2020 年10 月,达美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汉莎航空集团、法荷航集团和国际航空集团等全球规模性航空公司的总收入损失已经超过1.1 千亿美元[9]。
全球GDP 的下降导致全球航空业出现现金流负增长,航空公司运力大幅度下降,公务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不足。为刺激出行,航空运价持续走低,这给以低价著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小航空公司的破产带来了大量飞机的低价处理,进而使得对新飞机的购买动力不足,航空公司运力投入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大航空公司大面积削减航班计划,导致航空运输腹舱运力短期内供给严重不足,航空货物运力明显供不应求,尽管货运机队全力以赴,全球各地仍出现航空货物大量积压的情况。为了缓解航空货运压力,帮助航空企业从客运危机中坚挺过来,我国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通过优环境、补短板、调结构、强供给,全面提升航空货运能力。
2020 年3 月2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8]指出“对货运功能较强的机场,放开高峰时段对货运航班的时刻限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地区具备条件的国际枢纽机场实行24 小时通关。”2020 年3 月29日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7]强调,继续加快建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此外,民航局或联合其他部门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如《民航局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支持政策的通知》《货邮飞行航班时刻配置政策》《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等,降低收费标准,优化货运环境,提高货运设施使用效能,积极协助航空公司解决国际货物运输中遇到的航权、时刻等问题。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直接推动了智慧民航的加速建设。民航局于2020 年12 月31 日正式发布《航空物流信息交换规范》团体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郑州、成都、厦门8 个机场的3 条国内航线、4 条国际航线、通关进出港全流程上完成验证工作,并于2020 年12 月30 日正式启用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行业平台,同时将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纳入“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的进步和政企各方的参与都将有利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的航空物流供应链。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9 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了1862.1 亿元人民币,是2015 年的5 倍,年均增速49.5%。2020 年受疫情管控影响,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网上订餐等“宅经济”活动相对活跃,网上消费体量激增。“宅经济”的发展还受益于互联网和配送技术的进步,物流配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优化了用户线上消费体验。此间不同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逆势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10],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4.5 亿票,同比增长63.3%,成为稳定外贸形势的主力。但受航空舱位贵、货物配送难等问题约束,跨境物流行业在第一季度表现不佳。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包裹及时安全送达消费者手中,成为了海关和航空物流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
疫情期间客机大范围停飞、腹舱运力短缺的矛盾凸显严重,“客改货”成为航空企业最灵活的自救方法。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启动“客改货”计划,空客、波音等飞机制造商积极为部分机型提供了改装解决方案。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印发通知,对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客舱内装货改装项目发生的费用予以补助。切实可行的“客改货”计划不仅在短期内可以弥补货运能力不足的短板,而且待技术成熟后可以应对未来突发紧急情况,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大力落实“客改货”的同时,各大航空公司亦应配合各地机场积极探索合适的装卸作业方式方法,改善机场仓储和转运环境。
2020 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旗下的货运板块都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革,顺丰快递也加快了在航空货运领域的扩张,部分中小型航空货运公司纷纷组建,可见航空货运将面临新的一轮大发展。中长期来看,货运需求量增长势头强劲,待客运恢复后,客机腹舱、全货机和“客改货”航班也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扩大货机机队规模、大力发展全货机运输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各大航企应积极寻找资本助力,进行航空运力的购置或租赁。
在货机机队规模发展阶段,客机腹舱仍为航空货运的主力,而空运乘客的出行目的占比较大的是公务出差和休闲旅游。在旅游业有待复苏的当下,航企可考虑联盟合作,做好旅游市场调研,细分目标市场,抓住节假日时机,推出较高铁运输更有竞争力的航线产品,争取实现航空客货运输和旅游行业的双促双赢。同时,政府应宏观把控,积极进行产业布局,给予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刺激市场消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商品消费的重要方式,跨境电商的新业态新模式更是将电商推上新的高地。虽然信息传递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送达,但实体货物的运输效率成为限制电商行业发展的瓶颈。航空货运可以实现短时间长距离运输,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在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有巨大优势。因此,积极建设上下游配送网络,结合电子商务,尤其是近几年新兴的跨境电商,完善全球供应链配送系统,是航空物流得以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航空货运作为一种运输方式已不能填充满现代物流系统航空领域对应的空间。该领域空间有大型制造企业、龙头贸易企业和众多电商平台,它们掌握大量货源,是航空物流的计划者,南航、中货航、国货航等空运企业和顺丰等物流公司是典型的运力提供商,再加上机场、地面运输单位、货代企业、消费者等众多参与者共同形成了航空物流供应链。为了发挥航空运输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充分利用相应基础设施设备,航空货运企业必须创新业务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联动机制,由单纯的运力提供商转型为航空物流的整体服务商。做到降成本、促发展、提效率、保质量,实现航空物流多方参与者的共赢。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航空物流,而航空物流的发展同样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后疫情时代,航空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更需要航空企业主动担当,在扩大货运机队规模、完善运输网络的同时,结合外界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衔接上下游转型成航空物流服务商,以实现我国航空物流的横向联合、纵向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