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2 02:46林荣宗
名师在线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理念

林荣宗

(福建省莆田第十一中学,福建莆田 351166)

引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历史教学的源头活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摆脱教材对教学的束缚,借助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特色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置于生活背景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以生活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的教学模式[1]。生活化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认为,“死读书、死教书、教死书”是对人才的摧残。让学生远离生活,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就无法真正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中心,促使教学与现实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以生活为立足点获得精神力量和思想。在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引下,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张让学生融入家庭、社会,在生活中观察、感受、锻炼、辨析。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过去的历史教学带有强烈的应试性,不具备丰富的生活含义,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距离甚远,没有温度和情感,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思维能力培养非常不利。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顾进行历史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记大事、要事,分析历史事件,却很少让学生从人、生活的角度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长此以往,学生就很难通过课堂学习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对历史的认识也非常片面、形式化。《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历史、观照历史,这不仅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活化教学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善于结合学生生活

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善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历史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融入各个历史教学环节,以增加历史课堂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获得有温度、有情感的历史知识[2]。例如,在教学“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时,对于“百家争鸣”,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讨论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归纳后汇报:道家——老子、庄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仁、礼、智;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法家——韩非——法治;阴阳家——邹衍——五德终始;兵家——孙武——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等等。接着,教师设置生活化话题:“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展开分析与探讨。学生可能提出以下观点:儒家讲究诚信、仁义,在现实生活中,诚信、仁义已成为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处事法则;法家强调法制,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墨家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对侵略战争,这与我国的共产主义理念和爱好和平的治国方针相契合;等等。由此,学生可以认识到“百家争鸣”对当今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导入引起了重视,但是导入方法缺少创新,导入方式单一、无趣。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挣脱教材、教室的束缚,积极朝生活方面拓展,收集更多可用的历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3]。在历史教学导入中,可用的资源非常多,如风土人情、民间故事、时政新闻、影视素材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构建趣味、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有所认识,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剧中的一些生活化片段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暂停、放大等功能,让学生一起玩“找茬”游戏,如剧中的人物穿着、餐桌上的饭菜、少女留发髻、一些超前的诗词名句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这些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样借助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导入,可以点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历史

历史教学内容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传统的历史教学紧紧围绕教材,学生经常会感觉教师讲述的历史非常遥远,有距离感。学习历史就是让我们以史为鉴,服务当下和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教学目标和教材,积极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素材,尤其是生活化素材,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拉近生活与历史学科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如新航路的开辟,从国外史切入,讲述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再讲述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物产。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红薯、玉米、草莓、葡萄、马铃薯等,让学生指出哪些物品是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由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从生活的角度补充这些物品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如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农业产量,使得人口大量增加,为商品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这样借助生活化的素材和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活气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智慧生成。

(四)布置生活化历史作业,适当拓展教学空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格外重视作业设计,借助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空间。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让学生绘制中国地图,将改革开放初期首先对外开放的城市标注出来,并找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看看这些地方有何特点?比较两次开放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以“婚嫁三大件”为主题,收集相关材料,找出不同时期的“婚嫁三大件”,绘制图表、写出感想,以写作的方式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抒发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借助生活化作业,学生可以从现实角度思考历史意义,增加历史积淀。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生活化对于历史教学和学生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借助生活化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构建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进而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