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晨宇 于永梅
【摘要】《春琴抄》中的盲女春琴美丽、充满才华,但又严厉、任性。而佐助则是逆来顺受、百依百顺。她与佐助的关系从始至终都体现出了等级差别,女性才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种地位又是被男性诉说的。本文拟从家庭、师徒关系和佐助三个方向来分析谷崎润一郎的小说《春琴抄》中对春琴形象的塑造,旨在分析春琴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其不完全性。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春琴抄;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2-0020-03
关于《春琴抄》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从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视角出发,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研究比较少。这部分先行研究主要从男女地位讨论《春琴抄》中的女性形象,而缺少对具体文本中春琴是怎么做斗争的,又是如何屈服的研究。例如,陈曦(2009)从虐恋这一因素入手研究了东西方故事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其中讨论了男权和拜女问题。王曜宸(2019)讨论了《春琴抄》中的女性主义,认为小说中男女地位的逆转体现了颠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本稿拟从对春琴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她的生活背景和她的选择,这些导致了她的斗争和失败。
一、从家庭来看
春琴生于大阪道修町一家世代经营药材的富裕商人家,传至春琴之父已是第七代。春琴一代有二男四女,春琴是次女。可以看出家庭条件让春琴衣食无忧,并且生为次女又意味着她首先不用像兄长一样操心家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又非长女需要照顾下边的妹妹,最后,由于她也不是末子,无法做到一切都不用自己思虑,无忧无虑。书中写父母在她幼小时对她的态度是“双亲视春琴为掌上明珠,唯独宠爱此儿有加,超越其他兄妹四人” ①,在她想要佐助做徒弟时“不过与其担心一个学徒的将来,不如讨春琴的欢心更重要”,发现春琴怀孕时“去年春琴说过那样的话了,应该不至于吧”“就别再与她争论了,暂且先送她到有马去做温泉疗养,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在她和佐助搬出去之后“每月都会依春琴的需求送生活费来”,根据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春琴的父母对春琴的态度是过度的溺爱,几乎满足春琴的所有要求,那么她住在外面实际上和住在家里没什么不同。但春琴的长兄对她的态度是“每月定出最大限度地若干金额,如有超过似乎不再有求必应”,可以看出长兄掌家的时期里春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父母这一靠山,用钱必须节省,吝啬起来。由此可见,春琴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所以始终生活在身为家长的父母和兄长的控制之下,如果家长溺爱她,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果家长对她有规定,那么她就要被束手束脚。
王曜宸认为春琴的家族实际上是与当时典型的家父长制家族不同,其实春琴才是家族里的核心。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父母溺爱春琴的原因是“自幼颖悟,加以容姿端丽高雅,无人能比”,并且习舞时“举措进退之法自备一格,举手投足之间优美艳丽亦为舞姬所不及”,甚至和兄长比起来的话也是“自幼开始学习读书写字之道,进步神速甚至凌驾两位兄长之上”,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春琴受溺爱的原因是出于她超乎常人的美貌和天才之处,这些让她出类拔萃的地方也是她的家族对她不同于典型家父长制家族的原因,她生来就和一般女性不相等,因此不能把她单纯看成是家父长制下被压迫的一般女性。并且春琴的要求实际上都是一些没有触及原则问题的事,无论是让下人(佐助)做她的弟子,还是她对自己的孩子的态度,还是要钱,虽然刁蛮任性,实际上是可以满足的。并且她没有作为能为自己发声的重要道具——金钱,最先是靠父母,之后靠兄长和佐助,经济的来源都是男性,这一点是和家父长制相符的。所以从这些来看,春琴的形象实际上是生活在家父长制下的得天独厚的女性形象,不能和一般受压迫的女性相比,但也不能把她的地位考虑的太高,超乎常理。
二、从师徒关系来看
春琴自九岁时染上眼疾,不久双眼完全失明,自此放弃磨炼舞艺,转而志向音曲之道。但春琴从五六岁起就请一名名为春松的检校指导三味线和琴,“当时的习惯,好人家的姑娘都从很早就开始学习才艺”。而春琴在音曲方面也是天赋异禀,文中说到“十五岁时春琴的技艺已有大幅进步,超越同侪之辈,同门弟子之中竟无一人实力可与春琴比肩者”,并且春琴经常说到春松检校“教授相当严格”却对她“非常亲切温和”,“经常以拥有春琴这样的弟子为荣”。但后文又指出春松检校这么做的原因是“我不责备这孩子才是不为她好,这孩子天性对琴艺之道聪明颖悟,因此放任不管也自然能进步到该到的地步”“何必对一个生长在好人家不必为生计忧虑的姑娘家那么严格教导呢”。因此,春琴在音曲方面的天赋超乎常人这一点可以确认,但她又因为是“不必为生计忧虑的姑娘家”才受到师父的格外优待,当时的同门众师姐们是要靠琴艺来营生的,对比不同的女性形象可以得出春琴在师父那里得到区别待遇的根本原因是她在家族的庇护下没有必要被严格教授,也就是说和作为独立的要自己养家的“众学姐们”比起来,她的顺风顺水其實都是家族的馈赠。
至于之后,收了佐助为弟子对他却“一切都仿照春松检校对待入门弟子的模样严格执行师徒之礼”“凶悍斥责的声音屡屡传到楼下”“一面拿起琴拨来打弟子的头,而弟子甚至哭出声来也不稀奇”,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一行业的教授就是如此苛刻,春琴所做的实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音曲师父该做到的,虽然她没有遭到过如此对待,但耳濡目染也知道实际情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这看在别人眼里却得不到理解,最后发展到春琴的母亲对她说“说起来你自己也还在向师父学习”“何况你是个女儿家,这样捉弄男子,骂人家笨蛋,嘴巴不干净”,可以看出春琴对教授的热情没有得到认同,受到了打击,与教授音曲的负责任比起来,还是学徒身份和“是个女儿家”的方面更受外界地注重,并且春琴自己也认为“数落的有理,不得不服气”,说明她是接受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对女性的要求的,但后来的“只是表面顺从而已,实际上没有太大作用”表现了春琴式地对权威和舆论的反击。
