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骞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南京 211100
当今社会,户外拓展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企事业的团建、党建活动,小到孩子假期参加的夏令营,户外拓展教育以多样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早期的户外拓展是一种生存手段,是人类为了生存或发展而被迫进行的活动,现在随着战争的远离和经济的发展,户外拓展开始走出军事和求生的范畴,成为人类娱乐,休闲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面对现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家长在孩子放假期间报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在孩子玩的同时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企事业单位愿意花时间报名参加拓展训练,缓解员工压力的同时培养团队的配合能力...户外拓展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人们的知之甚少到主动了解,从无人问津到积极参加,户外拓展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在国务院2015年1月21日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积极开展研学旅游,增强旅游发展动力;2021年3月2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依托于政策的支持和户外拓展本身的融合性,拓展教育行业迅速发展。
江苏省整个户外拓展教育的起步稍晚于像浙江,广东,上海这样的地方。省内户外拓展教育做得较好的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笔者所熟知的户外拓展公司的创始人大都是一些曾经服务于国家的退役军人,他们利用在部队所学,引进一些拓展教育做得好的项目,整合所拥有的资源来开展拓展教育。
截至2021年4月1日,通过中国知网对关键词“户外拓展”进行无条件搜索,检索出106篇相关文献;对关键词“户外教育”进行无条件检索,检索出139篇相关文献;对关键词“江苏”和“户外”进行检索,检索出18篇相关文献。由于户外拓展的诞生比较晚,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方向更偏向于户外拓展的可行性和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的意义,然而相对于如何提升户外拓展活动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户外拓展”为关键词检索到的18篇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从户外拓展的可行性研究,户外拓展教育的意义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1 户外拓展的可行性研究
户外拓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89年进入中国。起初的户外拓展活动大多带有探险性质,例如登山,蹦极等,伴随着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户外拓展风靡起来。孙宏彪(2020)[1]在进行户外拓展在苏州中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中,从当地的自然资源,政策方向,社会力量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适合开展户外活动。陈照奇(2021)[2]在户外拓展在高职院校的可行性研究中,通过肯定户外拓展能够给班级带来凝聚力及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来支持户外拓展的发展。2 户外拓展教育的意义研究
很多人把拓展教育当作是一种旅游形式,这个认识是不准确的。旅游的目的往往是放松、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增进感情。与之相对,拓展教育的目标是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素质,其核心在于对参训者的提升。从方法上看,拓展训练通常强调远离喧嚣、投入山水,有时也会引入露营、徒步等训练方法,但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给参训者营造一种更加投入参加培训的气氛,而不是单纯为了旅游。户外拓展具备极大的趣味性,但仍不同于娱乐。娱乐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没有明显的目的,解决的是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感。而户外拓展的某些项目恰恰是以克服心理障碍,完成心理挑战为目标的。其中更多的内容会侧重于团队建设,这与娱乐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高飞(2021)[3]在西方户外教育思想研究中指出,户外拓展教育的核心是体验式学习,在自然中学习,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陈美红(2020)[4]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户外营地教育发展研究中,分析了开展户外教育带给孩子的益处,并提出目前开展户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3 研究述评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户外拓展教育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 学者对于户外拓展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结合各项指标判断户外拓展在当地是否可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户外拓展的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研究的地区分布较散,如何结合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省市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显得格外重要。
户外活动拓展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兴盛。从1930年到1960年,美国社会经历了两次经济大起伏。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孩子居无定所,学校野营观念应运而生,野营教育因此诞生。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自然资源,这使得学校的教育目标做出改变,保守教育受到冲击,相应的户外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在美国有很多户外生存实验基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这些生存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促进了青少年身心全年发展。美国在户外活动拓展教育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美国的一些教师会利用学生假期或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探险探索教育。美国政府也比较重视将学校体育教学和户外拓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美国德克萨斯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户外探险活动既能使学生享受快乐同时也能迎接挑战,学生通过参与户外冒险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
