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憬 福建省皮划赛艇运动管理中心
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赛艇运动备受关注,取得的比赛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赛艇方面的专业人才与优秀运动员,各个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基层赛艇训练、教学,做好人才储备。因此,联系实际分析赛艇训练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赛艇是一项由一名、多名运动员选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艇的前进方向,利用肌肉力量,通过桨、桨架的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以推动舟艇前进,是一项水上运动。赛艇运动会在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泊中完成,在信号枪响以后,各个舟艇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速度最快的选手将获得比赛的胜利[1]。这一项运动最初源自于英国,1775年首次有了较为系统的规则并成立了相关俱乐部,在1900年,巴黎奥运会将男子赛艇列为比赛项目,1976年将女子赛艇项目纳入奥运会范畴,自此赛艇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体育赛事活动。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赛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训练教学仍具有发展与完善的空间,需在今后结合赛艇赛事要求、比赛规则等,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训练。
赛艇是一项综合了速度、力量、耐力的竞技类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心理素质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是想要运动员持续不断提高个人赛艇综合水平,还需从多个方面,较好展开训练教学,加大赛艇优秀运动员培养力度。
运动员启蒙阶段的训练课程最为主要,也是帮助运动员形成良好技术、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练员需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规范展开训练,使初级运动员能够形成较好的整体意识,一方面教练员需先将赛艇技术动作讲解清楚并做好示范,包括坐姿、推拉桨等,保证初学者都能较好了解,而后可让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尝试,教练员从旁指导,另一方面,可利用测功仪、划桨池等,让初学者亲身实践,告知一些关键节点,也可以利用想象法,让初学者想象整套技术动作的顺序、发力点等,找到关键要素与肌肉使用感、空间感,将这些感知结合在一起,加深初学者对赛艇技术动作的认知,保证启蒙效果[2]。
运动不光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体能的全面考验,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快适应比赛,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选手个人发挥。部分运动员、选手在比赛前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在比赛后也可能会受到比赛成绩的影响,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比赛与训练,教练员应注重对运动员的日常引导,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稳定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而言的重要性,可聘请较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疏导运动员心理,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3]。在此基础上,培养运动员坚持不懈的意志力,由于赛艇运动对运动员速度、力量、耐力有着较高要求,而这些都是需要长期不断的锻炼、训练才能逐步提升的,教练员应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适当增加运动员的训练任务,使其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塑造良好体魄,提高个人运动能力。
体能训练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中主要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度训练几个方面。耐力训练通常都是以长距离持续训练法为主,通过这种方式改善运动员身体机能,具体训练则是以水上长时间训练,以及陆地上长跑训练为主,以提高运动员自身耐力;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肌肉进行训练,保证肌肉收缩力更强,专项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相结合,能更好促进赛艇的专项发展。速度训练是要提高运动员在赛艇过程中的划桨速度,且是整个体能训练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教学中教练员应让运动员保持较大速度进行持续训练,帮助运动员逐渐适应;柔韧训练主要是肌肉拉伸训练,以减少运动员自身肌肉的黏度,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肌肉损伤情况[4]。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我国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对赛艇项目的关注度也明显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赛事,必须加强赛艇训练教学,培养优秀运动员。因此,在今后教练员可通过重视启蒙技术训练、强化运动员心理训练、提高体能训练针对性等方式,提高赛艇训练教学的严谨性、科学性,使其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累积充足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