三、从佐助来看
佐助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因为春琴的形象大部分是出于他基于回忆的描述,也因为她在春琴的生活中也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佐助在十三岁时来到春琴家做学徒,并且春琴家对他来说是“历代主人家”。初见时便觉得“春琴紧闭的眼睑比姐妹们睁开的眼睛显得更明亮美丽”,因此从故事的开端就显示出了他们命运的特殊性,佐助与春琴的关系也是小说的核心。
佐助和春琴的关系要从有一天春琴“忽然说道”:“我要佐助陪我去。”开始说起。原因是“因为他比谁都老实,不多废话”。这是首次春琴表现出她认为佐助与他人不同、特殊的地方。春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一直是“倔强任性”的,直到毁了容之后,佐助“甚至比以前更加卑下地恪尽服侍的忠诚,努力让春琴尽早忘记不幸并找回昔日的自信”也可以看出,作为男性的佐助和春琴与之斗争的权力不同,地位始终是处于春琴之下的。他们的关系里充满了不平等,“对佐助而言,春琴给她的苦难,恰是他的快乐之源。他舍弃了自我,对春琴盲目服从,直至最后为春琴致盲”,而佐助的这种心态是“典型的虐恋心态” ③。所谓虐恋,不分性别,对象指的是具有受虐倾向的和具有虐待倾向的两个人。这种关系本来就不是能为世人所理解的,但正是这种稀有的爱情,使他们注定要和彼此绑定一辈子。
可是他们的爱情也并不完全是看起来那样充满理想化的色彩。陈曦认为“男人被女人虐待,只是男人愿意被虐待,只是他对自己权力的放弃。一旦他不想放弃了,他又会从奴仆变成了主人。” ④春琴在当时的男权主义时代背景下,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对于佐助,只有家庭带给她的和佐助主动给予的主人的地位。甚至《春琴抄》这本小说,也是由“我”主要基于佐助的小册子来展开和评价的。她看似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实际上是因为男性想要把她捧上神坛。
在春琴毁容前,有这么一句话“然而你却一面装成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一面拿主人的身体来冰镇你的牙疼,这未免太狂妄自大喧宾夺主了”,这句话可以看出直到毁容后得知佐助刺瞎了自己的眼睛之前,都是并不完全信任他的,即使他“忠心耿耿”也是“装成”的。春琴费尽心思也要让自己处于高位,心性清高,大胆地向男权社会发出挑战,是一个追求解放的“自信”的女性形象,而佐助也是想让她恢复这种“自信”才愈加恭敬,归根结底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为春琴奉献上自己的一切,他认为最好的春琴是毁容前的“自信”的春琴。而这是因为“春琴的容貌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衰老”,“佐助内心”“恐惧”着“害怕失去美” ⑤。文中的其他男性形象除了春琴的家族内部人员就是春琴的其他弟子,均是贪恋她的美色,“春琴的相貌和才华,正是得到了佐助这样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男性,才作为具有绝对价值的美而存在”。⑥在这样的人群中,只有佐助一人是忠心耿耿。选择佐助的原因也就自然浮现了,正是春琴一开始就说过的“因为他比谁都老实,不多废话”。
然而就结果来看,春琴没有接受他作为丈夫,但对待他的态度和缓了,这表示着春琴始终没有对作为男性的佐助低头,但他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且春琴在经历盲眼和毁容的磨难之后知晓了佐助对她是真的忠诚,无可奈何只能一定程度上屈服于命运了。
四、结论
本文从家庭、师徒关系和佐助三部分来分析了春琴是个处于男权社会压迫下的不完全觉醒的女性形象。春琴的美貌、才华被她的家庭认同,但她的家庭又同时局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她做所谓的“女儿家”。而她的美貌和才华也正因为跪拜她的男性才得到了价值认可,她自身缺乏逃离和反抗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初步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也做出了春琴式的反抗,但最终选择向命运低头,离开家族,与佐助葬在一处。
注释:
①赖明珠译:《春琴抄》,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
②王曜宸:《谷崎文学中的“新女性”和“女权主义”特征》,重庆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第35页。
③陈曦:《试论〈春琴抄〉中虐恋的日本因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83页。
④陈曦:《试论〈春琴抄〉中虐恋的日本因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87页。
⑤吴菲:《〈春琴抄〉中男性形象的女性因缘》,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页。
⑥吴菲:《〈春琴抄〉中男性形象的女性因缘》,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赖明珠译.春琴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2]陈曦.试论《春琴抄》中虐恋的日本因素[J].福建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83-87+111.
[3]吴菲.《春琴抄》中男性形象的女性因缘[J].作家,2012,(20):100-101.
[4]陈凌菁.谷崎润一郎文学的女性形象分析——以《春琴抄》为中心[C].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2015:2-10.
[5]章瑜.论谷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6]张宁.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观的表现手法探析[D].湖南大学,2015.
[7]王曜宸.谷崎文学中的“新女性”和“女权主义”特征[D].重庆大学,2017.
[8]王媛媛. 《春琴抄》中盲目的含义及人物形象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