西方教育体系里,“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环,另外同样重要的两环分别是“家庭教育”和“营地教育”,据统计,美国约有1.5万个营地,年有逾1000万美国儿童和青少年、 100万成年人参加营地活动。澳大利亚拥有900个营地,特色是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政府立法规定学校必须组织每位学生每年参加一周营地活动。而俄罗斯是拥有全世界营地数量最多的国家,营地达55000个,75%的学生都会参加营地教育。国家重视营地教育的发展,甚至把营地看成是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在英国,营地教育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英国是全球流行的童子军项目的发源地,从家庭到学校,大人们都热衷于通过丰富而专业的户外教学,来提升孩子的“领导力”。
三十几年来,我国户外拓展教育发展迅猛,成绩有目共睹。 人们对这个从无到有的行业的认知明显提高。在2016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中,学者发布了一篇关于《户外拓展活动参与人群现状研究》的论文,调查表明户外拓展教育活动参与群体向大众化趋势发展,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户外活动30%以上都是青年,每年人均参加户外活动5—10次,每次户外活动时间约1—2天。可以看到,首先开设户外拓展教育的机构数量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开设的课程也在不断丰富,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方案、项目,让消费者切身实地感受到户外拓展的魅力;其次在国内,能够定期、常规化参加拓展训练的一般是国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以及高校等大型组织,有的组织已经将拓展训练作为新生入学,新职工入职的必备环节;最后拓展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正不断完善行业准则。最初能否胜任拓展培训师由培训机构自己确定,现在具有权威的认证机构和培训师标准,与此同时,国家不断释放利好,稳步推进户外拓展教育的发展。
在省内,户外拓展教育一般应用于企业职工团建、学生社会实践、亲子游玩、研学旅行、夏令营、军训等。基于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发现:借助于省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当地政府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近几年户外拓展教育在江苏发展迅速,区域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群众基础好,有着较强的代表性。而根据如今越来越多的需求,江苏省户外拓展公司以及相关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不同需求的客户精心策划一系列户外拓展教育活动。
省内户外拓展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把江苏省分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一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苏南、苏中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比较适合开展徒步,龙舟,帆船等休闲类活动。苏北地区与苏南相比,户外资源丰富,不仅有云龙湖,骆马湖等水资源,还有丰富的山地资源,不仅可以开展休闲类活动,还可以开展极限类,挑战类项目;二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苏北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但是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苏南地区虽然户外资源较少,但是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更好地开展活动;三是苏南,苏中,苏北教育资源的不同。教育资源更优的地方更能适应新事物的发展,理念也更前卫一些,愿意去尝试新事物。
综上所述,目前江苏省户外拓展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拓展教育项目,对于拓展训练公司,都有可以提高进步的地方。
目前江苏省户外拓展教育从整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省内各地户外拓展公司发展情况不一,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一是从基础设施方面来说,户外拓展教育首选地点是户外,但是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没有可供遮蔽的场所,满足活动的安排,天气因素对拓展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各个拓展公司可以提供的活动设施大不相同,开展的项目也有限。
二是江苏省内户外拓展教育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个人出资或者合伙投资。个人经营能力和资金状况毕竟有限,加上前期对场地和设施的投入成本较高,很难再有多余的资金去扩宽自己的拓展团队和丰富拓展项目。
三是省内拓展训练师水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拓展团队缺乏专业性。一次成功的户外拓展教育活动需要一位优秀的拓展训练师组织和引导。现在的拓展项目开展都是循规蹈矩,根据提前演练好的步骤就行,优秀的拓展师会根据现场的走势,适当增加或减少一些项目,使氛围更加地浓烈,对拓展训练师地随机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要求较强。省内这样地拓展师数量较少,培养一个训练师容易,但是培养一个优秀的训练师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拓展活动的高峰期,像是四五月份气温上来,空气清新的时候,或者暑假大量孩子会报名夏令营,承接学校军训的时候,拓展公司会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大部分拓展公司会选择跟之前合作过的教官合作或者招募一些新人,这时候就没有办法保证整个团队的专业性。
四是像夏令营这类的拓展项目收费较高。譬如苏州一个五天四夜的夏令营项目,平均售价3988元,参加的孩子很多,但这个价格对于很大部分家庭是不大能接受的,如果能降低项目价格,孩子的报名人数会更多。
五是多数家庭户外拓展教育意识淡薄。受传统意识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家长生怕孩子哪里磕着碰着了,在学校有没有受人欺负,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家长对于新兴的户外拓展教育,还处于一个接受的过程,担心户外拓展教育的安全问题。
