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杭菲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贤巷养正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辩论式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设计辩论环节和内容时,要将所有学生的认知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自由地选择角色,安排他们在恰当的位置上,使得他们从辩论中获得启迪,散发出他们潜在的智慧,构建出精彩的课堂。作为数学教师,要尝试使用辩论式教学,就要依据教学内容设定辩论空间较大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从中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形成激烈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在争辩中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1.1 在知识混淆处设置辩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误导,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则是一知半解,针对这样的情况,采取辩论式地教学,让学生在争辩中表述自己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走出误区,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效率。以人教版《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指导学生在推理面积公式时,部分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面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呢?”有些学生认为变大了,有些学生则认为变小了,将持有相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一组,请他们各自说出相应的依据,开启辩论的活动。而整个辩论活动中,有的学生采取实践操作的方法,运用教具演示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变化过程,说出了高的大小变化情况,直观地展示了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经过辩论之后,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充分地展现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探索精神,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1.2 在方法指导中引出辩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数学课堂上不只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指导他们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进行灵活性地学习,要完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很多数学问题并不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辩论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争辩,让他们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总结出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使其碰撞出异样的思维火花。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栋楼高45米,共有16层,那么七层楼的高度是多少呢?”大部分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都会直接采取楼高除以总层数的方法得出每一层楼的高度,认为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但却是错误的答案,这让他们很不理解,有些学生仍然坚持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教师以此为辩题,组织学生进行争辩。1号学生说出了错误的原因:每层楼的高度应该是45除法(16-1),一楼到二楼的高度是只有一层的高度,这样推理下去16层楼高也只能算15层的高度,2号学生依然不理解,不明白为何要这么算,3号学生则列举了类似的植树问题,并用画图的形式来解释。经过了讨论之后,部分学生已从误区中走出来了,也掌握了解这类题目的方法,相较于教师的直接讲解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1 进行学生之间的辩论。虽然辩论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践过程中会发现经常参与辩论的只有那些敢于并且善于表达的学生,一些学生只能充当观众,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去。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变换辩论的主体和形式,运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交替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如在辩论前,让学生自由组队,安排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资料用于反驳对方,这样就给部分学生提供了参与的空间和反应的时间,展现出了集体的力量。而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之间容易发生争吵,出现混乱的局面,教师要严格把关,适时地介入到学生之间的辩论中,维持良好的辩论秩序。
2.2 采取师生互辩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辩论式教学模式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教师就要适当地向学生“示弱”,成为学生的对手,结合教学重点设置议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比如在进行估算的活动中,先让学生给出估算的答案,板书学生所给的数值,抓住数值不相同的特征,教师说出自己的观点,一下子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开始与教师争辩,并且会拉上自己的“同盟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对立的局面。教师还可以故意在学生面前出错,营造出强词夺理的氛围,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和阐述。通过师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构建出和谐的师生管理,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明朗,增进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好学、好胜的阶段,辩论式教学则抓住了学生身上的这些特质,激活了他们潜在的智慧,使得他们为真理而辩、为胜负而争,可以让他们变成积极主动起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课堂的进展情况适时地尝试使用辩论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展现学生智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