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国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16044)
首先,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当今时代,优化和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符合时代的要求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更加有利于高校的体育教学建设工作。其次,积极加强大学生休闲体育教育,能够让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休闲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要对休闲体育类项目进行深刻理解,对休闲体育项目和健康生活状况的认知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休闲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价值和推动意义[1]。同时,健康中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战略部署,促进各个高校有效开展休闲体育教育,能够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股注重休闲、积极向上、强化锻炼的风潮,能够有效推进国内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
首先,健康休闲体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大学校园中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能够使学生身心处于舒适状态,从而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其次,科学的休闲生活能够保障高校校园秩序稳定。最后,休闲活动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诚信友好,让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进而形成一种和谐向上和文明进步的氛围。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充裕的自由时间是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前提。通过相关问卷调查和实际研究数据统计,现阶段大学生可用于休闲体育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而大部分的大学生将休闲时间大多用于玩游戏、看视频、看书、旅游、聚餐、睡觉等内容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休闲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上。
学生对休闲体育的了解不够全面,对休闲体育教育足够了解的大学生占比较少,甚至有些大学生完全不了解休闲体育的概念。这是因为我国部分高校对休闲体育教育的宣传工作没有加强,学生也没有对休闲体育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学生可参加休闲体育的形式较少且参加频率较低。虽然很多学生有参与学校活动的意愿与想法,但大部分学校举行体育活动的种类较单调且频率较低,这就无法让很多大学生参加体育休闲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2]。
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快乐教育的思想理念,主张体育技能与技巧的传授为主要立足点,追求更加全面的体育效果,并挖掘学生潜在能力。需要将休闲体育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当中,丰富教学内容,合理拓宽学生可选空间,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和选择。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休闲职业素养,要以自身实际行动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当中,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
由于部分高校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休闲体育项目给自身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学校应当抓紧对相关校规、政策、文化的制定和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功能以及休闲类体育项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且健康的休闲体育锻炼观念。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有效提升高校休闲体育的管理与指导性服务。在高校内部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及相关活动,离不开学校高层高校的管理与指导性服务,校领导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应当给予相关教育活动足够的重视和指导。例如,可以在校园内部构建高校休闲体育组织、社团,充分发挥相关组织机构的主导作用。另外,还可以在校园内部设立专门的休闲体育文化指导站,以便于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加专业性的知识性指导[3]。还可以联系校外的休闲类体育俱乐部和相关体育协会,寻求更加具有专业性的帮助和指导。最后,应当充分研究健康中国的相关教育政策与背景,在学校内形成自上而下的休闲教育认知体系。
在基础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强硬件建设与管理,优化体育教学外部环境,这就需要高校对原有体育设施功能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扩大,要鼓励新时代高校体育休闲教学目标的努力实现,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健康体育意识与习惯。对课程教学进行建设时,对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要进行全面调查,并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当前流行的及学生喜欢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综合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要选择编制内容较为丰富的休闲体育活动教材,并结合不同形式的休闲体育活动,建设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应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休闲体育活动所具有的文化气息,从而让其高品味文化追求及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另外,在课程效果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寻找学生所感兴趣的项目,并判断这一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导[4]。
学校在进行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休闲体育教育路径,让整个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文化教育中融入休闲体育教育,促进休闲体育教育项目与其他学科和知识的有效融合,构建多样化、多形式的授课环境,这样有助于多方面提升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另外,有效促进知识文化类课程与休闲体育教育学科的结合,还能够完善学校的整体课程结构,引导学生通过休闲体验来获得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以此促进校园内休闲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并且提高学生的生活认同感和心理幸福感。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学院的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传播休闲体育活动的意义、魅力、价值,以便于做到知识教学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也逐渐认识到了参与休闲体育项目的积极意义,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周边群众对于休闲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来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大家在休闲体育活动和相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基于此,应对全民健身理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积极调动社会、家庭等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并利用校内各种媒体优势,营造校园休闲体育健身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作为全球化的一个趋势,资源共享可以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提供优质的资源互补,所以高校应该利用课外和校外环境,为大学生开辟出休闲体育教育空间,让高校、家庭与社会相互配合,实现对学生正确休闲体育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学校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体育健康素养和对休闲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改善并调整相关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与周边群众开展互动性和趣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借助自身的休闲体育意识,对周边的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的休闲体育活动氛围。而高校休闲体育活动教育与社会层面相接轨的教育模式,也能够有效利用学校周边的场地、设施功能和体育类资源,促进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开展和优化,令社会中的休闲体育资源在高校整体休闲体育项目及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起重要的促进作用[5]。
休闲体育教育是高校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其中涵盖了全体师生在体育实践中共同营造出来的文化现象。科学合理地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可以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丰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而和谐校园文化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当中。而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休闲体育需要经过整合改革和创新等阶段,积极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和师生和谐文化气氛的建设工作[4]。因此,体育教育活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开展休闲体育活动,能够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活动意识和学习习惯,更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域广泛,不同地区的高校所具备的地域性特征和社会自然特征也不相同。而休闲体育类项目归根结底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类活动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得知,不同的地区所能开展的休闲类体育项目及相关服务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高校在开展具体的校园休闲体育活动时,可以结合学校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环境来进行合理调整和规划,尽量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地组织校内师生参与到适合当下环境背景的休闲体育活动中。例如,对于一些平原偏远地区的高校,地势开阔且空气清新,适合开展马拉松长跑类的休闲体育项目;而对于一些处于城市中心的高校而言,由于场地有限,且周边车水马龙、人口密集,因此,适宜开展一些诸如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室内性的球类休闲体育项目[6]。
另外,对于一些具有当地风土人情与特色文化的高校而言,可以结合相关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当地传统服饰、传统体育项目等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休闲体育活动。例如,对于闽西地区的一些高校而言,当地划龙舟、舞龙、舞狮、武术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而在学校内结合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开展以上类型的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既能够有效鼓舞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中,也能够深化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意义,帮助大家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统休闲体育项目的魅力。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并加大休闲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休闲体育教育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