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静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下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以及老师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老师需要采取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在课外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推理,再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结果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它不仅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更是学好数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循老师所提供的问题顺序,回答相应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能够对大量直观信息,通过总结以及分析综合得出事物本质,从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与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生智力以及学习能力还未完全成熟,往往会因为一次考试或者一道数学题目而丧失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放弃对数学题问题的思考,仅通过凑答案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更加注重小学生的计算与运算能力培养,而不重视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所完成的数学作业进行批改时,仅看结果是否正确,而不对学生思考过程进行评价。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为得到答案而完成任务,丧失探索解题过程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内容不能紧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学不仅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但传统教学以数学成绩的提高作为目标,忽略思维的培养。老师上课以两方面的内容为主,一方面是训练计算方式的记忆以及运用,另一方面是公式的记忆以及运算,导致学生要么在数学课堂上掌握知识,却不能灵活运用;要么不能区分繁杂的内容,只记住公式,不记得公式中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解决问题。
要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可以从课堂内以及课堂外两方面实施以下策略。
老师在课堂内的教学方式转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计算与思维能力并重。传统应试教育的方式已经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学校以及老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自身成长以及能力的提升作为衡量教学方式的标准;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计算以及运算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给予学生计算过程思维同等的关注,不能只检查学生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还要对学生思考过程进行及时的指正。
第二,运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堂以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主,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长久以往,学生印象中数学课就是计算课,对计算产生厌倦心理,对数学失去兴趣。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及多元教学方式,如将学生依据不同的学情与学习能力,分为不同的小组,对课堂上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老师还可以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重组,运用ppt或者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重点讲解解题步骤中思路之间的关联。
第三,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式提问为主。语言是引导思维的有力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如在对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时,老师可以分别提出以下问题: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数量能否一样多?男生与女生数量上哪一方会比较多?男生与女生总人数最多可以为多少?同时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小组之间对思考过程进行交流,老师再对小组的结果予以评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既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老师将培养目标的实现延伸到课堂之外。具体而言,对于较低年级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图片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找到其中规律,如在图片上展示箱子的不同排列顺序以及数量上的变化,辅助学生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布置学生课下对变化内容进行绘画。对于较高年级学生,老师可以组织思维导图比赛,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呈现出来,即将数字转变为图像形式,这样既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能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
总之,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能够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目标,还能够为学生其他课程以及之后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