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篮球作为三大球之一,深受人民大众及学生的喜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的大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篮球作为高校课程中普及较广的一项运动,多以普修或者选修的方式进行。篮球具有多种竞赛形式,如3V3或5V5,篮球比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老旧、实践与理论不能并重及个别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诸多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许多缺陷。篮球教学多以普修或者选修的形式存在,课程安排不足,多数学校篮球选修课一周只开设一节课,这就使学生只能掌握极少的篮球知识,而并不能真正了解篮球运动。学生练习篮球的次数过少就无法真正喜欢上篮球运动。此外,篮球教学模式的程序化也是一大突出矛盾。教师传授篮球技术往往是按照熟悉球性、传球、运球、投篮、上篮以及比赛等步骤进行,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1],不能完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难以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2]。
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只通过一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篮球学习的好坏,通常以最后考试是否合格来判断学生的篮球学习状况,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练习考试内容,忽略了篮球的整体性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篮球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也就呈现单一性。
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还存在重实践、轻理论这一问题。教师往往重视技能方面的教学,而在理论知识方面总是一笔带过或者忽略不计,常常把教学重心放在篮球基本功以及战术学习上,对篮球的起源、发展历史、场地大小以及裁判规则方面不够重视,弱化了学生对篮球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
在篮球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指导是通过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综合活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指导。而在高校,一部分篮球教师理论知识优于专项技能,还有一些年轻的篮球教师,教学经验浅薄、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3],并且参加篮球比赛较少,继而缺乏篮球比赛指导经验。另外,一些毕业于高等体育院校的篮球教师常年参加体育专业训练,常常忽视理论知识的基础学习,因而这部分高校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场地设施设备是现代篮球运动的重要基础,与高校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在高校篮球队的发展中也还存在着比赛场地设施不足这一突出问题。多数学校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学生平时参与室外篮球运动的基本需求。在一些普通高校中,室外篮球场地居多,而室外球场的功能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特别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天天气寒冷,再加上下雪后雪的堆积,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户外篮球运动,所以高校应积极地免费开放室内体育馆,促使学生参与篮球运动[4]。此外,篮球的数量也远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再加上目前有许多陈旧的室内篮球设施不能正常使用,造成场地设置匮乏。
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多采用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而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当采用各种鼓励式课堂教学,提高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5]。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篮球游戏,并融入篮球比赛规则的教学内容,既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全体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普通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还可以充分采用各种情景活动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情景教学设置活动引发广大学生主动独立思考,激发广大学生的篮球学习潜能,这样不仅提高了篮球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在评价考核体系中,不应该仅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考核,也应将对教师的全方位评价考核纳入其中,从而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管理方式,形成立体的教学评价信息网络。整体评价方式就不会单一、片面,有利于学校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因此,篮球的教学课程质量评价内容应主要包括学生自己的整体评价以及篮球教师的整体评价。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平时课堂的出勤等;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考核等。
在篮球教学中,理论与技能同等重要,不能只注重技能的教学,篮球理论知识也应得到重视,包括篮球的起源、发展、篮球场地的大小以及比赛规则等,这些知识都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应该摒弃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理念,使学生全方位了解篮球运动[6]。篮球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只注重实践的篮球教学是不完善的,只有篮球理论与篮球技能并重,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篮球文化,从而为篮球运动发展储备人才,为篮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篮球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是篮球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加强篮球教师的专业学习,大力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篮球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篮球技能水平。教师应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训练或篮球活动,主动学习篮球技术和理论,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提高职业素质。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活动和培训,使教师掌握篮球运动的动态前沿,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素质。
2.4.2 重视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
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评价考核体系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应加强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专业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对其专业综合素质科学发展的评价目标基本定位、具体评价目标以及培养教师策略3个方面,这也是制定教师专业评价目标体系的重要前提。在学校篮球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成绩评价机制体系,使学校的教研、教学以及行政教育管理工作与篮球教师的教学考核成绩评价密切结合。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学校教师之间的综合互评以及在校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考核机制。
高校篮球场地设施的短缺问题制约着篮球改革的发展,该情况的出现受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当今,各大高校因为扩招生源以及各方面原因导致资金短缺。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完善场地器材、加大经费的投入,积极增加篮球场地设施以及购买篮球器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场地[7]。此外,单一的资金来源无法满足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加大经费的投入。学校领导应加大对篮球运动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哈尔滨普通高校中,篮球是普及较广的一项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整个体育教学中也格外重要。哈尔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老旧缺乏创新理念、篮球教学内容偏重技术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盲目注重期末篮球教学的达标与否等,这也是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弊端与缩影。要想促进哈尔滨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就要促进哈尔滨普通高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哈尔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现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哈尔滨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针对哈尔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现状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解决哈尔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现有的问题,促进哈尔滨普通高校篮球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