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娟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小学 福建 尤溪 365100)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落实项目要求和改善项目内容等环节获取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将其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不仅有助于落实教学主体要求,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极为有利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教学为例,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1.1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学习项目,通过亲身示范、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借助各种“项目”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以便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空间,从而强化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 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优势。首先,从本质属性来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将其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方法,而且还能促进科学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一方面,项目式学习的引入能够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科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能强化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这对增强教学效果是极为有利的。[1]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的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落实教学主体要求,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其次,从应用效果来看,项目式学习对于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最终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方面,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在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针对各个项目进行拓展延伸,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2.1 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从本质上来说,项目式学习主要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探究方式,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并通过项目学习予以解决,从而强化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这一角度来看,项目式学习必须要渗透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作为项目式学习的引导者,科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明确相关的生活资源,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并深入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为项目式学习的高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照明电路的应用进行仔细观察,促使学生能够了解照明电路的构成,从而掌握每个构成要素的作用与功能。与此同时,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发现最佳的安装位置,这对强化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学生不仅能够产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与热情,而且还能发现更多科学问题,并且利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2.2 准确把握教学环节,贯彻落实项目要求。
2.2.1 明确项目任务。众所周知,项目式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习项目”,而学习项目的制定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整体把握科学教学内容,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以便根据具体目标明确项目内容,从而为项目式学习的高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2]以《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掌握电路知识及设计方法;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操作等形式强化自主探究能力;在积极讨论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鉴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明确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掌握照明电路的设计原理,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2.2.2 制定项目计划。在明确项目任务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促使学生能够借助多样性的项目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需要确定项目数量,根据教学内容明确项目制定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从而强化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争取在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3]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项目,即“房间平面图设计项目”、“照明电路模拟实验项目”和“电路图设计项目”,并为学生明确每个项目完成的时间限制,以便确保各个项目的高效实施。接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以便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确保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在项目实施之前,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分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特长承担设计、实验、修正等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整体效率。
2.2.3 实施项目内容。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实施项目内容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予以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争取在扫清项目式学习障碍的同时,也能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实验设计和操作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鉴于此,广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学生明确实验材料,比如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然后通过有效问题帮助学生明确设计思路,比如“上述材料如何组成一个电路?”“如何才能确保电流顺利通过灯泡?”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更多的学习问题,而且还能突破各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这对强化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2.2.4 验收项目成果。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促使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加强记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评价中明确项目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质量。[4]譬如,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待学生完成项目实施的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展示和分享,并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自评等方式明确项目的优缺点,重点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地掌握电路照明的相关知识。
2.3 明确项目研究意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际上,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发现——探究——发现”的循环过程,待项目探究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初始环节不同的是,这一环节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了解项目研究的意义,引导他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科学难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比如,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项目研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房间设计照明电路图,通过动手实验明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再与实际照明电路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化过程,而且还能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这对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从本质内涵来看,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从学科特点来看,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和创新性,而项目式学习的融入恰好能够凸显科学教学的本质特点,只有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才能获得巨大的教学效益。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流程与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从项目制定、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等多个方面予以有效指导,以便提高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率,从而为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