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雨涵
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走上职场参与就业。就业问题成了众多毕业生首要关心的问题。为此,对就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方面,体系更加复杂,环节更加多样。大体上可以包括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活动、社团等等方面的管理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可将其具体分类为两个方面:一是常规管理。在常规管理中,主要包括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就读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两方面;二是组织管理。这一类组织管理中大体包括学生的日常社团管理及生活宿舍管理等方面[1]。
从本质上来讲,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读期间,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巧、技能水平,也要求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有些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期间,甚至也会心存侥幸,希望在学校“混一张毕业证”而已,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更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基础,为他们日后寻找工作助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知识技能的人才。因此,众多高职院校会从市场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出发,统一制定教育管理的规则,并根据规则调整学生管理工作标准,但是这样的标准难免会忽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内在的特长和潜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目前,我国众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都是“00后”,而这类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生管理方式,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要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只有一个人对未来就业方向有基本的认识,有坚定的价值观导向,在未来就业环境中,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才会更具条理。当学生真正走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时,很多学生管理者和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让学生从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出发,通过结合自己对未来就业方向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能力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如何,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如何利用好三年的学习生涯,学好职业技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导向的工作,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更加强调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如何培养能力和水平成为了众多求职者心心念念的问题之一。对于广大学生而言,他们要获得匹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在学校期间认真刻苦地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能力和水平,针对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克服,让自己在校期间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2]。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兴趣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强化优势、补齐短板,逐渐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始终存在着管理理念陈旧的问题,很多学生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仅仅是以管住学生为主要目标和宗旨,并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尊重学生的成长。在调查中,很多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认为,本校学生管理工作做得较好,学生很少投诉抱怨,并且也能够将学生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全部阶段和全过程。但是在对学生的了解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的学生管理理念和体系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他们也对目前的管理理念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因为很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能力和特质把握不足,他们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欠缺,特别是在学生兴趣、性格、发展能力等方面,无法做到知己知彼,造成众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出现学生评价较低的现象。
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很多教师始终保持“师本位”的思想,并没有重视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沟通交流缺乏,甚至有时都做不到师生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3]。虽然在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和代沟相对较小,但很多学生也反映师生之间或者其他参与学生管理的学生干部、辅导员等人,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缺少互动,让很多学生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缺少共同语言。比如在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因为很多教师在学生刚入学时对学生的了解并不深,大多采用学生自荐的方式或配合教师考察的方式进行,学生要是有锻炼自己挑战想法,那么他们获得学生干部的职位可能性较大,但是如果由教师一味地指派学生担任学生干部,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在工作期间无法胜任的局面和问题。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大体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社团组织指导以及学生干部管理等方面,所以,在不同的方面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不断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管理体系与管理原则,真正让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管理工作却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在安检、民航运输、通用航务技术等专业的就业中,很多学生着眼于大城市,有些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展了校外兼职,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参与学生管理的管理者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自身兴趣和能力。此外,管理者要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目的是在于教育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以求对未来的工作有一点促进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此,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辅导员不仅要做到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更要在教学中始终给学生树立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让学生逐渐对未来工作有一定的意识,进一步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和学生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另外,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切实深入了解学生。
高职学生在读书期间正处于未来职业的探索期,不仅要对职业有一定的规划,而且要对自身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可以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特长、价值观等,只有对自己充分熟悉了才能让未来的生涯规划更加健全合理。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特质进行主动建构,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在读书期间学好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塑造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观。高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他们要更加注重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要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在日常管理中,要分阶段、个性化地开展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对于大一新生,大学生活适应心理辅导以及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发展,引导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学习和运用自我认知的方式来进行探索自我。开展专业相关的讲座论坛等活动,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领域、内容、方法和逻辑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大二学生,尤其是在实践阶段,要注意培养和挖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和专业课程完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压力辅导、就业实习指导、就业政策宣传等工作,直面学生的就业适应问题。学生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适应的相关指导,引导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从职业院校的优秀学生转变为职场的优秀员工。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多年经验和对于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的实践,尝试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效果而寻求切实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