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强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相比传统施工模式,绿色施工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为了确保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能够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务必要做好绿色施工的成本控制工作。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理论体系尚且不足、相关绿色施工技术也有待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主要存在着主体结构材料消耗量大、建筑能耗高、施工造价超额、经济效益不显著等缺陷。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大量的建筑工程中沿用传统施工方式,而忽略了绿色施工推广的相关事宜,导致了绿色施工不受重视。鉴于上述情况,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成本控制措施。
可以将可控要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的要素,这里的“人”涉及到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类人员,具体例如施工现场的管理者以及作业者,企业层面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管理人员等。“人”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密切影响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成本控制水平。现阶段,由于一些管理者仍未意识到绿色施工的关键性,因此,“人”这一要素仍旧存在着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其二,设计要素,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当施工图纸质量较高、绿色材料选用较为得当时,可以显著减少现场作业量、控制施工污染,并有效缩减绿色施工成本;其三,技术要素,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企业应该合理选用绿色施工技术,并结合选定的新型技术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以此提升作业效率、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施工耗用的人力物力,进而有效控制绿色施工成本;其四,安全文明施工要素,安全文明施工对于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减小企业经济损失、控制施工现场污染来说意义重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绿色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五,资金要素,施工企业应当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充足,同时确保资金具备一定的使用效率,以此保障绿色施工成本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上述五个要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施工的成本管控,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对于上述五个要素的管控工作,最终实现对于绿色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可以将不可控要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宏观经济要素,宏观经济要素涉及到通货膨胀、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该要素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对于绿色施工成本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二,恶劣气候以及重大事故要素,恶劣气候包含暴雨、台风等等,重大事故一般是指突发意外事故。上述两个要素具备着不可预测及突发性等特征,鉴于此,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前期调研,结合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特征,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制定详细的预控措施,最大化减少由于恶劣气候以及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
事前控制一般涉及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成本预测以及成本计划,同时需要结合成本计划对建筑工程施组以及施工方案予以完善。其中,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有关经济指标、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与数据、本项目的现场条件、使用的机具及材料、施工团队的综合素养以及工程中标价,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本项目涉及的各方面成本目标予以预测,具体包含人工、材料、机具等方面的成本目标。成本计划则是指依据成本预测编制施组以及施工方案,具体由项目经理牵头、由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在分析建筑工程特征与重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施组及施工方案,同时在施组及方案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事前控制作为绿色施工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其成本预测以及成本计划的合理程度密切影响着后续成本控制环节的执行成效。科学有效的成本预测以及成本计划能够有力的缩减成本并提升收益。因此,务必要做好绿色施工成本控制的事前控制,具体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的层面出发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事前控制,依据施工质量/环境成本的特性曲线,合理预测绿色施工中的最佳质量以及最佳环境点,进而分析出各类成本的具体投入,最终实现较低的成本耗费以及较高的建设质量。其二,从绿色施工措施的角度出发进行事前控制,系统性的比较绿色施工措施耗用的成本以及造成的环境损失成本,进一步利用价值工程分析的方法,计算绿色施工投入成本价值系数,进一步分析重点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展成本预测,并依据成本预测数据实时控制绿色施工成本,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成本博取较大的收益。
绿色施工成本的事中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依据成本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利用科学的管控方式,对建筑工程自开工至竣工阶段实施全面的成本控制,在施工阶段实时关注成本耗用情况,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展开对比,对于过大的成本偏差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偏。具体来说绿色施工成本的事中控制应关注如下要点:
1)做好人工费的管控
根据相关研究,应该从班组的层面入手开展人工费的管控,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施工企业与生产班组之间订立有效的合同,合同中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以及相关奖罚措施,通过有效的合同对班组产生约束力,进而提升生产班组的劳动积极性;其二,积极组织培训教育活动,通过培训教育向员工讲解前沿绿色施工技术,激励员工在施工阶段进行技术革新,全方位提升员工技术水准,从根本上做好人工费的管控。
2)做好材料费及机具费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材料费及机具费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对于绿色施工来说,由于采用的新技术要求更高、使用的绿色材料数量更多,导致了材料费及机具费占据的比例更大。鉴于此,务必要做好材料费及机具费的管控,进而实现一定的节约效果,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做好材料及机具的现场管理,将材料及机具放置于合理位置,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工作量;其二,做好材料收发工作,将材料的清点、验收、发放等工作落实到位;其三,做好余料回收工作,最大化提升废物利用率,进而提升现场绿色施工力度;其四,合理调配使用现场机具,做好机具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杜绝机具性能不良而造成的事故,最大化缩减机具使用成本。
3)做好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的动态管控
客观来看,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都会对其绿色施工成本造成一些影响,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质量、进度、安全以及环保与成本之间的关联,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对于质量、进度、安全、环保以及成本的全盘把控。具体来看,质量的重要性等同于企业的生命,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密切关系着施工企业的业务量,因此管理人员务必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的管控;进度管控的核心在于妥善处置进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而非盲目赶工期,应该在合同约定的施工周期内,兼顾质量、安全以及成本;安全则是质量、进度等建设目标的关键前提,只要在确保管理者及作业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建筑工程的生产活动才能够顺利开展;环保对于绿色施工来说是施工的核心目标所在,也是“绿色”的具体体现,因此,为了确保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当适当加大投入,通过绿色施工为建筑工程带来隐性收益。
事后控制措施主要如下:其一,及时归纳、整理并交付关于成本以及技术的各类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归档;其二,对建筑工程相关管理者以及作业者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通过有力的奖罚措施提升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其三,妥善开展绿色施工成本核算工作,通过核算将绿色施工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予以收集、分析和整理,并对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不足以及成功之处展开分析,进一步发掘出缩减成本、减少浪费的潜在措施,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施工企业的成本计划提供有效参考;其四,结合企业已有的建筑工程项目经验,逐步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库,通过信息资源库完善企业成本管控水平,进而在战略层面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国内的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显,技术支持也亟待完善,因此为绿色施工的推广带来了很多困难。鉴于此,施工企业务必要意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同时充分研究绿色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影响要素,从可控要素以及不可控要素的角度出发,做好绿色施工成本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进而最大化利用资源、提升绿色施工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