六是户外拓展教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多次活动的参加容易让参与者感到枯燥乏味。虽然户外拓展教育活动注重人与社会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但是多次反复参与同一个活动,难免会让参与者感到枯燥,没有乐趣,拓展活动内容需要更新,最好能够打造出特色品牌活动。
针对江苏省内户外拓展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是安全,尤其是像这类户外拓展类型的活动,确保人身安全是首要大事。现阶段各个拓展公司基础设施水平情况不一,有的拓展公司拥有自己的拓展基地,而有些拓展公司还是租用场地。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拥有自己的拓展基地,在有基地的情况下做规划时应该设置多功能的室内运动场所或教室,满足恶劣天气下开展活动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基地自身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更新维护,安排人定期负责检查维修,保障参训者的人身安全。在有限的条件下,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才能提高基地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加。
在户外拓展公司的发展中,资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金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市场份额的大小。在当前,户外拓展教育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活动的收益。因此,首先拓展公司应开拓和学校、景区、社区的合作关系,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合作;其次寻求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借助于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基础设施,活动项目和服务质量的投入,打造品牌性专业拓展公司,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最后是借助品牌的力量,吸引投资者的进入,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下,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拓展的营销方式上[5]。
现阶段,江苏省户外拓展教育公司在人力资源配备上主要表现为培训师较为年轻,带队经验不足,团队核心人员不稳定,人员流动大。首先要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专业性人才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保证团队配合紧密,在人员流动问题上,多发展一些长期合作且相互熟悉的合作伙伴,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保障在活动高峰期时有充足的人手能够应对,最后从拓展公司方面来说,要提高自身条件,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户外拓展教育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目前而言,夏令营,亲子游等拓展教育的价格略高,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消费得起。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广的,让孩子喜欢上户外,敢于探索和发现,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游戏网络,降低产品价格来达到所有孩子都能参加地目的还有一段路要走;研学、团建、党建活动也需要稳步推进,做好这一类活动人群地宣传工作[6]。
现阶段,拓展教育活动比较常规,没有什么特色可言。笔者认为可以依托于当地地势地貌,开展特色项目。比如在依山傍水地扬州,可以开展划船比赛;以“恐龙园”闻名的常州,可以开展趣味游戏活动;省会南京,可以开展红色旅游,校园旅游活动;以“洋河酒厂”为背景,开展工业旅游研学项目等。
在国外,户外拓展教育已经非常流行,户外拓展教育成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教育方式。美国户外拓展教育发展得如此迅速,取决于丰富多元的户外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评价方式。因此,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省,拓展公司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应该创造必要的条件,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情况,不断创新与研究正确把握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年轻用户的学习习惯,中年客户的玩乐心态,去设计项目,创新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积极与政府、学校、拓展公司形成“多方共建”的发展模式,构建科学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机制。笔者认为户外拓展教育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从国家层面来说,近些年来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到最近教育部刚发布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说明国家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户外拓展教育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政府作为多方共建的发起者,要将国家的相关政策,精神落到实处,加大户外拓展教育的宣传,为户外拓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学校作为模式中的带领者和监督者,培养学生户外拓展教育的意识,让学生喜欢上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最后作为模式中的实施者,拓展公司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来提供优质的服务,组建更专业的团队来满足业务需求。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户外拓展教育,江苏省作为我国教育强省、经济大省,在这方面的需求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当前江苏户外拓展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如江苏省内户外拓展教育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省内拓展训练师水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拓展团队缺乏专业性、组织的活动缺乏特色、群众还缺乏户外拓展教育的意识,等等。江苏户外拓展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专业人才、品牌活动、政企校共建等多维度方面不断完善。