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湘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开展技术服务而言,实验室是必备的教学以及活动场所[1]。在高等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实验室的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较多,实验室中化学品种类繁多,同时具备易燃、易爆以及容易挥发等特征,部分化学品带有毒性。在生物实验室存放着实验所需要的微生物以及病毒等。其他实验室中还存放着较为珍贵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成果。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室内有大量的学生流动群体,人员较为集中。对于以上复杂现状,开展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的基点,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不动摇地坚守实验室安全防线。在高职院校安全稳定中实验室的安全占比较大,需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具备的长期性、繁琐性、以及艰巨性进行深刻的认识[2],应做到长久的管理准备。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呈现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高度重视实验结果,忽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且在实验室的安全方面尤为明显,认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所有投入并未收到回报,甚至部分师生认为,对实验室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方面的例行检查,对他们的实验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干扰。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实验室的安全宣传不到位;实验室人员缺乏安全常识,经常存在侥幸心理;高职院校任命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在事故发生时缺乏应急反应能力;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检查工作存在形式化等。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各大高职院校大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且由教师开设的实验项目也有众多学生参与,并在实验室中展开实验活动[3]。相比本科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承受着较大的课业压力,经常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给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制造很多困难。同时,众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大多在大一或者大二阶段,并未接受过任何实验室课程的教学,无法掌握日常实验最基本的操作常识,相比本科生,缺少同专业师兄和师姐的帮助与辅导,在实验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存在众多安全隐患。
部分高职院校不具备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原有的制度体系不具备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制度具备的本质意义丢失。例如,随着实验室快速的发展和扩建,实验设备以及仪器随之更新,却没有及时地更新对新型实验设备和仪器在安全管理中所制定的制度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指南;随着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范围也持续扩大,实验室使用人数也随之增加,实验室实验量也逐渐增加,然而却没有随之增加实验室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实验室隐藏着众多安全隐患[4]。
高职院校的资源存在分配不均匀、有所偏重的现象。目前政府和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考核标准,主要依据课堂教学和实验活动的成果,导致高职院校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硬件改善和引进高素质水平人才等层面,较少资金用于安全管理,较为重视宣传和例行检查,忽视基础设施的投入。例如,目前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相比学生扩招的速度,实验室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同时用地成本也在迅速地增长,而实验室空间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学生的操作缺乏充足的空间,只能停留在大型实验仪器的细小缝隙中进行辗转,部分实验室中的绿色安全通道也被不同的实验器材占据。此外,众多实验室中一些消防设施和对事故进行应急作用的设备存在老化以及保养不足的现象。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实验室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主要是基层的落实,对于基层的安全责任应在各个岗位和个人中落实,进而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第一,具备一定高度的思想认识。思想层面的不重视,是高职院校实验室无法将安全责任进行基层落实的根本原因。应对实验室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责任和大局等方面思想意识的培养和强化,通过较强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将实验室基层中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切实地落实。第二,具备一定力度的监督检查。对实验室进行每日自查、相关管理部门展开每周巡查、高职校内众多相关部门做到联合形式的大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形式展开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在监督检查中对于执行制度存在不严格、责任落实存在不到位等现象应做到现场进行纠正,同时影响较为严重时应进行必要的问责。
杜邦的安全管理理念提出,对于安全事故可以提前预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要想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必须将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培训工作落实到位。第一,安全宣传具有新颖化。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中,可以对校园广告和新闻、公众号等方式加以利用,进行全天候地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使安全宣传可以做到深入人心。第二,安全教育具有实用性。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安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安全教育可以选取书面或者网络中的视频等方式来开展,对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做到重视。第三,安全培训具备覆盖面。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应将每位学生具备的作用进行发挥,实验室安全培训活动的开展应具备层次感和全面性,不能使某个实验室或者学科以及个人中受到局限,应对全体教师、学生以及任命于实验室技术管理的人员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活动。
通过实践发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对构建具有平安气氛的校园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应在高职院校的全校范围内建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倡导“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理念以及“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入。无论是院校领导还是全体师生都应做到领悟安全教育内容。利用校园宣传栏的宣传安全教育,设计安全教育主题的网页,邀请专家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的知识讲座等,对学生和教师定期开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使大家了解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备平安性的校园氛围不仅可以使教师在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后对学生展开较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受到教师的熏陶,进而将自身的安全素质水平进行提高,进而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首先,应根据相关的规定制度和高职院校安全方面的实际状况,成立以院校主要领导人、负责院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小组,对院校的安全进行负责。同时针对各级别人员进行安全责任的落实,建立“谁使用,责任归谁承担”“谁管理、责任归谁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其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对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严格执行,同时对各个基层部门的现实状况进行结合,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细则进行相应的制定。对学生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对实验室的实践训练技巧进行规范的掌握。最后,可以在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中设立安全管理科室,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培训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性的负责。
高职院校实验室有效管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职院校实验室设立特点,初步研究和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帮助师生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同时学习安全知识,将预防和急救方面的技能进行强化,进而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率,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同时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