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刘莎莎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表明了在脱贫地区建立全方位长效保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农产品既是脱贫地区群众的重要劳动所得,也是他们的基本口粮保障与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建立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长效机制,稳定脱贫地区的政策环境,整合发展要素,催生内生发展动力,建立稳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是重农固本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河南省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八年中,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性胜利,探索出了具有河南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子,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仍有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脱贫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地区的生产力、生态环境、人口流失、老龄化问题依然突出,“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教样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恒久话题。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性胜利,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推动减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将脱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放眼长远为全面脱贫后的“三农”工作谋划全局,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1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第二个阶段,稳固“三农”基本盘,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与坚实基础,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华章,就必须依托数字经济,促使数字乡村战略与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深度融合,让数字化成为脱贫地区农产品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当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形式还比较初级,发展的规模还相对较小,对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还十分有限,丰富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的发展形式,完善发展路径,延伸产业链条,打通销售渠道,构建发展长效机制,扩展乡村发展空间仍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从2014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河南省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8亿元,在95个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实现了对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共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3523个,实现了73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实施“鼓励发展+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强化督查激励,实施资金分类及贫困地区资金倾斜等措施不断引导基层创新,同时根据地区发展差异,因地制宜细化建设内容和支持标准,不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激发了脱贫地区农产品的市场活力与健康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1.单纯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定义农产品数字化发展。脱贫地区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政策、资金、人才、人力等资源投入。当前由于缺乏政策引导与统一规划和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软硬两方面条件的限制,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多集中于脱贫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体系即“运销”两个相对成熟的领域,“种养加储”等领域资源配置还稍显不足。河南省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体现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的数字化两个方面建设效果突出。但是,从农业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来看,农产品的数字化发展应是“种、养、加、储、运、销”全链条的数字化,以及进一步发展所派生出的生产数字化、物配送数字化、支付结算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治理监管数字化等全方位的农产品数字化。包含了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种养加储运销”等全产业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全链条体系。
2.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瓶颈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硬条件发展较为缓慢,数字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脱贫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脱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是推动脱贫地区良性发展与持续增长的动力引擎。二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建设与应用人才缺乏。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人才缺乏,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比城市地区周期长、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广度,降低了发展质量。三是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覆盖面广,加之脱贫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资源配置亟待进一步优化。
3.缺乏支持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长效化保障机制。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应是包含农产品全链条的数字化,农产品数字化发展所依托的信息化建设、应用领域覆盖面广,技术复杂,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建立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长效化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补齐脱贫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建立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长效化保障机制,即是关系到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地区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基本要求,更是为脱贫地区提供持续增长动力与发展后劲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数字乡村战略是贫困地区农产品乃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聚焦这两个时代任务,就需要我们树立脱贫地区农产品长远发展的大局观,加强政策指引、科学谋划,以区域化、数字化为侧重点,聚集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创新发展全要素,以内生动力和创新驱动为着力点,为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托。
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健康发展与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提高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重点,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有力支持,以三者有效衔接,协调促进为基础支撑,为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多年来,脱贫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光纤宽带进村入户工程取得了飞速发展,脱贫地区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字乡村战略的稳步推进为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和长效化保障机制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托和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还十分巨大,脱贫地区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的健康发展要求我们突出重点、打牢基础、补齐短板、除弊破障、不断进取,统筹政策协调,凝聚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全要素。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和数字乡村战略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稳政策,保投入,立标准,重质量,抓创新,创品牌,延链条,扩渠道,促增长,建机制“十条,三十字方针”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十条,三十字方针”具体解读为:一是在部分地区脱贫的1-5年内稳定脱贫地区的政策支持继续确保资金投入,研究脱贫地区资金、人力、智力等资源的投入形式,确保投入成果转化。二是以脱贫地区农产品创新发展为内生动力,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注重农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不断提质增效,逐步稳固脱贫地区农产品发展基础。三是依托数字乡村战略,积极推进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借助数字化技术的精准、高效、实时等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化解商贸信息弱、市场空间窄等问题,促进脱贫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在稳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系统数字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不断延伸脱贫地区农产品产业链链条,扩宽脱贫地区农产品发展渠道,向标准数字化、品牌建设数字化等方向发展,建立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构建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销售网络,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积极探索建立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长效化保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脱贫地区农产品乃至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体系与长效机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点是聚集创新驱动发展全要素,“依托支撑+内生动力+协调促进”三协调共同构成了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长效机制的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构建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长效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统筹脱贫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要素,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里是机遇,以农产品数字化发展为突破口,以现有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基础为基点,继续做大做强农产品数字化成果,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鼓励个人、村集体集合自身实际找准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道路,让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融入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中去。二是要把主要精力和工夫集中与催生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动力,鼓励脱贫地区依据不同地区农产品发展特点,强长项,补短板,促转型,是脱贫地区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应着重培养脱贫地区群众的科技素养、专业技能素质增强脱贫地区群众战胜贫困实现小康的信心。让脱贫地区群众用坚定的信心、扎实的技能素质推动万众创业创新,进而带动脱贫地区群众持续增收,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与长效机制建立要与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协调。依托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支持,构建科学发展体系与长效机制。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区域协同,与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协调促进、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契合,为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外生动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点是催生贫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依托国家战略支持,聚集创新驱动发展全要素,构建科学发展体系与长效机制。本研究以脱贫地区农产品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创新发展内生动力,脱贫地区与区域发展内外协调三个方面。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建立健全农产品乃至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体系与长效机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历史任务,研究提出的稳政策,保投入,立标准,重质量,抓创新,创品牌,延链条,扩渠道,促增长,建机制“十条,三十字方针”和“依托支撑+内生动力+协调促进”三协调,覆盖了脱贫地区农产品数字化发展长效机制创新发展的全要素。研究以期找到适合河南省情的农产品数字化发展新路子,为河南省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扎实的智力支持,为河南省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新活力和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