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措姆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重庆双语幼儿园 西藏 昌都 854500)
幼儿园是幼儿开启集体生活的第一站,是教育最初的起点。孩童时期的正确开发和引导需要幼儿教师专业、系统化的辅助,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世界的探索能力刚刚萌芽,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幼儿教师可利用儿童的这一特征,多开展手工活动,培养其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应合理利用资源,让幼儿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充实有趣。此外,幼儿教师要对自身严格要求,规范手工教学步骤、传播安全意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手工作品。
1.1 分析幼儿个体特征,激发动手能力。幼儿健康、全面的性格养成离不开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双方面助力,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幼儿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幼儿行为及语言能力,幼儿园的环境及幼儿教师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儿童性格、习惯的养成。因而对于幼儿教师来讲,每位幼儿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直观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细心观察,因材施教,同时幼儿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幼儿“多动脑,多动手”,让幼儿释放天性、开发潜能,而不是在幼儿孩童时期就过早的干预其发现、探知的能力。教师可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幼儿有目的的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剪窗花的视频素材,讲述窗花的来历,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调动幼儿手工制作欲望[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剪窗花,看一看谁的窗花剪的最漂亮,教师可选取有特点的窗花作品向幼儿展示,给予幼儿发挥想像的空间,看这一张窗花上的图案像什么,培养联想能力。
1.2 培养幼儿欣赏能力,丰富资源利用。幼儿阶段的幼儿需要明艳色彩的视觉冲击来刺激审美,幼儿教师组织幼儿有目的的欣赏优秀手工作品,教师应选择颜色丰富的手工作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颜色搭配,勇敢表达直观感受,同时教师可组织手工活动需要动静结合,满足幼儿视觉和操作的体验,进而合理利用手工资源,让幼儿自主发现、改造身边的物品,开发幼儿想象力。
例如,矿泉水瓶的盖子像小狗圆圆的眼睛、吃饭的筷子像长颈鹿的腿一样又细又长、棕色的橡皮泥像大树的身体等,激发幼儿联想,带领幼儿留心发现身边的事物,充分展开想象。
2.1 教师规范手工教学步骤。在手工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难免接触带有安全隐患的工具,教师应在幼儿使用前耐心讲解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发生意外,同时也可利用视频教学,使幼儿更直观的感受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示范手工作品操作流程需简单易懂,手工课程氛围轻松且有秩序,保证手工活动课的顺利进行。
例如,手工课必不可少的“剪刀、胶水、粘土”,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强调安全使用方法,告知幼儿剪刀的作用是把卡纸剪出好看的形状,剪刀锋利的一边要朝外,不可以对着身边的人;胶水的作用是粘合,只能涂在自己的手工作品上;粘土可以让手工作品更加生动立体,粘土不可以吃,不能放到嘴巴里。
2.2 引导幼儿独立创作。幼儿的身心没有发育成熟,想要幼儿手工独立创作不能拔苗助长,需要幼儿教师细心指导,循序渐进,培养幼儿手工操作的熟练性。幼儿教师可预留家庭手工作业,首先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刺激幼儿产生对手工作品制作的个人见解,引导幼儿发现身边可模仿的物品,从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着手,复刻出自己的手工作品。其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幼儿熟练掌握制作手工作品技巧后,家长可在旁边起辅助监督作用,此外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手工作品合理给予评价和鼓励,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可在班级开展“小伙伴们评一评”活动,提高幼儿手工作业的质量,助力儿童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手工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对能更快速的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幼儿教师应引起重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接受幼儿的个体差异、悉心培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保留其单纯、活泼的天性。另外,幼儿手工课堂上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避免意外发生,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面对幼儿的手工作品,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建立幼儿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幼儿更好的接触世界、认识世界,是身为幼儿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进而实现幼儿的长远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