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易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在积极尝试最大限度加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不少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其中,很多教师忽略公共外语教育的思政优势,未能有机整合、挖掘和丰富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没有了解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无形渗透,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等,这些已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语言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这其中也包含着使用语言的区域的文化,然而,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中国文化渗透入教学或进行英汉文化对比,学生也缺乏平等的文化意识,这也会影响到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翻译部分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英文段落翻译内容,这说明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与我国思想政治改革是一致的,该课程的特点也符合中国英语改革的新趋势、新方向、新路线。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始终,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责任及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其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基础课程。要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作用,最重要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思辨学习,在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英语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深层意识和英语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保障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的独立课程机制以及教育政策的结合将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育的始终,因此,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也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促进国际交流培养优秀政治素质英语人才的重要保证。
所谓的泛在学习,指的是每时每刻的沟通以及无时不在的学习,换言之,学习不再是特定环境内的行为与动作,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学习这一过程。泛在学习概念的提出,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征,将学习者作为中心以及起点,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校课程安排中,学习都是持续存在的,这也是泛在学习概念的核心所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是海量的,并且借助便捷的技术以及科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并且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英语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视,而对思政相关内容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是需要改变和调整的。现阶段,我国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但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教学上,对于理论知识、交流技巧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引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以及思政课程的任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教师对学科教学理念的理解不足,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尚且存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才会出现将课程与思政教育分离的情况,这也使得课程思政的发展受阻,难以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绝对优势。
此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着语言使用群体的文化思想,因此,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当地语言文化的影响,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更好地对外交流与发展,而作为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蕴含的是西方文化,所以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影响也是在所难免。在这种环境下,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要在学习语言技巧的同时,了解对比中西文化,并且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清楚了解文化学习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也会更加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会无形中影响到我国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形成。另外,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对我国相关文化内容的输出,这是大学英语的一大弊端,学生在进行英语交流中,往往难以表达出我国的文化内涵,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跨文化交流中也会遭遇不少的阻碍。
泛在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在此环境下,教师在大学英语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化传播观念,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任何网络的参与者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因此,网络信息发展迅速,教师必须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帮手、筛选者和指导者,帮助他们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准确选择学习资源,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大学教师、学生通过媒体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是必要和紧迫的。因此,应提出以下思政融入策略。
如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习。网络广泛的学习环境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造成不确定性。而全方位学习环境带来的舒适感和快速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氛围将给教师带来便利,除了使用正式的在线课程平台,教师还可以和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自觉有效地进行沟通,使师生互动与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同时,教师总体素质较高,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其他群体相比,教师结合学习资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要求,教师可设计和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并选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提高学习兴趣。总之,自主学习平台内容的选择,应结合思政资源和信息,连接并形成个人学习网络以及教师和学生交互模式。
所有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满足学习者发展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特征。基于大学生思维灵活、接受创新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把中西文化比较作为一个整合点,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一个单元的课后翻译练习,教师们可以把“中国梦”和“美国梦”对比,通过在线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家庭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和责任感”的实用型青年人才。
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全面思政建设的环境中,教师应该专注于理解所教学科的思政融合元素和方法,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无足轻重的,在整个教学实践与日常行为中应建立普遍教育的意识,这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手段。
建立“课程思想政治”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关键,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发展实施的关键,也是思政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对整个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具有积极影响;通过评价体系对英语课程思政进行考量,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评估可以让教师获得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进程的反馈,思考与适应,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现代学生处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每时每刻可以通过手机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对于那些没有深入接触世界的学生来说,这将对他们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塑造产生影响和挑战,同时信息时代的变化对大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当代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从泛在学习理念出发,概括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渗透策略,强调了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总之,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已成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高校学生应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