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快乐学习
——关于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1-11-21 22:24:49李文静
读与写 2021年34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科学植物

李文静

(江苏省新沂市阿湖小学 江苏 新沂 221413)

杜威曾经说过:“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这句话带给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启示是:应该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通过“竞猜游戏”、“魔术游戏”、“表演游戏”、“电子游戏”、“实验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构建小学科学教学游戏化课堂,从而充分发挥游戏的促学与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游戏中提升科学素养。

1.设计竞猜游戏,引发科学联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与创意,展开新的思考与实践。然而,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很难展开科学联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巧妙设计竞猜游戏,使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激发科学灵感,展开科学想象。而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促进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土壤——动植物的乐园》的时候,如果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介绍土壤中的动物与植物,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科学知识,无法主动展开科学联想。相反,教师可以设计“土壤里面有什么”的竞猜游戏,游戏示例如下:全体学生按照统一节奏拍打桌子,第一个学生说道:“土壤里面有什么?土豆!”下一个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接道:“土壤里面有什么?地瓜!”……在游戏氛围中,学生能够迅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展开关于土壤里面的动植物的联想。于是,学生们给出了五花百门的答案,有的说有蚯蚓,有的说石子,有的说空气……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摆脱了教材和教师带来的限制,变得更为广阔和活跃。这个案例充分向我们表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竞猜游戏,激活学生的科学灵感,引发学生的科学联想,使学生的科学思路变得更广阔,也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变得更活跃。

2.设计魔术游戏,促进科学观察

“观察,观察再观察”是巴甫洛夫给所有热爱科学的人的诚恳建议。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科学学习中往往缺少细心与耐心,很难做到认真观察和主动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挥魔术游戏的作用,先通过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能够在娱乐中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在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美丽的化学变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进一步掌握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化学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美丽与美好。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神秘来信”的魔术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将一张提前用米糊写好字,然后又晾干的白纸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到老师手中的白纸了吗?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这是一封来自神秘人的神秘来信。现在老师只需要往白纸上喷一点碘液,就能够读取这封信。请大家睁大眼睛,跟老师共同见证奇迹吧!”在这种神秘而有趣的魔术氛围的烘托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学生的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中的碘液,亲自见证了碘液喷到白纸上之后,蓝黑色字体慢慢显现的全过程。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大家猜测一下刚才这个纸张变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的原理是什么?”则学生能够在缜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思考。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通过设计魔术游戏,能够推进小学科学游戏化的进程,并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的热情与习惯。同时,促使学生以科学观察为契机,展开科学思考与科学实践。

3.设计表演游戏,强化科学理解

小学科学中的一些现象或原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借助一些直观化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在众多直观化手段中,表演游戏因为具备趣味性强、情境感强、启示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表演游戏,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了解科学现象,分析科学原理。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轨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影像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相关的知识。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向学生演示了地球公转的过程。然而,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仍然过于复杂和深奥,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于是,教师设计了“地球转啊转”的表演游戏。在游戏中,一个学生扮演太阳,另一个学生扮演地球。扮演地球的学生模仿地球运转的方式,围绕太阳转啊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角色及剧情发展,自主设计台词。比如,当扮演地球的学生的左脸朝向“太阳”的时候,他和“太阳”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地球”:“伟大的太阳啊,请你照射着我,赐予我温暖吧。”“太阳”:“东半球的人们,我已经把我的温暖送给了你们,请你们尽情享受美好夏日吧!”“地球”:“您只管东半球人民的冷暖,不管西半球人民的死活了吗?”“太阳”:“当然不是。西半球的人民即使在冬天也能享受阳光的照耀,只是我的威力还没有那么大,无法穿越地表的阻碍,把温暖直接送给他们。”“地球”:“什么?如果你穿越了地表,我的头岂不是要破了一个大洞,那还是不要了吧。请西半球的同胞们再等一等,我很快就会把你们转到能够接受阳光温暖的地方了”……显然,在表演游戏中,学生在代入了角色之后,对于地球公转的轨迹以及对于四季的影响有着直观的感受,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理解是十分有帮助的。可见,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表演游戏来推进小学科学的游戏化进程,并辅助学生的科学学习。

4.设计电子游戏,拓展科学思维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科教学都提供了强大辅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场地、安全等各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更多地模拟科学实验,呈现科学规律。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中,电子游戏因为具备灵活、有趣、新颖等特点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电子游戏,并以此为契机来拓宽教学的边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多种多样的植物》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种类及特点,则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电子游戏,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科学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模拟“密室游戏”的情境,为学生设计一个名为“植物迷宫”的游戏,具体游戏环节如下:第一关:走出开花植物迷宫。学生需要在NPC的提示下,找出屏幕中的开花植物,从而攒足金币,换取钥匙,走出第一个房间;第二关:走出不开花植物迷宫。学生需要在NPC的提示下,找出屏幕中的不开花植物,从而攒足金币,换取钥匙,走出第二个房间;第三关:走出植物知识竞答迷宫。学生需要按照屏幕上的弹窗提示,正确回答关于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的若干题目(包括图文匹配题目,判断正误题目,三选一题目等),从而攒足金币,换取钥匙,走出第三个房间;最后,植物狂欢派对。电脑屏幕下方显示一个篮子,篮子上面的字会随机变化,出现“根”、“茎”、“叶”、“花”、“果”、“种子”、“蕨类”、“藻类”、“菌类”、“苔藓类”等字样。学生需要利用鼠标控制篮子,接住从屏幕上方不断掉落的、与篮子上面吻合的植物或植物的部位。分数达到系统要求,就可以跟所有植物共同参加狂欢派对,并赢取游戏的胜利。教师通过设计这个电子游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也使学生锻炼了科学思维,从而推进了教学的游戏化进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5.设计实验游戏,促进科学实践

伽利略曾经说过:“一切推理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得来。”可见,实验是科学学习与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控力较弱,经常出现在观察实验中走神,在实操实验中偷懒的现象,影响了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将实验与游戏相结合,从而增加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养成乐于参与科学实验的习惯和主动参与科学实践的品质。

例如,在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磁铁能吸引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固然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利用磁铁与图钉、纸片、铁勺、橡皮、铜钱等物品一一相吸,从而判断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品,以及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然而,由于这一实验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尝试了几个物品之后,就容易失去了兴趣,在还没发现磁铁吸引物品的规律之前,就放弃了实验。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尝试设计“磁铁钓小鱼”和“小磁猫吃小鱼”的实验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将纸张、胶皮、木头、铁、塑料等物品粘到一起,制成了一条条小鱼,让学生利用磁铁做成的鱼钩钓鱼,并把钓上来的小鱼喂给周身都是塑料,唯有嘴部是磁铁的“小猫”吃。有了“钓鱼”和“喂猫”这种充满童趣的游戏情境,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为了让小猫尽可能多和快地吃到小鱼,就会主动研究“钓鱼”和“喂鱼”的技巧,从而快速发现磁铁与物品相吸的奥秘。可见,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科学实践。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对于游戏加以精心设计和巧妙利用,则能够使游戏不仅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益友,还能够成为学习中的良师。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展开思考与实践,希望通过“竞猜游戏”、“魔术游戏”、“表演游戏”、“电子游戏”、“实验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构建小学科学教学游戏化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科学植物
数学电子游戏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18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30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从玩具到电子游戏“乐高”为何能如此“笼络人心” ?
玩具世界(2017年3期)2017-10-16 01:18:01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科学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